首先咱们说说柿子树的病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1,柿疯病:主要表现为春季发芽晚,长得慢,叶脉呈黑色,枝干木质呈黑褐色,甚至枝条徒长枯黄,果实提前变软,严重的整树枯死。
防治方法(1)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整树的抗病能力。(2)用1000倍液盐酸四环霉素或青霉素注射树干,可有效控制柿疯病。
2,柿炭疽病:这种病危害果实和新枝。果实染病多发生在6月中旬至7月中旬,果实表面产生米粒大小的小黑点,后向四周扩散,变为不规则园形,边缘呈黄褐色,中间凹陷,一个果上有1—2个病斑就可使果脱落。新枝染柿炭疽病多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果实染病一样,原先是一个小黑点,逐渐变大,呈长园形,枝条易断甚至枯死,斑长10-20毫米,这种病也可危害到叶面。
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2)及时剪掉病果病枝,烧毁或深埋。(3)发芽前后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6月上,中旬各喷一次1:5:400倍式波尔多液7月中旬和8月中旬各喷一次1:3:300倍式波尔多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
3,柿角斑病:在叶面形成黄绿色小斑块,后变浅褐色,不断扩大,上有小黑粒点。柿蒂染病多发生在蒂周围,深褐色,由蒂尖向内扩展,严重的引起落果。
防治方法:(1)加强肥水管理,增施有机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2)6-7月喷1:5:500多量式波尔多液两次。(3)摘除病蒂,烧毁或深埋。
4,柿圆斑病:比较常见,主要危害叶片和柿蒂,严重者一周之内叶片全部变红脱落,柿果也开始变红变软,
防治方法:(1)增施有机肥,及时浇水。(2)秋末冬初及时清除落叶烧毁。(3)6月中旬喷洒1:5:5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次
现在咱们再说说虫害都有哪些,怎么防治。
1,柿长绵粉蚧:幼虫吸食枝叶的汁液,致使枝叶枯黄掉落。
防治方法:(1)落叶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5度石硫合剂20倍液,或45%晶体石硫合剂20倍液。(2)在幼虫出蛰后或卵化盛期喷洒80%敌敌畏,40%乐果如油800倍液。
2,柿蒂虫:虫从果蒂部蛀入,果枯黄,坠落。
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虫果,烧毁。(2)秋末冬初清除枯枝落叶烧毁,消灭虫卵。(1)喷洒2,5%灭扫利或21%灭杀毙2500倍液。
3,柿毛虫:以叶片为食
防治方法:叶面喷药,可用80%的敌敌畏或75%的辛硫磷800倍液,20%的速灭杀丁600倍液喷防
4,柿小叶禅:在叶被吸食汁液,叶面有小白点,逐渐扩大,叶子苍白脱落。
防治方法:用20%叶禅散乳油800倍液,25%速灭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喷洒。
5,柿星尺蠖:以叶为食,叶面有洞或全被吃光
防治方法:在低龄幼虫 时用80%敌敌畏1000倍液,40%水胺硫麟乳剂1000倍液喷治。
就给大家介绍到这吧,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猕猴桃主要虫害的防治
1、苹果小卷叶蛾
属鳞翅目卷叶蛾科,幼虫为害嫩叶、花蕾等。
特征:雌成虫头部、胸背及下唇须均为褐黄色,体长7毫米。翅展16~20毫米,前翅黄褐色,有深褐细纹及较明显的斜向深褐纹。后支较前翅色浅并带灰色,腹部背面淡黄色。雄成虫体长5~6毫米,前翅前缘向上卷褶。卵近圆形,扁平,直径0.7毫米,透明,每块数十粒,呈鱼鳞状排列,卵黄白色,中央有黑点。幼虫体长13~15毫米,全体淡黄绿色,后为翠绿色,头小,淡黄色,后侧有深褐斑点,有臀栉6~8根。蛹长7~8毫米,纺锤形,黄褐色,在2~7节上有2排刺突。
发生规律:1年发生3~4代,以2龄幼虫在树干皮下、枯枝落叶上结茧越冬,春天孵化后幼虫主要为害幼芽、嫩叶和花蕾,9~10月作茧。
防治方法:消灭越冬幼虫,摘除叶虫苞烧毁。苹果小卷叶蛾用松毛虫、赤眼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在孵化期喷洒50%杀螟松乳油800~1000倍液,为害期用20%杀虫菊酯乳油2000~3000倍溶液喷洒。
2、苹毛金龟子
属鞘翅目金龟科,成虫为害花器官等。
特征:成虫卵圆形,体长10毫米,头胸背部均为紫铜色,上有刻点,全身被淡黄色茸毛,小盾片半圆形,鞘翅茶褐色,有紫铜色刻点,后翅折叠成“V”形纹。腹部两侧有淡黄色毛丛,末端外露,密生黄白色长毛。卵椭圆形,长1.5毫米,乳白色,有光泽,孵化前呈米黄色。幼虫俗称蛴螬,老熟时体长5~10毫米,肥大,乳白色,头黄褐色,呈“C”形弯曲,有胸足3对,腹节背面有横皱纹。蛹初为淡黄色,渐变黄褐色,羽化前为红褐色,长10毫米。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成虫在表土下30~50厘米处越冬。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土活动,中午气候暖和时行动活泼,有假死习性,主要为害花蕾和花,5月上旬在5~10厘米土层产卵后死去。卵期15~20天,孵化为幼虫,加害果树幼根。老熟后于地下化蛹,9月上旬羽化为成虫在蛹室越冬。
防治方法:利用成虫的假死习性人工捕捉集中消灭。开花前在藤蔓周围洒施4%敌马粉剂或2%杀螟松粉剂,施用是将土壤翻耕,混入药剂,成虫入土时被毒杀。在花蕾期喷洒50%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溶液。
3、斑衣蜡蝉
属同翅目蜡蝉科,若虫刺吸幼枝嫩叶的汁液。
特征:成虫体长14~15毫米,展翅40~55毫米,体小,短而宽,全体有白色蜡粉,前基部2/3为淡灰褐色,有黑点,端部1/3为黑色,后翅臀区1/3鲜红色,中部白色,有7~8个黑点,端部黑色并有蓝色纵纹,头呈三角形向上翘起。卵长圆形,长2.5毫米,排列成行,数行成块,外被初为乳白色,后为浅灰色的胶状分泌物。若虫扁平,初龄黑色有白点,末龄红色有黑斑。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枝蔓、树干和架材中越冬。4月中旬孵化。若虫吸食细嫩枝梢,叶片汁液,蜕皮4次,6月中下旬羽化为成虫,刺吸为害,8月中下旬交尾产卵,10月下旬成虫死亡,寿命为4个月左右。若虫能排泄黏液污染叶、果和枝干。若虫和成虫均有蹦跳和群集习性。
防治方法:清洁果园,刮除卵块烧毁。4月中旬至5月上旬若虫孵化后,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溶液,或90%敌百虫1500倍溶液喷洒。
4、草履绵蚧
属同翅目珠蚧科。若虫刺吸枝叶的汁液。
特征:雌成虫椭圆形,鞋底状,体长10毫米,体背中央灰紫色,外围黄褐色,腹部有横皱及纵纹,全体薄被白色蜡粉,有细毛。雄成虫体长5毫米,翅展10毫米,腹部深紫红色,头胸黑色,有1对紫黑色翅,上有白色线形窄条。卵长圆形,浅橙黄色,表面为白色丝囊。若虫体型与雌性成虫相似,但较小,赤褐色。蛹为离蛹,长圆筒形,长5毫米,褐色,有翅芽1对。
发生规律:每年发生1代,卵囊中的卵在树根附近土块、石缝越冬,3月中旬孵化出若虫。1龄若虫不活泼,常在隐蔽处群居,3龄以后,天气晴朗暖和时就爬上树干吸食1~2年生嫩枝、幼芽和叶的汁液,4月为害严重。雄性若虫下树潜伏缝隙化蛹,经蜕皮3次发以为成虫,与雌性成虫交尾后死去。雌性成虫交尾后下树钻入树干周围5~10厘米土层,分泌白色绵状物作卵囊产卵,逐渐老熟后死去。
防治方法: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刷去枝干上的虫体。在若虫分散转移期用0.2~0.4黏土柴油乳剂或50%马拉松乳剂1000倍液溶液喷洒;也可用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25%可湿性西维因粉剂400倍溶液防治,作用快速,对人体安全。
防治措施是在做好农业防治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化学防治:
1、播种前用:“402”6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700倍液浸术栽防“四病”的同时,立枯病在山姜齐苗后用20%敌克松600倍液或77%稳杀得800倍液喷洒预防;
2、根腐病在5月中旬开始发病前用“高综合剂”7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倍液浇根防治;
3、白绢病在5月下旬发病前用20%甲基立枯磷800倍液浇根预防,以上两病在第一次施药后,每隔15—20天施药预防一次,连喷4—5次,防效可达95%以上。
4、铁叶病在4月中旬喷一次等量式波尔多液或“高综合剂”700倍液后、加强田间检查,出现发病中心及时喷药防治。
5~9月防治卷叶蛾类、二星叶蝉、椿象、金龟子、黄守瓜,喷2~3次75%百菌清1000倍液、20%氰戊菊酯3000倍液或10% 吡虫啉4000倍液。
7~8月防治介壳虫,在幼虫发生期喷1~2次25%噻嗪酮乳液1000~1500倍液或48%毒死蜱1000~1500倍液。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为20~30天。
据调查,柿子的病害的主要是炭疽病、角斑病、圆斑病和枯病等,害虫危害以柿梢鹰夜蛾、茶黄毒蛾、金龟子、蛀干天牛和白吹绵蚧等。柿树病害一般采用下列防治过程进行:(1)冬季和早期要剪除一切病虫枝,刮除病斑,清园烧毁落叶病枝,在病斑处涂抹“护树将军”乳液,使病皮迅速干枯脱落,清除病源。(2)新梢抽发至花前用托布津600倍液,0.3-0.55Be0的石硫合剂喷施2-3次。(3)落花后幼果期可喷布1:5:600倍的波尔多液1-2次,以防治园斑病、角斑病等。(4)果实生长期应根据气候情况喷药防治炭疽病和其它叶部病害。(5)三次喷药时要加入“新高脂膜”,防治病虫害产生抗性,并可增强药效。(6)秋季应进行清园,注意扫除落叶,去除病蒂,消除一切病菌残体。然后全园喷洒“护树将军”,杀菌消毒,保温防冻,保护柿树安全越冬。
展开全部
播种幼苗的培育
采种种子9月下旬成熟,但冬季在树上宿存,因此秋、冬季均可采集,经日晒、去翅、风选即可得到纯净种子。种子净度85%~90%,发芽率70%。
种子处理(催芽)播种前30天用40℃温水浸种,搅拌自然冷却,换清水浸泡4昼夜,每天换2次水,到时捞出控干,浸于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中消毒4小时,捞出洗净控干,混3倍体积的湿河沙堆于露天,保持种沙湿润,防止雨浇,每天翻动1次,有l/3裂嘴即可播种。
播种采用床面撒播,床宽100~2750px、步道宽30~1000px、床高15~500px,每亩(667平方米,下同)播种16kg;垄播时垄宽1625px,每亩播种13kg,覆土快1.2~37.5px。
苗期管理出苗前用除草醚除草,1g/平方米,施后8小时内不能浇水。播种1天后要始终保持床面湿润,浇水要本着次多量少的原则,进入8月份不旱不浇,浇则浇透。过密的苗木要及时间除,留苗量床作每平方米留苗150株,每亩留苗6万株;垄作每延长米留苗50株,每亩留苗5万株。当年苗高60~2500px。复叶槭1年生幼苗也可留床生长1年,留床生长的1年生苗木密度要控制在每平方米留苗60~80株,留床生长1年后的苗木高度可达到120~4000px,苗木根系发达,干性好,更适宜用来培育大规格苗木。
大规格苗木的培育
常规大苗的培育在前1年的秋季,对定植用的地块经整地施肥后,作2000px宽的大垄,当春季土壤化到500px深时开始定植1~2年生苗木,株距80~2500px。定植3~4年后,苗木胸径可达4~125px,高达4~5m时即可出圃栽植。在大苗培育过程中,每年都要进行中耕除草,适当追肥,发现病虫害要及时防治。每年还要把树高1/2以下的侧枝及时剪除。
变异类型大苗的培育春季,定植2~3年的常规大苗,当胸径达3~100px、苗高达4~5m时,在离地面3~4m高处截去树头,采取劈接方法进行嫁接繁育,嫁接1年后即可出圃栽植。
雄株大苗的培育复叶槭雌雄异株,雄株长势旺,病虫害少,观赏价值高,为了获得雄株绿化大苗,可于春季对定植2~3年的常规大苗,当胸径达3~100px、苗高达4~5m时,在离地面3~4m高处截去树头,到雄株树上去采接穗,采取劈接方法进行嫁接繁育,嫁接1年后即可出圃栽植。
繁殖方式
可采用播种与嫁接繁殖。
播种繁殖:复叶槭种子发芽较快,不需沙藏。播种前先用60℃左右的温水浸种,次日捞出换凉水再浸,连续4天每日换水一次。翅果吸满水后膨胀,果皮发软,再将其捞出置于25℃左右温暖处,下面垫一层旧麻袋,上面覆一层麻袋进行催芽。每日上午下午各撒水一次并全面翻动,4~5天有30%发出白芽,此时稍事摊薄晾干表面水分后即可播种。在催芽时不可堆放过厚,一般不超过20cm,以免过厚引起发热使翅果霉烂。播种量为5~7.5kg/亩,产苗量1万株/亩。
嫁接繁殖:砧木应选4~5年生稍大一点的实生苗。移植应带土坨,以保证成活。
向左转|向右转
蚜虫不仅会危害黄杨,对其他的树木植物的危害也是比较大的,而且,蚜虫的繁殖能力超强,黄杨感染上蚜虫之后如果不及时治疗,整个树木都会被其毁掉。
防治蚜虫的方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要出去杂草,特别是有虫卵的杂草要特别注意,最好一个都不要留。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可以用物理的方法将剩余的蚜虫诱杀,也可以喷洒农药将其彻底清除。
答案:每年12月末~1月中旬之间施一次基肥或土表下追肥一次就可。如若属于盆栽,更是需要控制肥水,以免枝条徒放、叶针放大等。室内盆栽的每周需要不少于两次的自然照射和夜晚的淋露,否则会弱死掉。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方法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具体的防治方法有:森林植物检疫、营林技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化学防治、选育抗病虫树种。
含羞草是一种生活在热带的喜湿润、需排水良好的花卉植物,因此要经常保持盆土的湿润,不可过干;夏天天气炎热,要注意观察实际情况进行浇水,大约每天浇水一次即可,多向叶子喷水,冬季少浇水,在表面土变干才浇水。含羞草需保持充足的光照,因此最好放在有阳光的窗台或阳台上,充足的阳光有利于含羞草的生长,光照不足,会使植株停止生长或发黄、枯萎。含羞草是热带植物,生长温度保持在20至28度最为适合,温度过低导致含羞草停止生长,当温度低于10度时需进行一定的保护措施。含羞草很少病虫害,最常见的鼻涕虫的危害,如果出现此类虫害,及时施撒石灰粉进行防护。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