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鲁属于山西朔州地区,北临内蒙。野生药材有防风,柴胡,远志,黄芩,等市场认可,还有丰富的矿藏资源。
现在药材种植讲究道地性,想要发展种植,土壤水源地处纬度环境至关重要。
中药材讲究道地性,也就是种植道地药材,随着国家近几年来发布有关中医药的多项政策、法规,更加讲究中药材的道地性。目前,优质中药材不怕卖不了,而劣质中药材则无人问津。前几年出现的中药材掺假、掺杂等现象已经行不通了,将会一去不复返。今后,含量不够、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的中药材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因此,种植中药材一定要种植优质产品,于人与己,都会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中药材和当地的气候、环境、土壤、有机成分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必须综合考虑各项相关因素,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则会功亏一篑。山西种植的中药材,若讲究道地性,有以下几种可发展,但要注意中药材的地域性,‘’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一、黄芪,只适宜于大同、朔州、忻州地区种植,比较适合的县区有:大同的浑源、天镇,朔州的应县,忻州的繁峙,这四个县都属于黄芪的道地产区。比如:天镇县在唐朝时就有种植黄芪的历史,而且有多处黄芪坡。另外,浑源的黄芪是全国最受欢迎的,质量也最好,基本全部出口了,国内见不到。上述四县种植的都是正北芪,属于蒙古黄芪的品种。黄芪要求昼夜温差大的气候,对水分要求不苛刻,除了苗期需要充足的水分外,其余时间耐寒耐旱,怕涝,土地选择也没有严格要求,是一种可发展的中药材,属于大宗品种,年需求量35000吨。
二、潞党参,该品种亦属于大宗品种,年需求量3万吨左右,喜温凉气候,怕涝。党参种植比较费事,每年需拔草三、四次,收获后,晒干过程中,需要不断用手搓揉,但近几年价钱比较好,中条党参50元左右/公斤,也是一种可考虑发展的中药材。
三、黄芩,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是黄芩的四大产区,甘肃的黄芩是一年生,含量不够,价钱最低;山东黄芩质量最好,但产量低,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山西、陕西的黄芩占全国总产量的80%左右,价钱居中。黄芩也是大宗品种,年需求量25000吨左右,近几年价格一直很好,2019年发展黄芩是不错的选择。
山西其它的中药材还有连翘、远志、南五味子、山茱萸等,这些品种适宜于山西南部种植,在此不一一赘述,就此搁笔!浅陋拙见,仅供参考,与同仁们共享,希提中肯意见,定当诚恳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