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北地区由于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植被类型多样,林下自然生长有许多中要菜,在当前国家提倡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政策的号召下,进行林下种植,可以让老百姓增产增收。
22、适宜发展的林下种植药材有人参、桔梗、刺五加、葱木、防风、黄芩、北五味子。
适合安徽马鞍山种的中草药有七叶一枝花,党参,还有独蒜。
可以种植射干,白芍。牡丹。桔梗等,这些品种市场需求量大,价格稳定
牧草品种很多,什么皇竹草、黑麦草、牛鞭草、墨西哥玉米和紫花苜蓿等。其中,个人认为最适合在林下种植的当属牛鞭草,原因有三:其一,牛鞭草能够适应林下的环境,可正常生长;其二,牛鞭草产量很高;其三,牛鞭草适口性很好。
牛鞭草的种植环境
野生的牛鞭草主要分布在田地、水沟、河滩、路边和草地等地方,生命力很顽强,繁殖力也很高。温度方面,12~18℃之间最佳;湿度方面,土壤保持湿润最佳,它是喜欢湿润的牧草品种,即便是土壤的水分达到86%,也不会造成受害;土壤方面的要求是pH值4~7.5之间,沙质土壤、粘土均可正常生长。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光照的要求。由于是在林下栽种,故而光照条件相对差,牛鞭草是否适合呢?
牛鞭草具有抗逆性强、再生力强等特点,对于光照条件的要求不是很高,完全可以在林下栽种。
牛鞭草的喂养家畜建议
牛鞭草的适口性很好,是家畜、鱼等养殖对象的优质饲料原料。特别是牛鞭草在茎叶柔嫩的时候,稍微有甜味,牛、马和羊都非常喜欢吃。所以,建议充分利用林下空地种植牛鞭草。
到了收获时间的牛鞭草怎么喂食牛羊最佳呢?一是,收割牛鞭草之后,侧碎再喂食或者将侧碎之后的牛鞭草与其他饲料混合一同喂食;二是,直接放牧,在春季牛鞭草长出嫩叶的时候放牧最好;三是,青贮。
好了,以上是我个人看法,欢迎评论指正。另外,大家有关于三农方面的问题,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从古至今都有着很多种药人会选择在丘陵地带林下种植药材,丘陵地带林下种植药材的选择有很多,有不少药材品种种植效果会非常好,比如板蓝根、白芍、知母、三七、益母草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我国是一个丘陵地带森林药物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在国际上一直有着药用宝库的美誉,从古至今都有着很多种药人会选择在林下种植药材。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的木本药用植物有 300 余种左右,其中有不少的品种都是可以进行大范围人工种植的。而且都是市场上贩卖比较多,用途也比较广泛的药材。
丘陵地带 林下种植药材的选择有很多,有不少药材品种种植效果会非常好,比如板蓝根、白芍、知母、三七、益母草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1、板蓝根
板蓝根是一种大众都不太陌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用药。板蓝根生性喜欢温暖湿润的生长环境,是一种非常适合生长在排水性能良好、疏松透气而又肥沃的沙壤土中的一种药材。
2、白芍
白芍是同样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它具有养血调经、止痛止汗的作用,每年市场上它的需求量都非常的大。而且它的种植管理非常简单,非常适合林下种植,而且种植成本非常的低,亩产量一般在600-800公斤左右。
3、知母
知母草是一种有着润燥滑肠、利大小便等作用的草药,在全国各地都有进行栽培。这种药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具有良好的抗寒抗旱能力。
4、三七
三七是一种喜阴植物,非常适合在冬暖夏凉的环境中种植。它喜欢潮湿但比较怕积水,而且害怕强光直射,更喜欢散射光,所以林下环境非常符合它的生长需要。
1、选地、整地与施肥
苦参为深根性植物,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灌方便、向阳的黏壤土、沙质壤土或黏质壤土栽培。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堆肥或厩肥3000kg捣细撒匀,深翻40~50cm耙平整细,作成1.3m宽的高畦。
2、繁殖
苦参用种子繁殖,也可分株繁殖。播种期分春播和秋播。春播在清明前后,秋播在封冻之前。
种子繁殖:播前先将苦参种子放入50℃左右的水中浸泡10—12小时。然后按行株距65×50厘米点播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出苗。每亩播种量3公斤。每穴放3—5粒种子。
分根繁殖:将苦参芦头按芽眼多少切成数块;每块有芽眼2—3个,作为繁殖材料。待伤口愈合后按行株距65×50厘米定植在整好的畦面上,浇水保墒以利成活。
3、田间管理
天旱及施肥后要及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雨季要注意排涝防止积水烂根。
苗期要进行中耕除草和培土,保持田间无杂草和土壤疏松、湿润以利苦参生长。
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肥2次:第1次在5月中、下旬进行,每亩施稀粪水2000kg;第2次在8月上、中旬进行以磷、钾肥为主。贫瘠的地块要适当增加施肥次数。
除留种地外要及时剪去花薹以免消耗养分。
4、采收加工
根可在栽种2~3年后的8~9月茎叶枯萎后或3~4月出苗前采挖。刨出全株按根的自然生长情况分割成单根,去掉芦头、须根,洗净泥沙,晒干或烘干即成。鲜根切成1cm厚的圆片或斜片,晒干或烘干即成苦参片。
可这样写,首先对林下花卉种植方案的主要种植思路和种植目标进行概述,其次,对林下花卉种植方案的主要举措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写出林下花卉种植方案的主要实施计划
种植林下可以结合养殖,比如在桃园养鸡,养兔,都是很好的项目,鸡吃杂草,虫子,鸡的粪便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有利于桃子生长。
杨凌绿保1 林下食用菌菌种选择
林下食用菌菌种要根据当地土壤情况与天气因素选择适合的菌类,如果无法确定可以小面积试种的方式进行具体的试验合适种植的菌种,同时在不影响原有树林地貌的同时,开展相关的菌类种植,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过程中要注重与其他作物或已有植物的和谐。
2 林地选择及处理
菌类属于抗性较差的植物,因此在种植时要尽量选择水源与土壤较为清洁的区域,对于自然水源无法满足满足菌类生长的需求的,可以通过外接地下水源或自来水的方式进行灌溉作业。对于从未种植过菌类的土地,则在投入使用种植前需要做好开挖工作,具体操作为:先开挖专门针对菌类种植的排水沟与田床,并将田床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完成建造后需晾晒数日后再投入使用,同时在具体种植前需要洒一定数量的生石灰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后对田床周边的杂草进行清除,确保菌类能够获取足够的养分。在田床内铺设腐殖层土壤并进行施肥,施肥用原料大多采用经过发酵处理的排泄物。
3 林下食用菌栽培模式
3.1 林间露地栽培
林间露地栽培指在原有的林地基础上利用树木之间的间隔空间,在保障不破坏原有生态结构的基础上,进行菌类的种植,比如说平菇、香菇、银耳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种植的。在种植过程中为了防止污染,可在地表铺盖一层膜后进行种植,也可以采用搭建暖棚的方式进行种植。
3.2 林下覆土栽培
我国农户最为常用的菌类种植手段就是林下覆土栽培的方式,简单点来说就是通过将菌类种子包裹种植于土壤下,使其自然发育生长的一类种植手段,比如说灰树菇、口蘑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种植的。在种植上要求各菌类种子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从而保障其正常生长发育。在完成播种任务后需进行浇水作业,同样,为更好控制其湿度与温度的变化,可在土壤上搭建暖棚或覆盖塑料膜 。
3.3 林下播种栽培
林下播种栽培对土壤面积需求大,因此要由农户开垦专项的土壤田床,将菌种的种子直接铺洒于田床上进行种植,比如说羊肚菌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种植的。林下播种栽培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湿度、温度等客观因素,选择生料或发酵料进行具体播种,播种后要在田床内铺设一定厚度的土壤,模拟菌类的原有生长环境 。
3.4 林间吊袋栽培
林间吊袋栽培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利用树木间的距离使用尼龙绳捆线打结的方式,将菌种置于小袋内,利用立体的空间开展种植,比如说木耳等品种的菌类就是采用这种方法种植的。
4 林下食用菌关键技术
4.1 实施科学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当发现任何不良的菌株要第一时间铲除,以免影响其他菌类的正常生长;需要动态观察菌类吃料的情况,根据化肥的余量控制施肥的数量;采用温度计测温的方式观察菌类的生长环境,当温度超过28℃后要及时打开暖棚进行通风降温处理,适度增加浇水的用量;菌类完全生长后要彻底拆除原有的保暖装置并进一步加大浇水量,过几天后便可采摘收获 。
4.2 加强病虫害防治
害虫的防治工作是确保菌类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因此要做好相关的卫生处理工作,隔断适合害虫生长的环境生成,同时可以在田床的周围喷洒石灰以杀菌消毒,也可以安装一定的捕虫装置用以减少害虫的数量,在使用杀虫剂是要使用国家允许的杀虫剂。
国有林场改革后,发展林下经济,国家是支持的。
在不破坏林地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可以搞林下种植。林下种植要因地制宜,即要选好项目,也要考查好市场。国家的支持是有条件的,要吃透当地的政府和林业部门的政策。这样在开发项目上,会更科学一些。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发展种植业,要在复合经营上下功夫,使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