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地整地
选择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和富含腐殖质的中性土壤为好1500千克,深耕25~30厘米,耙细整平,做宽1.2米的畦,挖排水沟。每亩施厩肥。
2)种子繁殖:
播种。春夏秋均可播种一般采用条播,按行距15~20厘米开沟,深1-2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保持土壤湿润,20天左右出苗。亩播种量约3千克。育苗亩用种量为12-15公斤
秧苗繁殖:春、秋均可进行。种植行距30-35厘米,株距15-20厘米定植即可,保证每亩地在12000株以上。
3)田间管理
间苗:当幼苗高2~3厘米时间去弱苗和密苗,苗高6厘米左右时按株距10厘米左右定苗。
中耕除草:幼苗生长很慢,3厘米左右时及时拔除杂草、松土,生长期保持地内土壤疏松无杂草,以利幼苗生长。
追肥:苗期以追氮肥为主,每亩追施人畜粪水1500千克,或尿素6千克,施后浇一遍水。后期追肥以氮、钾肥为好,每亩施尿素10千克,氯化钾7千克,或施复合肥20千克。
打薹:知母抽薹开花后,消耗很多养分,影响地下茎的生长。因此,除留种地之外,及时剪去花薹,促进地下茎增粗生长,是知母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种植方法:适合的生长温度是0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但是它在16~23摄氏度之间的生长状态会达到最好。养殖的土壤,我们一般选择的是肥沃疏松透气并且排水性良好的土质了
种子处理
硫酸处理法:将纯净的种子每公斤用80%的硫酸20~30毫升搅拌均匀,见种皮有均匀的硫酸腐蚀痕迹后用清水冲洗晒干待用。
碾破种皮法:将种子放在碾盘上,厚3厘米,随碾随翻动,当碾到种皮呈黄白色时即可,然后将碾过的种子放入40℃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用凉水冲洗掉黏液即可播种。
湿沙埋藏法:先将种子在70℃的温水中浸泡8~10个小时捞出后埋藏在湿沙土里面,用湿布或草帘覆盖,经常洒水,保持湿润,待气温回升到18℃~20℃时,取出播种,此法在育苗前50~60天进行。
整地施肥
甘草育苗适宜土壤为沙壤土、壤土等,应选择海拔1600~2500米,降水量400~500毫米,≥10℃积温2000℃~2500℃的区域内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土层厚度50厘米以上。育苗前必须精细整地。
春季解冻后,及时整地,结合整地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4000~5000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和尿素10公斤或磷二铵7.5公斤、尿素7.4公斤。
8月初至10月初秋翻,深度25~30厘米,随翻、随耙,清除残根、石块,耙平耙细。
播种
3月下旬至4月中旬,当土壤5厘米以下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即可播种。甘草育苗覆膜播种与撒播均可。覆膜播种即在垄面宽1米左右垄上,均匀撒上甘草种子,覆土2至3厘米,然后覆膜。撒播时先将种子均匀撒于整好的畦面,播后覆土约3至5厘米。覆膜播种育苗播量为6~8公斤/亩,撒播育苗播量为8~10公斤/亩。
田间管理
甘草种子播种后,随时观察土壤墒情,遇到干旱及时浇水,有条件的地方宜采用滴灌或喷灌。一般情况下浇水3次,苗出齐后第1次灌水,苗高至10厘米第2次灌水,后期若干旱第3次灌水。
秋季8~10月份雨水较多,要注意及时排水;根据种苗长势进行追肥,结合第1次灌水追施尿素5公斤/亩,第2次灌水后可适量喷施磷酸二氢钾型叶面肥;种苗高度达10厘米左右时,要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深度约5厘米。除草要除早、除尽,生长期内至少要除草5次。
不只A中药材种植。因为中药材种植不只限于某一个品种或某一个地区,不同的中草药需要在不同的气候、土壤和海拔高度等条件下种植,才能保证其质量和功效。而且,中草药的种植与保护也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包括育种、繁殖、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收获、加工等环节。因此,中草药的种植分布区域比较广泛,像黄芪、人参、天麻、柴胡等中药材都有不同的种植地区和条件。同时,中药材的种植对农民而言也有很大的经济价值,是一种重要的农业产业。中药材种植的发展也受到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因此不只有A中药材种植,还有很多其他种类的中药材种植。
前景不错。
种植效益分析
安国及周边地区正常年份一般种植面积在2000-2500亩上下,亳州及周边地区近年发展面积较大,多时达4000-5000亩上下。年总产量大概在2000吨上下。现紫苑的需求量为2000吨左右供需基本平衡。
和其他药材一样紫苑的行情起伏不定,目前市场价格为17元上下。种植紫苑亩用秧子40-50公斤,单价12元左右,秋收获亩产商品400-600公斤,春收获亩产商品略少但产种栽量大于秋收,可高达500公斤。8元时收益接近于粮食作物,目前的行情远远高于粮食作物。
凡是鼓吹种植中药材暴利的宣传都是骗局。
中药材市场变化很快。今天短缺是宝。明天因为供大于求就会变成草。所以一定要谨慎投资。一、光照与中药村
光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药材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光照,但药材品种不同,对光照的强弱、照射时间长短需求也不同。
1、喜光植物。以称阳性植物,这类药材要栽培在向阳的坡地或无遮挡的田地,阴蔽地区不能种植。如:栝楼、丝瓜等。
2、喜阴植物。又称阴性植物,栽培这些药材,需人工遮荫或荫蔽处。如:黄连、三七等。
3、中间型植物。又称耐荫蔽也能生长,如佛手、桔梗等。
二、温度与中药材
温度指植物生长期间的空气及土壤温度。
按药材对温度适应范围一般分为四种。
1、冷凉型。喜常年低温、夏季凉爽,无高温环境。如:黄连、人参。
2、温带型。生产期喜温暖气候,耐寒、耐热能力都较强,分布范围广。如:桔梗、防风等。
3、亚热带型。喜温暖而无寒冷气候环境,可耐受短时间的低温。采取一定措施可在温暖地带栽培。如:生姜、枳壳等。
4、热带型。喜高温,怕霜冻,遇寒易死亡。如:穿心莲、肉桂等。
引种栽培中药材时了解产地、气候条件及药材对温度的适应情况,对于决定是否引种及引种后如何创造条件,满足药材对温度要求,合理安排生产季节,使其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三、水份与中药材
水份对植物的自下而上具有重要意义,水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组成部份。
土壤水份多,通气性差,有效成份减少,植株根部缺氧,造成生长不良,一些根茎类药材易传染根腐病、菌核病等。土壤水份少,既不能满足植株正常生理所需求水份而导致枯萎,又可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造成养料不足。
因为通过大棚种植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而且大棚可以自动调控温度与湿度
主要是因为他们把灵芝搬进了大棚里面,大家都知道现在很多农村里面的农民都会利用大棚来种植各种各样的农作物,但是几乎是用大棚种植的都是蔬菜等经济作物,很少有人使用大棚来种植中草药。
通过他不断努力的钻研,终于研究出来如何利用大棚来种植灵芝,通过他的技术使用大棚来种植灵芝,不仅产量翻了几番,而且,品质更加好,客户来收购的时候,都不相信他的灵芝是人工种植的,因为通过大棚种植不仅可以减少病虫害,而且大棚可以自动调控温度与湿度,所以对于灵芝来说,这种生长环境与野生的生长环境是相适应的
我是广安人 家乡种艾草,薄荷等清热中药,还有少量何首乌、天麻等健脑药材
很高兴为你解答
农民除了种植庄稼以外还会种植一些水果,药材,4种中药材是极佳选择,年收入可观!
一、红藤,这是一种大血藤,其根茎能够入药,有散瘀止痛,杀虫,痛经活络的作用,也能用作兽医用药,对牲畜误食蚂蟥导致的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在一些农村,就有农民种植这个致富了,卖红藤果,一年收入可达30万,其全身是宝,果子能做高档珠子,藤条可以做椅子等家具,红藤心可做菜。
二、七叶一枝花,秋冬季都可以栽种,,采苗后经过加工成干货,亩产干货300公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900-1000一公斤,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贵的,所以种植这个的朋友一年下来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三、旱半夏,这个要根据每个地方的气候来种植的,一般来说在2-3月份比较适合,如果是南方地区,而在4-5月份则是北方地区较好的种植时间,等到夏天和秋天茎叶枯萎之后进行倒苗,然后采挖,不过最好是在夏季芒种时节采比较好,因为这个时候半夏的药材质量最好,其亩产量干货为150-200公斤,市场价大概是90-120一公斤。
四、天麻,这种药材对于治疗中风疗效很好,人工种植最好的时间是春天2-4月份,冬天11月至次年1月,采收大概是每年10-12月份,9月份天麻就停止生长了,在入冬下雪前采收加工,天麻的质量最好,亩产量大概是400-500公斤,目前市场上红麻150-200元一斤,乌麻180-400一斤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