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香-灌木类,花以白色为主。适合盆栽观赏。香味可以驱蚊。 驱蚊树-含有驱蚊功效的香茅醛、香茅醇等多种芳香类天然精油,蚊虫闻此气味后,能起到麻痹作用,失去咬人的功能。
对硫磷、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乐果、西维因
驱蚊树和香樟都可以驱蚊。
驱蚊树是属于“芸香科”的落叶灌木,是最近几年才发现推出的驱蚊树新品种。它利用叶面特有的香茅醛”物质通过高温蒸发作用散发到空气中,达到驱蚊的效果。
香樟树的树叶、枝和果实都能发出这种清香“樟脑气味”,这种清香会永久保持。这种清香还具有驱虫、防虫杀菌的功能。
1、粮库都是用磷化铝低剂量密闭熏蒸,可防治害虫滋生和生长2、经冷冻的新玉米,在清消的库房和装具里存放,密闭或拌防虫磷可防治害虫。
3、玉米长期保持低于18度的温度,害虫活动受限并不能生长
大米防虫四招
香椿树叶防虫 在米缸或米袋里放上一些新鲜的香椿树叶,即可防虫。树叶经常更换效果更好。也可按0.5%的比例,把晒干粉碎的树叶混在米中,也有很好的防虫效果。淘米时树叶也很容易漂出。
调味品防虫 将二三十粒花椒放在锅内,加适量水,置炉火上煮出花椒香味后端锅离火。将盛米口袋放在花椒水中湿透后取出晾干,然后将大米放入口袋内,即可防虫。
将25克至50克花椒,分成四至六份,分装小纱布袋中,放在米桶或米缸中间和四个角上,米就不会生蛀虫了。
海带防虫 干海带具有很强的吸湿能力,并具有杀虫和抑制霉菌的作用。保存大米时,将大米和干海带以100∶1的比例混装,经10天左右取出海带晾干,这样反复几次后即可防止大米霉变和生虫。
酒精杀虫 将大米放入铁桶或米缸后,再备一个盛有50克白酒的瓶子,将酒瓶埋入米中,瓶颈露于米外,酒瓶敞开口。这时,将容器密封。酒中挥发的乙醇有杀菌、灭虫作用,使米虫不能繁衍生存。
将大米放入干净的容器内,用一酒瓶装50克至100克白酒,开口埋入米中,瓶口略高于米面,将容器密封,可防止大米生虫。但大米的贮藏时间不能晚于春末夏初,容器口一定要封严。
除此之外,在米缸底部撒上3~4厘米厚的草木灰或生石灰,铺上白纸或塑料布,倒入晾干的大米,盖紧盖儿,这样可很长时间防潮防虫。/《中国医药报》
秋粮贮存如何防虫
花椒贮粮法:用干净纱布包50克花椒放在贮存小麦或大米的缸中间(每50克花椒可贮小麦或大米200公斤),可防虫。
草木灰压盖贮粮法:在缸底部铺上3厘米厚的碎草秸(以麦秸为佳),上面盖一层报纸,入晒干后的小麦,待装至离缸口2—3厘米时,放入草木灰,再用报纸将缸口封实。
白灰压盖贮粮法:在缸底部铺2厘米厚的干白灰,再装入晒干后的粮食,在粮面上盖2米厚.的细白灰,可保持粮食无虫。
白酒贮粮法:把装有白酒的酒瓶,用纱布扎好瓶口,放入距缸底部30厘米深处,装满粮食即可。
陶缸或水泥缸贮粮法:在干净的缸底铺上5—6厘米厚的麦糠(用水泥缸时最好先在缸底刷一层沥青),上面用薄膜或油布铺平。将晒干的小麦或稻谷入缸,在粮面放上一层麦糠或草木灰,或晒干的槐树叶等(不要与粮面接触),用土坯或水泥预制盖压严封实。
细沙压顶贮粮法:将晒干的小麦趁热入缸,装至粮面距缸口10厘米时,在粮面上铺一层塑料布或两层旧报纸,用干净、干燥的细沙将粮面压实、压严。
防虫砖贮粮法:将含量为80%的敌敌畏乳油70毫升加水搅匀后,洒在一块火砖瓦上(或把砖放在配好的药液中)。再用纱布或卫生纸将防虫砖包好,放在装有稻谷的瓦缸里(每50公斤稻谷放一块),装满粮食,加盖密封,可维持6个月以上不生虫。
玉米带轴贮存法:玉米棒收获后,留一层皮晒干,上架将其挂在屋檐下,做到上不露、下不潮。
用山苍子(或油)防虫:这种方法还可以去除粮食中的。将粮食装于便于密闭的缸、坛或罐中,取山苍子碾成细末,用更好(中药铺有售),用小碟装好,放入容器粮面上,然后将容器密封数天,再开盖放气。取出山苍子以后密闭贮存,粮食就不会生虫子。每20公斤粮食只需10多粒山苍子或2粒山苍子胶囊。
人工诱杀害虫保粮法:在害虫始盛期,取废纸均匀涂上浆糊(或面粉糊),铺于贮粮附近。可扎几个草把插立于粮食顶部,以诱集害虫加以杀灭。
驱体外寄生虫:害获灭、通灭
驱体内寄生虫:拜宠清、内虫逃、汽巴。
木头防虫首先使用时要挑选无虫蛀木料,尽量挑选干透的木头。使用时可采用刷油漆和定期除虫等办法来防虫。
一、飘香藤
二、金银花
三、铁线莲
四、藤本夜来香
主要带好一些驱蚊花药露水,蚊香、电蚊香 杀虫剂。山中的蚊虫比较多,所以应当选择带有细密蚊帐纱的帐篷。在湿热林地,最好用驱蚊药水涂抹全身,在没有驱蚊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在帐篷内用艾草来熏蚊虫,效果不错。万一被蜈蚣、蚋、虻虫咬伤的话,赶快用阿摩尼亚水或软膏来冷敷。
另外最好带封闭性比较好的帐篷,还有裤子和衣服最好将管口扎起来,防止虫子爬入。
野外宿营,是亲近自然的最好方式,但是,同时也正值黄蜂、蜈蚣、蚂蚁肆虐的季节,如果被黄蜂、蜈蚣等所伤,必须尽快就医或对症用药。在野外露营时,如果不注意自我保护,容易受到野外吸血昆虫、蜱和螨的叮咬。小则造成皮肤瘙痒、红肿;大则有可能感染某些虫媒病,造成更严重的伤害。所以在野外露营时一定要做好防虫保护。
白天主要防止吸血昆虫叮咬皮肤暴露部位。野外常见的吸血昆虫主要是吸血的双翅目昆虫,包括蚊、蠓(俗称小咬)、蚋、虻和白蛉。它们主要叮咬人暴露在外的皮肤,如头面部、胳膊和腿。叮咬时都有痛痒感,并留下肿块。防止这些昆虫的叮咬,一方面可以穿着长袖衣裤减少身体的暴露部位;另一方面可以在暴露部位涂抹驱避剂,可以有效减少吸血昆虫的叮咬。另外在一些新开放的风景区,春夏两季蜱螨的数量比较多。蜱螨可以从草尖上爬到人身上叮咬吸血。蜱一般在腹股沟、肚脐和耳廓等处进行吸血,人没有任何感觉,如不注意,可以持续叮咬一个星期左右,饱血以后才脱落。蜱一般在叮咬二十四小时以上才可以传播病原体。所以在这些风景区游玩时,一方面最好穿长裤长袜,防止蜱、螨叮咬皮肤,另外,在野外游玩后要检查全身是否有蜱螨,条件允许时应该每天洗澡、更衣。
野外宿营主要防止夜间的吸血昆虫,主要是蚊虫。帐篷的密封性要好,防止昆虫通过缝隙钻入帐篷内。帐篷门帘的网格应该小于家用窗纱的网格,以防止蠓、蚋等个体较小的吸血昆虫钻入。可能的话,整个帐篷或门帘用有滞效的杀虫剂浸泡过,能更好地防虫。
贵重物品包括:黄金、白金、铱、铑、钯等稀贵金属及其制品;各类宝石、玉器、钻石、珍珠及其制品;珍贵文物(包括书、画、古玩等);现钞、有价证券以及毛重每公斤价值在人民币2000元以上的物品等。贵重物品应当用坚固、严密的包装箱包装,外加#字型铁箍,接缝处必须有封志。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