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的亳州是名副其实的,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而且中药材种植面积也是名列前茅,包括三县一区超过一百二十万亩,主要集中在谯城区十八里镇、十河镇、十九里镇、华佗镇、谯东镇、观堂镇、大杨镇、城父和沙土镇,以及涡阳县的义门镇和陈大镇,蒙城县的岳坊镇。
答:
适合安徽亳州地区种植的中药材有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
原因是安徽亳州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合种植中药材。
而黄芪、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等中药材在该地区生长良好,品质优良,且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如果想在安徽亳州地区种植中药材,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中药材品种;
2.进行土地改良和施肥,保证土地肥沃;
3.科学施药,防治病虫害;
4.定期采摘和加工,保证中药材品质;
5.选择合适的销售渠道,将中药材销售出去。
资源丰富,“药都之首”
亳州种植中药材资源丰富,现有170多种药材资源可以利用.而且亳州人早就有种植中药材的传统和习惯。种植历史悠久,现有十几万种植技术纯熟的药农,便于推广中药材的种植。1995年,江泽民视察亳州命笔 “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亳州早在古代就被称为 “药都”,现在更是发展成为闻名遐迩的“四大药都之首”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影响力。
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市场
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始建于1994年,被命名为 “中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经过十几年的运行,由于其硬件设施等级低、形象差、服务功能弱等原因,2013年11月24日级别更高、规模更大的“康美(亳州)华佗国际中药城”投入使用,在新交易中心设置了“药农直销区”,选择最优经营地段,以最低的租金、提供最便捷的服务,重点扶持药农进入市场交易,直接在市场内设点销售自产药材。另外,亳州还有乡镇地产药材交易市场,如十九里地产药材交易市场、五马地产中材交易市场等,方便药农出售自产中药材等。
地处中原,方便输出
亳州市是安徽省省辖市,位于皖西北边陲,黄淮平原南端,西北与河南省接壤,西南与阜阳市毗连,东与淮北市、蚌埠市相倚,东南与淮南市为邻。交通便利,京九铁路纵贯全境,311、105国道和307国道在市内交叉穿过,规划中的商(商丘)景(景德镇)高速公路与正在建设中的界阜蚌高速公路将在境内穿过,四通八达的公铁水路构成便捷的交通网络。
市场空缺,需求量大
由于时代的快速发展,高速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导致人们工作压力不断增大,使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中医养生逐渐兴起,中药材需求量不断增大。另外,随着各国医学界对中医中药的认识逐渐深入,中药被越来越多的外国病人接受,所以,中药材出库的需求量逐渐增多。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简称中药材GAP,是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 of Medicinal Plants and Animals 的缩写)是从保证中药材质量出发,控制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各种因子,规范药材 各生产环节乃至全过程,以达到药材“优质、稳定、可控”的目的。
蒲公英种植基地有江苏长景种业,沐阳县绿宝园林绿化有限公司,吉林蒲公英种植基地,甘肃蒲公英种植基地等。
北京比较大的种植基地:盛芳园、吉鼎立达、北林科技,这三个是极有代表性的(大部分的生产基地基本上大同小异)。
有以下几种
《中国中药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中医药学术期刊,创刊于1955年7月。
《中成药》杂志,1978年创刊,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出版的国家级期刊,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创刊于1995年10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主办,是以报道中医药实验方剂研究为主旨,覆盖中医学理法方药的综合性学术期刊。
《现代药物与临床》创刊于1980年,是由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管,天津药物研究院、中国药学会主办,天津市药学会、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 、海南立欧药业有限公司协办的药学类科技期刊。以报道中国国内外药物研究的新进展与新技术,以及药物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最新动态为主要内容,报道内容涵盖了药物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于1980年创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学术期刊。由云南省卫生厅主管,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医药学会主办。本刊设有名医专家经验、研究思路、临床研究、临证报道、中药方剂、针灸经络、实验研究、中医护理、民族医药、文献综述、学习园地等栏目。
中药材种植基地肯定是算企业单位,正常情况下,中药材种植基地国家是不会直接拨款的,国家也不会包产包销,必须要靠种植基地自己生产出市场需要的中药材获取经济收入,来维持种植基地的生存和发展,这种模式实际上跟企业是一样的。
在海拔2890米的地方建起全国最大滇重楼基地
玉龙县中药材资源丰富,群众基础好,是我市最早获得“云药之乡”认定的县,特别是鲁甸乡的中药材种植以历史悠久、规模较大闻名遐迩,在滇西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中具有示范、引领地位。在这片海拔接近3000米的沃土上,几乎汇集了横断山脉所有的植物种类,盛产贝母、天麻、当归、半夏、重楼、龙胆、茯苓、五味子、何首乌、木瓜等百种天然植物药,计264科2010种,占《中药大辞典》入典药物5767种的34.9%,是国内各大药企争相采购优质道地中药材原料的首选之地。
“产自鲁甸乡的中药材品种中,滇重楼最具代表性。云鑫公司在鲁甸村拉美荣建成的1500亩滇重楼种苗繁育和栽培示范基地,年生产滇重楼种子2500kg以上,培育种苗规模达1500多万株。2016年,‘玉龙滇重楼’获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可以说,目前在全国,只要说到滇重楼,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鲁甸标准’。
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地为小米辣的主要产地,最著名的是江西赣州石城县神龙氏农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