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新疆发展中药材种植还是非常成功的,也前不能用人工栽培的中药材,现在经科学创新培育实现人工种植成功的新突破。现在随着野生资源过度采伐,部分中药材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稀缺野生中药村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断货现象。如何解决这种供需矛盾,大力发展人工种植中药材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而且前景广阔,非常看好。
新疆地域了阔,野生中药村品种丰富,象过去只生长在沙漠里大荟、甘草、麻黄等都有人工大面积种植和推广。特别是新疆特产的名贵中药村天山雪莲,也在科学培育下人工试种成功,目前在部分地方开始大面椎广种植,要知道雪莲栽培对自然环境的要求是十分苟刻的。
目前在新疆前景最看好,人工种植最成功的范例就数人工种植大荟了。由于国家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和帮助,昔日防风林棱棱树现在都种上了大荟,而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吐鲁番的鄯善县人工种植大荟成功后已经大面积推广和发展,当下千亩、万亩大荟基地也初具规模。这样一来当地的自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二来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好的贡献。
我是新疆的,我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今天看你提问了,就说说吧。
第一,是找政府了解产业情况。一是政府大力扶持农业呢,肯定有优惠政策和指导。二是个人信息渠道太有限!你不知道种啥行情稳定,也不知道别人种啥了。好比前些年红枣贵,一窝蜂种红枣,今年都赔了。不管干撒,绝对不能亏。
第二,是找准项目。首先要保证不会亏本,利润小都可以。打个比方吧:现在都开始搞枸杞,黑枸杞,看起来是不错。可你知道撒时候它不赚钱吗?这个东西毕竟不是刚需,种药材你应该搞收购价稳定,需求量稳定的东西。比方说台湾电子制造业往往是在某个东西成熟期大举进入市场——人家能力强不强?抗风险能力强不强?——即使这样,还都用很稳妥的策略呢,何况你个人?
第三,是找准合作方。不谋一世者不足谋一时。比如说你逐渐花费时间接触收购商,接触多几个,慢慢筛选,了解市场需求和行情,看以后能种植哪几种药材?慢慢调配。
其实说了这么多,最大问题还是信息的获取。赶快跟政府联系吧!
中国历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为人口基数比较大,需要养活上亿的人口。而且我国的南北低于差异、东西地域差异,产生了中国不同的农业特色。特别是现在提出的绿色农业,每个地方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就我们本地的绿色农业来讲,罗汉果和百香果发展得比较好,种植面积比较多,获益的群众非常多。
1、罗汉果
罗汉果,又叫“神仙果”,是广西桂林特产的一种珍贵药食两用植物,也是国家首批批准的药食两用材料之一。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可以止咳化痰,千百年来一直是南方主要的清热降火首选。罗汉果主要种植在中国广西、广东、江西等省的热带、亚热带山区等。其中,桂林市的永福县和龙胜县被誉为“罗汉果之乡”,种植历史悠久,据统计中国90%的罗汉果产于桂林。现在罗汉果已经成为桂林名贵的土特产。
2、百香果
栽培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台湾,有时亦生于海拔180--1900米的山谷丛林中。原产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广植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百香果的果汁色、香、味、营养极佳,富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160多上有益成份,适合生产果汁、果冻、果露、果酱等产品,具有消除疲劳、提神醒酒、降脂降压、消炎去斑、护肤养颜等神奇功效。百香果具有果汁王之美称。同时,百香果还具有药用价值。百香果的果皮可作饲料和提取果胶,根、茎、叶均可入药,有消炎止痛、活血强身、滋阴补肾、降脂降压、提神醒酒、消除疲劳、排毒养颜、增强免疫力等神奇保健作用。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很多优质水稻、各种菌类、水果等绿色农产品,但因各地的气候条件不一样,一定要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品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
在发展绿色农业时,有些是可以获得政府补贴的,有些是不可以的,要看当地具体的政策,如果有不清楚的可以直接到当地农业部门详细了解。
今年4月,我国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2019年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工作要点》的通知,表示从今年起国家将重点发展绿色农业,也推行了不少关于发展绿色农业的补贴政策,那能发展的项目有哪些?能获得哪些补贴?
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
1、补贴内容
(1)以农用有机肥和农村能源为重点,支持以第三方处理为主体的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及利用设施建设,推行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促进畜禽粪污转化增值。
(2)支持规模养殖场,尤其是中小型规模的养殖场改进节水养殖工艺和设备,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配套设施,按照种养匹配的原则来配套粪污消纳用地,或者委托第三方来进行处理,落实规模化养殖场的主体责任。
2、补贴金额
(1)猪当量为50万头以下的项目县,累计补助的上限为3500万元。
(2)猪当量为51-70万头的项目县,累计补助的上限为4000万元。
(3)猪当量为71-99万头的项目县,累计补助的上限为4500万元。
(4)猪当量为100万头以上的项目县,累计补助的上限为5000万元。
(5)各省会根据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的规模,结合本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补助方式、对象及补贴标准。
二、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
1、补贴内容
(1)基础性工作补助
如开展土壤质量、产地环境、产品质量、投入品使用等调查过程补助。
(2)物化投入补助
(2.1)探索有机肥 使用补助机制,对施用禽畜粪便,或以禽畜粪便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包括有机水溶肥料及液体肥)进行补助。
(2.2)对减少禽畜养殖废弃物堆沤或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输送及施用等设施,水肥一体化等设施进行补助。
(2.3)对购买绿肥种子和根瘤菌、秸秆腐熟剂进行补助。
(2.4)对购置应用设施的环境调控及物联网设备进行补助,主要用于提高有机肥的施用和柑橘生产管理的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3)社会化服务补助
向有机肥生产企业、规模化养殖场、专业合作组织购买服务,对新型的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开展有机肥制造、运输、施用等服务进行补助。
2、补贴金额
国家选中100个试点县,给予每个县1000万补贴。目前各省份都开展了施用有机肥的补贴政策,一般按每吨或者每亩来进行补贴,按亩补贴50-100元不等,按吨补贴300-400元不等,具体的补贴金额及补贴方式以每个省份的政策为准。
三、秸秆固化利用项目
1、补贴内容
(1.1)秸秆农机补贴 :农民或者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等)购买秸秆相关农机和设备,在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市级或者县级政府再额外补贴30-50%。
(1.2)秸秆三贮一化利用补助:农民或者农业经营主体(企业、合作社等)将秸秆进行青贮、半干青贮、微贮、氨化,可以享受补贴。
(1.3)秸秆综合利用能源化补助:从事生物质燃油、乙醇 、秸秆发等秸秆能源化生产的企业等,可以申报此类补助。
(1.4)秸秆粉碎还田补助:推广机械深耕精细化还田、秸秆快速腐熟及生物反应堆等技术,支持开展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深耕及耙压等机械化还田作业。
(1.5)收储中心建设补助:以乡镇、村、企业或经纪人为主体,建设秸秆收储站点等。
(1.6)其他:秸秆多糖、秸秆淀粉、造纸、板材等,也都可以进行申报,领取补贴资金。
2、补贴金额
以省份为单位加权平均计算补贴金额,亩均投入不超过1500元。北京、天津、上海、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浙江、福建、海南、西藏等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提高。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广东省农垦总局以兵团(总局)加权平均,亩均财政资 金投入不超过1100元。
四、农膜回收利用项目
1、补贴内容
棉花、玉米、马铃薯等为重点作物,以加厚地膜的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为主攻方向,在甘肃、新疆、内蒙古等地建设100个治理示范县,连片实施,整县推进,综合治理。
2、补贴金额
以甘肃省部分地区为例,省市县三级财政补贴地膜使用,在旱地每亩地使用12斤地膜,约70元钱,财政补贴六成,农民只出28元。第二年,给予购买目标,以2∶1的比例以回收的旧膜换新膜。
不过具体补贴的资金及方式每个省份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