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养老已经成为每个家庭,每个人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如何养老,在哪养老?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规划,也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问题。
国家鼓励以家庭,居家为主要养老方式,敬老院和养老院配合辅助的养老制度。一方面,我们说养老院的消费水平太高,我们本地的养老院收费是2500一月。我算了个账,即使有退休金的老人。把这笔钱用来养老的话也够呛,自己没有什么够花的钱。退休金能达到2500状态的人基本上占很少数,除了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公务员干部身份。企业退休的人,基本上不可能把全部的钱都用来给养老院的交了。所以这个是很不现实的,对于部分人来讲。
敬老院主要收那些孤寡老人,五保户贫困户。敬老院养老有一个弊端,就是要受严格的条条框框的管理制度约束。就像一个学生一样,永远不得毕业,这是非常痛苦的事情,不如在农村老家里,自由宽畅,想干什么干什么。
但是农村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这个也产生了一些弊端和矛盾。于是国家就进行了集中安置,让他们住进了安置点。因为有的地方安置点离他们原来的老家特别的远,所以不方便,又没有土地,连种菜的菜园子都没有。这些老人就偷偷的从安置点又跑回了自己原来的老家农村里。故土难离,落叶归根,这是自古以来亘古不变的道理。对于老人来说,都希望自己在原来老家的地方度过,这是人之常情。
我个人认为中国还是要与居家养老为主。这个数国情和中国人传统思想观念,传统文化的影响,短期内无法改变。国家提出的方向就是要老有所依,老有所居,老有所养,把全民纳入医保,60岁以上全部老人享受高龄补助。
我觉得未来在农村实行老人集体互助养老方式最好。可以把留在农村的那些老人们集中在当地最好的房子里,一方面离原来的家也不远,也能有个伴儿,互相的照顾,聊天,排遣寂寞。不管怎么样,未来养老还是取决于经济基础。所以现在还是要一方面买15年养老保险,另一方面还是要挣钱。
回归自然,返璞归真。
谢谢。
中国药都是陇西还是定西?首先让问题带着纠结与深思挠头捶背,究竟是那个西,但是我还是选择定西。因为陇西是定西的份子,是定西的隶属单位也是下属单位。
如何评价?这只能从药材历史与发展上进行评价,只要你走出市门,那毫不犹豫必须是定西药都定西的陇西市场,但是好多外地人搞不清定西与陇西的真正关系,而什么含义更是神乎其神。对于我们定西本地人来说,有部分人还是概念含糊不清,也更理解不透中国药都是什么意思,只是在影响中陇西葯材是闻名于世的特色家宝,知名度还大于定西。因此,希望一些专家教授,历史学家多多传达报道有关陇西的药材历史,特别是中国药都及究竟归陇西还是定西的正确答案。作为定西人有点愧疚。
说到底定西安定区这个老大罩不住下面的几个兄弟,安定区既没有区位优势,不能整合辖区内资源,也没有产业优势,临洮的建筑花卉产业,陇西的黄芪产业加药材交易市场,岷县的当归产业,彰县的旅游产业,渭源的党参产业,通渭的书画。基本上各县都是各自为政,自谋发展。安定区即辐射不了各县也带动不了各县,有些扶贫优惠政策还被安定区优先占有了!!!!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