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思勰,生平不详,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约在北魏永熙二年至东魏武定二年间(533~544),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综上所述,著名农学家贾思邈不是北宋时期而是北魏时期,所著农书《齐民要术》!
贾思勰,生平不详,北魏益都(今属山东寿光)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
曾任高阳郡(治高阳,今属山东临淄)太守,约在北魏永熙二年至东魏武定二年间(533~544),贾思勰著成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我国黄河流域的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其取材布局,为后世的农学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据。该书不仅是我国现存最早和最完善的农学名著,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名著之一,对后世的农业生产有着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现存的最早的、最完整的大型农业百科全书。
贾思邈与贾思勰没有关系。
贾思勰,北魏益都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农学家,被尊为“农圣”。他认为农业的发展对国家富强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他走遍各地研究农业生产技术。约在533-544年间,通过分析、整理、总结,著成了综合性农书《齐民要术》,对后世的农业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最著名的药王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他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宋徽宗曾封其为"妙应真人",孙思邈信仰较为普遍,很多宫观或自取名药王庙、或设药王殿供奉。
孙思邈祖师在道教尊为“九天采访三界药王天医大圣”、“药王孙大真人”、“开元普度天尊”、“感应普救天尊”等,居天医采访院药王妙济宫、九天保莲宫等。
扩展资料
孙思邈,首先是位医学家,因医理通达、医技高明,而被朝廷敕为命官;其次是具神秘色彩的“真人”,他德医高尚,重视养生,济世活人,活了一百多岁,被后世称为“神仙”。其三,他是一位真正的道士,无私无欲,只讲奉献,不讲索取,不慕荣利。
孙大真人一生炼气养神,精究医药,务行阴德,常蕴仁慈,汲汲以善为务。小蛇之伤,昆虫之微尔,思邈以药封而放之,其德及昆虫,非人可及,至于龙宫之报,感灵异之若此。《道德经》曰: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真人深合其道也!
北宋时期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是《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公元533年-544年),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全书10卷92篇,系统地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齐民要术》成书的时间为公元6世纪三、四十年代,其作者是贾思勰,生活于中国北魏末期和东魏(公元六世纪)。
北魏之前,中国北方处于一种长期的分裂割据局面,一百多年以后,鲜卑族的拓跋氏建立了北魏政权并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社会秩序由此逐渐稳定,社会经济也随之从屡遭破坏的萧条景象中逐渐恢复过来,得到发展。北魏孝文帝在社会经济方面实施的一系列改革,更是刺激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尽管如此,当时的农业生产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有待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6]
贾思勰青年时代,正值北魏孝文帝所倡孝文汉化运动的高峰,朝廷议政以农为首,督办农业,违者免官。太和九年(485年)又实行均田制,把无主荒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耕种,规定种植五谷和瓜果蔬菜,植树造林。统治者的励精图治,农业生产的蒸蒸日上,为贾思勰撰写农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6]
魏晋时期,人字耙和无齿耙开始出现,形成“耕-耙-磨”结合的耕作技术,加强旱地防旱的技术,北魏时又积累了一整套针对不同季节的“耕-耙-磨”经验。贾思勰认为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是否富强,于是他便萌生了撰写农书的想法。
贾思勰为官期间,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每到一处,他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他曾经亲自从事农业生产实践,进行各种实验,饲养过牲畜、栽种过粮食。贾思勰不但注重亲身实践,而且善于向经验丰富的老农学习,吸收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 [7] 贾思勰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从富有经验的老农当中获得的生产知识以及对农业生产的亲身实践与体验,认真分析、系统整理、概括总结,最后完成了《齐民要术》。
永乐大典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明成祖命解缙、姚广孝等人纂修大型类书,1404年11月编成《文献大成》。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
《永乐大典》汇集了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八千余种古书典籍,除了著名的经史子集,还有哲学、文学、历史、地理、宗教、医卜等各类着作,包罗万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它比著名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成书年代早了300多年。
这在当时真可以说是“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永乐大典》内容包括诗文、戏曲、僧、道、医药、工艺等方方面面,其中,《永乐大典》还收录了许多后世已经残缺或佚失的珍贵书籍。它的篇幅之大,内容之丰富,缮写和装潢之精美,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
据史料记载,《永乐大典》全书有目录60卷,正文22877卷,加上目录,总计22937卷,11095册。每册“高一尺五寸六,宽九寸三,厚二至三寸”不等,估计总体积约在40立方米左右。因编纂《永乐大典》花费的人力、物力巨大,当时只誊录了一部(称为正本)。
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
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
散文 《人病》、《闲人》《丑石》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思邈的含义:
出自:
1、陈起的《束起》一一束起仙翁肘后经,
且参思邈枕中吟。
赏析:
思:意为怀念、考虑、想念。也有思齐、
思路、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等意思。,
用作人名意指思维广阔、聪明睿智之义;
邈:本意距离遥远。也指超越;胜过。,用
作人名意指高超、杰出、出众之义;
现在我们所能了解的主要有《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还有《老子注》、《庄子注》、《福禄论》等等,其他的冠名孙思邈的著作还有四十多种,但是到底是不是孙思邈所写的已经不能确定,而且其中大部分已经失传,更加不能考究作者到底是谁。孙思邈著作里面最为让后世人称道的就是他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本著作是中国古代中医的百科全书。
孙思邈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者,在医学方面的成就非常高。而孙思邈的著作也非常多。据不完全统计,孙思邈著作大概有八十几种,不过其中很多都已经失传了。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