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
种植小黄瓜的最佳时间是春季,气温高于18度的时候,所以,南方地区可以在3月份种植,北方地区温度低一些,适合在4月份进行,除此以外,在夏天的5-6月份,以及秋天的7-8月份,也可以进行种植。
选择饱满、没有病害的小黄瓜种子,浸泡在温水中催芽,然后点播在疏松、肥沃的土壤上,覆盖一层1厘米左右的薄土,浇一次透水,以利缓苗,生长期间要维持土壤的微微湿润,开花期要控制浇水,结果期浇水和施肥同时进行。
白芨是园林中常用的林下或花境用地被植物,其种植范围就是依其自然生长态布置的,是1种粗放管理的品种.可以有性繁殖,但大批量的繁殖仍以分株为主.
灰霉病
1.特征。主要危害叶片。分为白点型、干尖型和湿腐型。白点型和干尖型初在叶片正面或背面生白色或浅灰褐色小斑点,由叶尖向下发展,病斑扩大后呈椭圆形或梭形,可互相汇合成斑块,致半叶或全叶枯焦。湿腐型发生在湿度大时,叶上不产生白点,枯叶表面密生灰至绿色绒毛状霉,伴有霉味。干尖型由割茬刀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或“V”字形,并可向下延伸2~3厘米,表面生灰褐或灰绿色绒毛状霉。韭菜在贮运中,病叶会出现湿腐型症状,完全湿软腐烂,表面产生灰霉。
该病菌生长温度15~21℃。温度升高产出菌核,27℃时产生最多,并以菌核越夏。秋末冬初韭菜扣棚后始见发病,因棚内生态条件适合发病,只要有菌源,病情就会不断加重。此病菌还会侵染葱蒜类蔬菜。
2.防治方法。
清洁田园。收割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防止病菌蔓延。
棚内适时通风降湿是防治灰霉病关键。通风量根据韭菜长势确定,注意要肩部通风,千万不要通底风。
培育壮苗注意养茬。多施有机肥,及时追肥浇水、除草养茬,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棚内发病初期采用烟雾法或粉尘法。烟雾法用10%速克灵烟剂,每亩每次250克熏烟,粉尘法用10%灭克粉尘剂,每亩每次1公斤,在傍晚时进行为宜,每隔10天1次,连续或与其它防治法交替使用2~3次。
药剂防治。防重于治,每次收后培土前及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淋,必要时选用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