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四大药都之首的亳州是名副其实的,不仅拥有亚洲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而且中药材种植面积也是名列前茅,包括三县一区超过一百二十万亩,主要集中在谯城区十八里镇、十河镇、十九里镇、华佗镇、谯东镇、观堂镇、大杨镇、城父和沙土镇,以及涡阳县的义门镇和陈大镇,蒙城县的岳坊镇。
在安徽亳州站前路药材交易中心 行政服务中心对面,亳州火车站西500米
安徽亳州可以栽培秋葵,好种植,一般在四月份栽培,注意管理即可。
分析说明:
秋葵不是一年四季可以种植的植物,温度低不结荚的,一般在4-6月间播种。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
8℃以下停止生长,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
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
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也就是说,一般清明前后可露地播种,即4月开始播种,北方可适当晚播,播后约2~3月可开始采收嫩荚,多可采收到10月中旬。
黄秋葵喜温暖,怕霜冻,整个生育期应安排在无霜期内,开花结果期应处于各地温暖湿润季节。
露地栽培,南北各地多4~6月播种,7~10月收获。
华北地区一般于4月中下旬至5月播种。
北方寒冷地区常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集中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于大田。
亳州气候处在暖温带南缘,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有明显的过渡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季风明显,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春温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长且干。
因气候的过渡性,造成冷暖气团交锋频繁,天气多变,年际降水变化大,全市历年平均气温14.9℃,平均日照2184小时,平均无霜期213天,平均年降水量831毫米。
所以亳州区域是可以种植秋葵的。
栽培要点:
秋葵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层疏松肥沃的地块上种植。整地同时施足基肥。
一般每亩施土杂粪2000公斤,饼肥100公斤。
育苗一般于3月底至4月中旬在阳畦或日光温室里播种。
苗床土按菜园土、腐熟有机肥和细砂6:3:1的比例配制,以10厘米见方的密度点播。
因黄秋葵种壳较坚硬,所以播前应先浸种24小时,后放在25—30℃下催芽,4—5天发芽,苗龄30一40天,即幼苗3—4叶时定植。
直播一般于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株行距15*40厘米,每穴播2—3粒种子。
地膜覆盖栽培可早播4—6天。当苗长出两叶时进行间苗,每穴只留一株壮苗,4—5叶时定苗。
田间管理:
秋葵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当株高40—50厘米时,应环株施1次肥,结合中耕培土。采收第一一二个果后每亩追尿素l0公斤。
生长后期,为防止早衰,可进行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黄秋葵比较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适当中耕蹲苗,促进根系伸展。午旱时随时浇水,夏季注意保持畦面湿润,一般7—10天浇1次水。
生长后期酌情浇水。雨季水多,温度高,易导致渍水烂根,要及时清沟沥水。
黄秋葵以主蔓结果为主,应及时摘除侧枝,减少养分损耗。
开始采果后适当摘去基部老叶,以利通风,减少病害。雨季要注意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采收:
秋葵采收的产品是嫩果。
采收过早,影响产量;过迟,纤维增多,肉质老化,降低、甚至失去食用价值,因此适时采收非常重要。
一般花谢后7—8天,嫩果长到8一10厘米时采收,可获得最佳商品果。
采收宜在傍晚进行,采收时在果柄处剪下,以免伤害枝干。
采收期可从6月下旬持续到10月上旬。
1 可以采用传统的晾晒、烘干等方式进行初加工,也可以采用现代技术如微波烘干、真空冷冻干燥等方式进行初加工。2 安徽省亳州市是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其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的生长,但也会受到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初加工方案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到当地的气候条件。3 此外,在初加工方案的设计中还需要结合具体的中药材种类和用途,例如有些中药材需要去掉根、茎、叶等杂质,有些需要进行切片、打粉等处理,因此初加工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种类和用途进行具体的设计。
大面积种植不行。三七对种植环境要求很苛刻,国内90%以上的三七都出自云南。其实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其他地方种植的三七都卖不上价
进货的方法有很多种。如果是拉大货的个体,会去产地收,如果是工厂进货一般是招投标,由进货商供货,还有是本厂采购员自行到中药材市场进货,如果是个体户在市场零售商,一般是从大户手里进货,在市场摊位上销售。
安徽亳州不适合,在安徽歙县有种植的。中国主要分布区域:产甘肃、陕西、河南、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广西、广东、福建、台湾。各地广行栽培,四川、湖北有野生者。
1、枇杷种植宜选择平整,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历年耕种的高产旱地,以土壤pH6.0为最适宜,选地必须考虑水源,保证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5月果园能灌溉,交通和运输方便。不宜选用地势低平容易积水的土地。种植前要全面深耕30cm以上。
2、有灌溉条件宜在2~3月份种植;没有灌溉条件的应在6月中旬(雨季初期)种植。
3、气候温暖,枇杷树生长快,种植密度宜为960.5株/h㎡,株行距3m×3.5m,定植3年后可投产。经一定年限后再实行间伐,有利于管理和获得早期丰产。
4、在种植前一年的9~10月份,趁土壤湿润开挖深60cm、口宽80cm、底宽70cm的定植坑,同时把表土和底土分开堆放。每定植坑施入30kg农家肥或糖泥、0.8kg钙镁磷肥作底肥,与表土混合后施入植穴,再将原底土全部回填。回填工作必须在种植枇杷苗2个月前结束,以使基肥充分腐熟、填土沉实。
安徽毫州在我的印象中是批发销售中药材的有名的大市场,应该那里的人对中药材了解比较详细清楚吧。我作为山西北方人来说,只能以我们这里知道的中药材介绍一下,中药材的行情好不好与人们重视养生理念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就比如菊花、藿香、三七、山桃仁、板蓝根、苦杏仁、丹参等这些药材对大众来说是需求较大的。而从安徽毫州当地来说,它盛产的草果、白豆蒄、益智、槐米等这部分药材有上扬回升趋势,药农们应该从这几方面考虑扩大种植的!
亳州特产有古井贡酒、高炉家酒、亳菊、亳州牛肉馍、王冠雪茄烟、茨淮新河大闸蟹、涡阳黄牛、凉拌贡菜、油炸馍、亳桐、亳桑皮、涡阳干扣面、涡阳苔干、狼山黑陶、亳州剪纸、亳州粉皮、利辛银杏、亳花粉、安徽姜黄茶、苏赵梨、亳紫菀、阿瞒如意酒、亳丹皮、三官核桃等特色产品。
0558
亳州市辖涡阳、蒙城、利辛和谯城三县一区,其中谯城区为市委、市政府机关所在地。中心城区规划面积扩大到218平方公里, 城镇化率年均增速居安徽省第1位。截至2022年,亳州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