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
《齐民要术》全书20余万字,共十卷,“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事,靡不毕书”。其中,饮食部分主要集中在七、八、九、十四卷中。卷七、卷八专记食谱,包括各种菜肴和食品的烹调方法。书内所记烹调基本技术近30种,如[鱼乍](腌鱼、腌肉),酱(肉酱、梅酱),菹(泡菜),羹,汤,[月霍](炖肉),蒸,煮,炒,炙,奥(走油肉),糟,煎,蜜,拌,炸,烧,醇,冻等。对烹调的记述,大致包括选料要求,刀工处理,调味用料,火力水候,烹调要领及成品菜肴的色香味形等,这一体例对后世烹饪论著有很大影响。《齐民要术》也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的永乐年间,刚开始的时候取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主要记录了十四世纪以前中国的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以及百科文献。
《永乐大典》里面记载古今图书大约有七八千种,是中国极其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它的规模在很大程度上超过了以前所编撰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永乐大典》是由明成祖命解缙以及姚广孝等人主持所编撰而成,总共花费了四年的时间才将它完成,编撰人数规模也极其庞大,所记内容都比较详实。
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早期农业在距今8000年以前已在某些地区发生。在中原地区,它大体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夏王朝建立之时,基本上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后期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各地原始农业遗址发现了不少石斧、石锛,表明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实行过“砍倒烧光”的耕作方法和撂荒耕作制;但以木、石、骨、蚌为质材的锄、铲、耒、耜、等翻土工具出现相当早,尤以使用耒耜为特色,表明中国较早由迁徙的刀耕农业转为定居的锄耕农业。这与中国在平坦疏松而森林较少的黄土地区和江河两岸的冲积平原发展农业有关。但无论是较早的洞穴遗址、山前遗址或稍后的江河两岸阶地和台地遗址,都不属于在大河泛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灌溉农业。 中国大多数地区的原始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南方多种稻,北方多种粟黍;家畜饲养处于次要的辅助地位,一般以养猪为主;采集和渔猎仍是获取生活资料的重要手段,形成农牧采猎相结合的格局。北部和西部以牧养马牛羊为主的游牧部落形成较晚。这种情况以及古史传说都表明:中国是从采集经济直接进入农业经济,其间没有经历畜牧业经济阶段。
《天工开物》初刊于1637年(明崇祯十年)。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有人也称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对农业方面的丰富经验进行了总结,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我国第一部总结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农书是陈旉的《农书》,后世通称《陈旉农书》,共三卷,12000多字。上卷讲江南主要的作物水稻,中卷讲江南主要的役畜水牛,下卷讲江南主要的家庭副业蚕桑。
《备急千金要方》
《千金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要方》)是唐朝医药学家孙思邈所著的一部中医学经典著作,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
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还流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备急千金要方》集中体现了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首开脏腑论治先河,脏腑卷下分列虚实,提示辨证法门,方药罗列其中,以方示法。
第一步部生物百科全书是《山海经》。
《山海经》包含着关于上古地理、历史、神话、天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容,是一部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山海经》展示的是远古的文化,记录的是大荒时期的生活状况与人们的思想活动,勾勒出了上古时期的文明与文化状态,为后世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
《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的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书,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的最完整的农书。书名中的“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方法。 《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年-534年),《齐民要术》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等,对中国古代农学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不仅是我国现存的最早,并且最完整的一部综合性的农书,而且还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的作者是我国北魏时期十分杰出的农学家贾思勰。
作为我国古代的五大农书之首,其他四本农书分别是:《农政全书》、《授时通考》、《东鲁王氏农书》和《农桑辑要》。《齐民要术》这部古代农学著作现存一共包括十卷、九十二篇的内容,全书字数达十一余万字。该著作主要记述了我国古代黄河下流域地区的农业生产情况与相关的一些生产知识,无论是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食加工等等方面均有涵盖。
《齐民要术》当中还详尽地讲解了季节、气候、土壤差异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总结了黄河下流域地区农民们的一些生产经验,与救荒、治荒的一些相关措施与方法也都有记载。
《我国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
《永乐大典》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永陵,但大典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毁于火灾和战乱,也有相当一部分被后人以修书之名窃走,现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
《永乐大典》内容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释藏道经,戏剧,工艺,农艺涵盖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