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仅仅是中国农村现代化的第一步。中国农村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农民收入提高、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城乡统筹问题,更是一个农民和剩余劳动力的教育水平、文化水平、劳动技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问题。
在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空前艰巨,前无古人,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时间却十分有限。
2,应当用农业来促进工业,以工业来维护农业农村问题是长期困扰中国发展的一个症结。70年来,这个症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虽有不同的表现,但基本内核似乎变化不大,增加农民收入和改变农民现状一直是核心问题。.
3,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
建国5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有了快速发展,我们成功地解决了两亿多农民的温饱问题和大部分农民的小康问题。但是,农村问题依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农民收入虽有所增加,但是城乡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农村发展越来越落后于城市,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并没有很好地享受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依然是我们目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但是,不完善的城市化政策,使他们缺乏接近基本公共服务和完全融入城市社区的机会。今后15年,甚至更长时间,在农村强大推力和城市强大拉力下,大量农村人口别无选择地迁移到城镇,特别是大中城市,这是我国以往25年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也是未来产业结构变动所致。一方面它会大大提升中国城市化速度,使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另一方面,也会给已经过于稠密的大城市带来更大的公共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这个压力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不曾经历的。同时,由于体制分割,迁移人口的社会地位和社会生活纳入城市体制还有一段路要走,过去的分割造成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新的分割还将造成新的问题,社会不平等,甚至不平等程度加剧在一个时期内是存在的。大量迁移人口进入城市,缺乏基本的公共服务,长期游离于体制之外,既不符合公平与公正原则,还将产生若干严重社会问题。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劳动力资源无限供给背景下,处在这个阶段的工业化特征是,重化工业不能大量吸纳就业,城市建设不断进行,但不能从根本上安置迁移人口。实现城市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未来15-30年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最大挑战之一。针对这些问题,必须综合考虑农村发展,富裕劳动力迁移和就业,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4, 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必须跨越式发展.我国实现这种跨越发展面临的国内挑战和国际环境已经根本改变时过境迁,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资源问题、人口问题都不是英国和美国在几个或一个世纪前所面对的。要实现这种跳跃,中国不仅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而且要把这些转移的劳动力培养成现代产业工人,在劳动技能和知识掌握上也要实现跨越。仅就此一项,我们不难看到我们所面临任务的艰巨性。以增长方式为例,“九五”时期曾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个根本性转变。从实际情况来看,既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按此逻辑,“十一五”时期将继续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但完成这一转变,难度相当大。说白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需要的农村现代化,要求中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即通过实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在未来的94年中,跨越发达国家需要一百多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实现的目标。说到底,我们需要创新技术,而支撑这些技术的是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是部分科学家、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而且还包括大量掌握先进技术和技能的劳动力,包括由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