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网站只公布了2014年的数据,2015年的数据还没有出来,2014年生活垃圾处理厂(场)2277座,全年共处理生活垃圾2.42亿吨,其中采用填埋方式处置的共1.82亿吨,采用堆肥方式处置的共0.03亿吨,采用焚烧方式处置的共0.56亿吨。
可按2.42亿吨进行推算,每天就是大约66.3万吨。
北京市现日产垃圾13000吨,全年生产495万吨
上海每天产生1.5万吨生活垃圾,并且每年增长5%,
目前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历年堆存的垃圾量已达70亿吨。
我国人口众多,是垃圾产生大国,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城市垃圾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已经大于两亿吨;还有1500多个县城产生了接近0.7亿吨的垃圾;至于村镇垃圾方面,由于村镇数量太分散,暂无准确统计数据。总体来看,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在四亿吨以上。”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建国在近日召开的2017(第五届)城市垃圾热点论坛上指出。
(1)农村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增强
农村生活垃圾在数量上增加的同时,其垃圾成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垃圾中难以降解的成分越来越多,垃圾中的“白色垃圾”,如塑料袋、橡胶、塑料薄膜等的比例逐渐上升。此外,农村生活垃圾中还出现了一些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如锌、汞、镉废电池和废铅蓄电池等。废旧电冰箱、电视机、微波炉等电子产品也逐渐出现在农村生活垃圾中,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直接、间接、短期或长期的危害。
(2)产量受区域差异和季节因素的影响
我国农村垃圾人均日产生量最大的地区在东部,其次是中部,然后是东北部,西部产生量最小。此外,农村生活垃圾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呈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调查,浙江省农村垃圾排放量一般每年出现一次高峰期,一年中垃圾排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季度、四季度、二季度、一季度。
生活垃圾产生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垃圾组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的整体生活水平。可将农村人口分为四种户型,即纯农户、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非农户。研究表明,四类住户生活垃圾产生强度为非农兼业户>农业兼业户>非农户>纯农户,其中,农业兼业户消费水平对生活垃圾产生的增量效应最为明显。可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四类:一类为无机物,包括陶泥、渣石;一类为有机物,包括厨余、瓜果皮壳、秸秆、家畜粪便;一类为废品,包括硬纸盒、卫生纸、布、塑料、金属、玻璃、橡胶、皮革;一类为有毒害物,包括灯泡和电池等。一般农村生活垃圾的特征有以下两点。农村生活垃圾成分复杂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的成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越来越接近城市垃圾成分。如生活垃圾成分不但含有炉灰、厨余(包括蔬菜、肉食禽蛋等)、果皮,而且还有诸如废塑料、物品包装材料等垃圾,这些都是城市生活垃圾的一般特征。产量受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农村生活垃圾产量受季节因素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而且这种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原因主要是夏季高温炎热,农民消费瓜果蔬菜量大,且瓜果蔬菜的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因而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也就相应增多。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