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氾胜之书》:西汉氾胜之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书中总结出一种叫“区田法”的耕作方法,还介绍了“穗选法”、“浸种法”等选种方法和育种方法。该书现存3700多字,内容丰富。
在欧亚大陆的东、西两端有新月沃地与中国两大农业革命中心,其中新月沃地是亚欧大陆西部的农业革命中心,成功培养出大麦、小麦、燕麦、豌豆、扁豆、无花果等农作物,以及牛、山羊、绵羊等家畜。而中国则是亚欧大陆东部的农业革命中心,中国最早的农作物出现时间和新月沃地大体相同,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距今大约 1.2 万年的 4 粒古稻谷,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标本,此外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广东英德牛栏洞也出土了约1.2 万年前水稻硅质体或硅石,证明中国是水稻种植起源地。
玉蟾岩遗址发现的人工栽培稻
和亚欧大陆西部仅有一个新月沃地农业革命中心不同,中国同时拥有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两个农业中心,长江流域地区培育出的农作物是水稻,黄河流域地区培育出的农作物则是粟和黍。河北武安的磁山文化遗址被认为是粟和黍的起源地。磁山文化开始于约公元前 8000 年,大体与“世界第一城”耶利哥同时期,其最早驯化的农作物是黍(也叫糜子,去皮后称黄米),其年代距今约 10000 ~ 8700 年。到距今 8700 ~ 7500年,粟也开始被种植,粟去壳后叫小米,最初由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来,又叫谷子、禾、稷,在古代农作物被统称为“五谷”“禾”。“社稷”则用来代表国家,社,是社神,主管土地;稷,是稷神,主管五谷,可见粟(稷)在中国古代农业中的地位之重。虽然现在不管南方、北方都不以粟米为主食,但在唐代以前它却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唐代以后小麦才开始逐渐替代粟、黍成为北方主食。
狗尾草粟米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驯化而来,在唐代以前它是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家鸡与家猪骨骸,是已知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家鸡骨骸和中国最早的家猪骨骸,从而证明磁山是世界上公认的家鸡发祥地,而世界上最早的家猪虽然出现在西亚,但研究表明,中国、欧洲等地的家猪是分别从当地的野猪驯化而来的。起源于中国的本土猪多为黑毛猪,常用于做回锅肉,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都是起源于英国的约克夏大白猪,甚至连本属于黑毛猪的猪八戒在影视中都变成了大白猪的形象。
起源于中国的本土猪多为黑毛猪,常用于做回锅肉总之,中国在农业革命时代大概在距今约 10000 ~ 8000 年,培养出粟、稻、黍等农作物,还有鸡、猪等牲畜,深远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