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辣椒炭疽病是辣椒生产中发生较为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种病害。一般发生在6月中下旬至7月,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辣椒炭疽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叶片受害,先产生淡绿色渍状小斑点,后扩大变成褐色,**灰白色、不规则形,上面轮生黑色小点。果实受害,先产生水渍状黄褐色长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扩大后稍凹陷,**灰褐色,上轮生小黑点。潮湿时,分泌出淡红色黏稠物;干燥时,病斑干缩,似羊皮纸,易破裂。辣椒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的真菌侵染而发生的病害。病菌在种子或病残体上过冬,第二年病菌借助风、雨和昆虫传播。主要从寄主伤口侵入,适宜发病温度为12~33℃,以27℃为最适,湿度95%左右发病严重,如果湿度低于70%时,发病较轻。高温多雨天气,田间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风不良,施肥不足或氮肥过多,都会加重此病的发生。成熟果和患日烧病的果实及老叶更易诱致该病的严重发生。防治方法(1)选用无病果留种或种子消毒。(2)实行轮作。与瓜类、豆类、葱蒜类蔬菜进行轮作,并增施磷钾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以提高抗病力。(3)加强田间管理。及时中耕、追肥、浇水、治虫、清除病株、病果,并深埋,搞好田间排水。(4)药剂防治。发病初期立即喷药,常用农药有:0.5%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的代森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混剂100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4000倍液、43%好力克悬浮剂4000~6000倍液、10%双效灵水剂200~300倍液、40%多丰农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5%泰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等,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2~3次。
代森锰锌用于辣椒移栽前3—5天喷药1次,定植后喷药1次,以后从病害发生初期开始喷药,7一10天1次,连喷3—4次,可有效防治炭疽病、疫病及黑斑病的发生为害。代森锰锌是一种广谱的杀菌剂和保护剂。主要针对大多数真菌。辣椒卷叶有两种情况,第一感染卷曲叶病毒,表现出叶片卷曲,这是病毒病;
辣椒果实上起黑斑主要是辣椒黑点炭疽病,果实病斑与炭疽病相似,但病部上的小黑点较大,颜色更黑。湿度大时,小黑点处能溢出橘红色黏质物。防治方法:1、建立无病品种田或从无病株上留种。种子用55℃温水浸种30分钟。也可采取冷水浸种5-15小时,再用1%硫酸铜溶液浸种5分钟,取出加进适量消石灰或草木灰拌种,并立即播种。2、采用营养钵育苗,防止根系受伤、病菌侵入。与瓜类蔬菜、豆科蔬菜实行2-3年以上轮作;并选择排灌良好的沙壤土、不窝风地块栽培。拉秧时应撤底清除田间病残体。3、加强田间管理,避免栽植过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避免在下湿地定植;雨季注意开沟排水,并预防果实日灼。4、防治方法:预防,(速净或靓果安)30—50Ml+(沃丰素)25ml+有机硅5g,定期喷雾。治疗,(速净或靓果安)70-100ml+大蒜油15ml+(沃丰素)25ml+有机硅,喷雾,3天喷施1次,连喷2-3次。
1、辣椒疮痂病
发病初期叶片出现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褐色,稍隆起,呈疮痂状。茎部会出现褐色条斑,后目栓化,纵裂。果实初期有暗褐色隆起的小点,后期连成片,木栓化,逐渐扩大为黑色疮痂,潮湿时,疮痂中间有菌液溢出。防治要点,发病初期可采用苯醚甲环唑;喹菌酮进行杀菌,隔7~10天1次,共防2~3次。要时刻注意田间发病情况,及时识别和药剂防治。
2、辣椒猝倒病
猝倒病是真菌感染的病害,常发生在辣椒的幼苗期,幼苗发病初期,根茎处会出现黄色水渍,之后变褐干枯萎缩,严重时幼苗大量倒伏;潮湿时病部可见白色棉毛状霉层。防治要点,发现病情后应及时拔除病株、喷洒铜氨合剂来抑制病情扩散。使用恶霉灵、甲霜灵、多菌灵等处理苗床。
3、辣椒立枯病
辣椒的幼苗和成株都可能发病,发病初期出现椭圆形褐色斑块,植株的茎会逐渐出现环状黑褐斑,之后逐渐萎缩枯死。湿度大时,可见到淡褐色蛛丝状霉。防治要点,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喷雾,一般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雾2-3次。 常用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百茵清可湿性粉剂;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克茵丹可湿性粉剂,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以上药剂可交替轮流使用。
4、辣椒疫病
辣椒疫病常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幼苗期受害的植株的茎基部会水化腐烂,上部会变得暗绿,出现倒伏。成株的茎叶、花瓣和果实都会受害,初期茎基部或枝条会出现水渍状斑点,其后会转为黑褐色,植株感染后的20天左右容易枯死,果实上开始会出现暗绿色病斑,最后果实长白色霉层,最后变黑。防治要点,定植后的幼苗要喷淋氧氯化铜800至1000倍液进行预防,发病初期的植株要喷洒可杀得或扑霉特等药剂来抑制病情。田间发现病株时应立即拔除并消毒,并将病株带出田外销毁。
5、辣椒青枯病
青枯病易发在暖热湿润环境中,叶片会由绿色变成褐色,最后干枯。病茎外表症状不明显,纵剖茎基部可见维束管变褐色,用手挤压,可见横切面有乳白色粘液渗出,这是该病区别于枯萎病的主要特征。防治要点,田间发现病株要立即拔除并消毒,并带出田外销毁。发病初期用药喷雾、灌根,每隔7天一次,连续喷雾3-4 次;灌根每株每次灌药液250g。常用药剂有: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30%DT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农用链霉素2×10-4。 以上药剂可轮流交替使用。
6、辣椒炭疽病
辣椒炭疽病常在夏季和秋季高发,尤其是种植环境通风条件差时,炭疽病危害辣椒果实,果实上会出现不规则的椭圆形棕黄色斑点。防治方法,可以用80%的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每7至10天用一次药,重复3次。
7、辣椒病毒病
病毒病是辣椒上普遍发生的主要病害之一。 高温干旱有利于病毒繁殖,由蚜虫迁飞传毒。常发生在幼苗上,出现花叶、黄化、植株矮化或坏死等症状,叶脉颜色逐渐减淡,表现出浓淡相间的花叶,植株表面还可能出现坏死斑块。防治方法,必须彻底消灭蚜虫,以防传播病毒。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发病初期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加0.2%尿素液或1.8%爱多收水剂 6000倍液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
8、辣椒白绢病
主要为害茎基部和根部。初期出现水浸状褐色斑,后扩展绕茎一周,生出白色绢状菌丝体,集结成束向茎上呈辐射状延伸,顶端整齐,病健部分界明显,病部以上叶片迅速萎蔫、变黄,最后根茎部褐腐,全株枯死。后期在根茎部先生出白色、后茶褐色菜籽状小菌核,高湿时病根部产生稀疏白色菌丝体。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以下杀菌剂:丙环唑;异菌脲,或甲基立枯磷喷雾或灌根防治,视病情隔10~15天1次。
9、辣椒脐腐病
果实顶部(脐部)表皮暗绿色或深灰色,出现水浸状病斑,随病情发展很快变为暗褐色,果肉失水,顶部凹陷,革质化。防治方法,进入结果期后,每7天喷1次0.1%~0.3%的氯化钙或硝酸钙水溶液,也可连续喷施绿芬威3号等钙肥,效果很好,可避免发生脐腐病。
10、辣椒白粉病
初期在叶片正面或背面长出圆形白色粉点,逐渐扩大连成大片粉斑,后期整个叶片布满白粉,全叶变黄,叶片大量脱落形成光秆。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选用下列药剂防治:百菌清;己唑醇,或吡唑醚菌酯。
福美胂。它是防治植物病害的含砷农药,主要成分有机胂,中等毒性,对人体有害。微溶于丙酮、甲醇,在空气中稳定。福美胂是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含砷农药,具有铲除作用杀菌剂,残效期较长,在果树皮死组织部位渗透力强,是防治苹果、梨树腐烂病、干腐病较好的品种,并对轮纹病有一定兼治作用;还可防治苹果树、瓜类、麦类的白粉病、锈病霜霉病、辣椒炭疽病、梨黑星病,而且对葡萄、小麦、豌豆等的白粉病、水稻的稻瘟病、茄子霜霉病、山楂枯梢病等多种病害也有防治效果。
高温多湿,炭疽病、褐斑病和疫病多发,这三个病害对柑橘都会产生褐色病斑的危害,且极为相似,果农容易将症状混淆,若将病症错误判断,药不对症,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错过病害防治最佳时期,造成一定损失。一、病症区别2、枝叶上的症状区别(1)炭疽病多从叶缘、叶尖端或叶柄基部腋芽处开始发病;急性炭疽病呈开水烫状,病斑边缘模糊不清晰;慢性呈淡褐色,病健交界清晰,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2)褐斑病发病初期,叶面出现褐色圆形小点,周围有黄色晕环,晕环带有尾巴,尾巴顺着叶脉一直延伸,形成一个眼状斑点。后期病斑扩大,**为褐色,边缘为淡褐色,病斑周围为淡黄色,略凹陷,病菌通过叶脉传病,造成嫩梢等枯死。(3)疫病多从小枝、叶柄分叉处发病,初期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随后逐渐扩散变褐色。3、果实上的症状区别(1)炭疽病多从果蒂或其它部位出现褐色病斑;干燥的条件,病斑病健边缘明显,稍凹陷,病部果皮革质,但只限于果皮层;潮湿条件下,病斑呈深褐色,最终至全果腐烂。(2)褐斑病幼果染病初期为凹陷的黑褐色病斑,不脱落的幼果膨大后表面病斑呈木栓化凸起、龟裂。(3)疫病(褐腐病)近地面果实多先发病,初为淡紫色圆斑,随后逐渐变暗,不凹陷,有韧性,后期腐烂有刺鼻味,潮湿时有灰白色霉层。二、危害部位和发病时间1、主要危害部位的区别炭疽病:嫩叶、嫩梢、老叶、枝梢和果实。褐斑病:嫩叶、嫩梢、花、幼果、成熟果实。疫病:侵染柑橘幼苗嫩梢的称之为苗疫病;危害茎基部的称之为脚腐病(裙腐病);后期危害枝梢果实的叫疫腐病(褐腐病)。2、发病时间的区别炭疽病:急性炭疽病主要在春季危害嫩梢,一般以夏秋高温多雨季节偏重,8-9月易于炭疽病的发生。褐斑病:高温多湿是本病发生的重要条件,4月下旬-6月中旬,8月上旬-10月中旬为高发期,春秋梢期发病重,夏梢期发病轻。疫病:苗疫病主要发生在苗期;褐腐病发病高峰期是9月中旬到10月中下旬。3、防治方法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减缓抗药性的产生。炭疽病和褐斑病多混合发生,建议可选择对两种病害都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一举两得。
辣椒炭疽病防治主要是加强对炭疽诊疗防控的意识和还好认证能力,疑似人员应该询问是否接触病畜等流行病,发现疑似炭疽病例,应该立即报告预防科,医务人员接诊疑似的也应戴好口罩,检查病变皮肤时应戴好手套,手消毒。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