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很难找到相关统计资料,统计的数据都是整个玉米产业。所以这个真不好说。
05年,不完全统计,青贮150多万公顷。进几年不管是肉用草食动物还是奶用草食动物养殖量极大发展,只能从需要量去估计种植面积。
这么 说吧,在养殖发达的区域都有青贮玉米的生产。牧场不发达的地区更是需要。
一些数据:青贮玉米亩产量5t~10t。
良好培管理条件下,1公顷玉米青贮料,可供15头牛,或120~150只羊,或60~75头猪喂8个多月(肖闻一 ,陈德兴)
目前能吃上全株青贮的奶牛还不到1%。据统计,2010年,我国牛存栏数10 726.5万头,其中奶牛存栏数1 260.3万头,就只以奶牛计算,每头奶牛每年需要青贮玉米0.17公顷左右,推算我国每年需要种植青贮玉米210.05万公顷。这只针对奶牛。
像南方,集约化规模化养殖草食动物,羊啊牛的,很多是只能靠青贮料解决粗饲料问题,而其中,又有青刈玉米占很大部分。
希望能有点用对你
全株玉米青贮是在玉米生长至乳熟期到蜡熟期之间时进行刈割,把茎叶带穗一同切短打碎进行全株青贮加工。其优点在于:把玉米籽实和青秸秆同时切铡混合进行青贮,增加到青贮伺料中;全株玉米青贮可在玉米产量和营养价值最高阶段一次性刈割贮制,并及时播种下茬,增加了单位面积的饲料产量;保证了青伺料全年的均衡供给,实现奶牛常年的生产和产品供应;青贮玉米的消化率和适口性都得以较大幅度的提高,保证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伺料的利用效率,有效降低词养成本。全株青贮较玉米秸秆青贮能量和蛋白质的含量,营养更加均衡。
过去认为,全株青贮玉米在籽粒乳熟末期至蜡熟前期收获最佳;现在认为在蜡熟期收获最好,主要目的是使籽粒沉积更多的淀粉增加全株玉米干物质收获量。实际当中玉米籽粒乳线或是掐不动部分达到2/3 ~3/4时收获最好的R5,此时全株干物质含量一般可达35%以上。乳线是指灌浆完成和没完成部分的交线,见图5 - 9,籽粒乳线达1/2以上时,需用可把籽粒碾碎的专用收割设备,如果设备达不到要求,收割期可以适当提前,一般乳线达到1/3以上就可收割,这时全株干物质一般可达到28%以上。由于全株玉米青贮是带穗青贮,为了防止大段玉米出现,收割时要尽可能切碎切短,长度尽可能设定在lcm以下。由于全株青贮玉米较好的保存了秸秆和籽实中的营养,所以,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效果非常明显,与去穗玉米青贮(人们常说的黄贮)相比一般每日能提高奶牛产奶量2 ~ 5kg。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