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种条
1.1 采集
种条的采集在葡萄落叶后,埋土前结合修剪进行。采集种条前需对采种园进行纯度调查,防止采集时出现混杂。
采集时,选择一年生的充分成熟木质化、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毒、无病虫害的枝条,直径粗0.7~1.0 cm。插条剪成7~8节,每200条打成一捆,捆实并做标签。
1.2 贮藏
贮藏时,应选择地势较高且向阳平坦的地方,坑深150 cm,但不宜超过200 cm,长度和宽度依插条数量多少而定。用5°石硫合剂或600倍液的多菌灵对枝条药剂处理防止霉变。贮藏时,要求层条层砂,砂、条相间。砂的湿度控制在5%左右,温度控制在-2~2℃。批量贮藏,用玉米秸秆、芦苇秆等制作散热通气孔。
2 温床准备
温床的铺设面积根据育苗数量而定。铺设时,为了保温,先铺10 cm厚的一层锯末,再铺5~8 cm的河砂。温床的两边分别固定板条,板条上每隔5 cm钉一根钉子用于挂拉地热线。在温床上按固定线距布线,并拉紧。再用5 cm厚的砂子将电热线均匀压下铺平,浇水、通电、测试,刮平待用。
3 土壤准备
装袋前,施入腐熟有机肥5000 kg/667m2,根据地力适当补充化肥。土壤的灭菌消毒和施药防虫工作的方法和措施是否得当,对苗木成活率有着重要影响。葡萄根腐线虫发生危害时,除用15 kg/667m2石灰消毒外,另施入1%的克线磷颗粒3 kg/667m2。营养袋的规格以8 cm×10 cm为宜,灌装时要求装满压实、排紧,畦面平整一致。
4 插条处理
4.1 剪截
插条的剪截、温床催根的时间,在1月上旬。
剪截时,选取枝条成熟度好、芽眼饱满的枝条,按1芽进行剪截。注意枝条正反,要求芽上1 cm平剪,芽下5~6 cm处斜剪,因为上平下斜剪截,一方面避免在温床催根时枝条倒置,另一方面枝条下部斜剪易形成愈伤组织和发生新根。
4.2 催根
用生根促长王6000倍液药剂催根和多菌灵800倍液插条消毒,浸泡时间为16~24 h,以枝条髓心颜色变深,皮层出现白色粘稠、透明的瘤壮物时,将插条捞起,备用。
4.3 上床
将插条斜口朝下、平口朝上,整齐、紧密地摆放于温床中,无松动。每排满一畦,用细沙灌满插条间缝隙,覆沙高度以不超过插条的芽眼为宜,随即浇1次透水,使沙层均匀湿润,通电,观察、记载温床温度情况。
5 温床管理
5.1 温度
根据植物生物学特性,温床的地温由18~20℃逐渐调至25~28℃,并稳定保持。气温控制在6~8℃(插条生根和芽眼萌发的温度不同),最高不超过10℃。
5.2 湿度
保持砂层湿润,尤其是插条基部。砂的湿度保持在10%,空气相对湿度80%。
5.3 光照
弱光或无光照。
6 插条扦插
6.1 插前准备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插条10~15 d即可产生愈伤组织,一般情况下15~20 d可长出新根。
当温床插条70%~80%产生愈伤组织或已生根时,即可进行扦插,将剩下的20%~30%的未形成愈伤组织的插条集中进行二次催根处理。
为提高扦插成活率,从扦插前3~5 d开始,逐步把温床的地温降至15℃、气温升至15℃、空气湿度降至60%、光照升至8万LX(或自然光),与扦插棚室内保持一致的环境条件。
扦插前,用90%禾耐斯对营养袋土壤进行处理,防除杂草危害,扦插前一天均匀透灌,以利扦插。
6.2 扦插
将插条直插在营养袋中央,深约5 cm,要求插条芽眼外露高于营养袋土面0.5 cm,扦插时将芽眼统一朝南,利于插条萌芽一致,避免相互重叠。随后,撒细砂使插条与土壤接触严密。以利生长,并及时浇水1次。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