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在适当温度孵育十几天,然后放到水里,沉下水面的是受精的,浮在水面是没受精的。时间再长些的话,可以把蛋放到白炽灯下,观察蛋内的情况,有的明显可以看到胚胎的形状,肯定是受精的。
种蛋孵化是发展鹅生产的关键环节,是养鹅生产的基础。但是种蛋孵化率高低除了和孵化技术直接相关外,还间接的和种蛋的质量密切相关,如种蛋来源(鹅种的饲养、公母比例、防疫卫生等)、保存时间、蛋重、蛋形、蛋壳质量和清洁度等,为了提高鹅蛋的孵化率必须全面考虑。
扩展资料:
鹅种蛋的孵化条件:鹅蛋孵化条件有温度、湿度、通风、翻蛋和晾蛋。
1、温度和湿度:温度是种蛋孵化的首要条件,过高过低都会影响胚胎的发育,甚至造成死亡。高温对胚胎致死界限较窄,危险性较大,如胚蛋温度达42℃时,3~4小时可使胚胎死亡,低温致死界限较宽,危险性相对较小,如温度低至30℃时,经过30小时,鹅胚才会死亡。
但温度较长时间偏高或偏低,虽然不会引起死亡,但却影响孵化出雏率和雏鹅的健康。由于鹅蛋的脂肪含量和热量水平比鸡蛋、鸭蛋高,所以鹅蛋孵化要求的温度比鸡蛋、鸭蛋低些。
正常孵化鹅蛋的温度的适宜范围是36~37.2℃。但由于孵化初期照蛋开门和室温较低,所以孵化时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一般恒温是37.8~37.6℃。
2、通风换气:孵化机进气门前期打开1/5左右,中期打开1/3左右,后期打1/2强些。
3、翻蛋:应2~3小时翻蛋1次,角度尽量大些45度~50度角。
4、晾蛋:16~14胚龄后开始每天晾蛋2次,原则上午、下午各晾1次,天热时改在早、晚两头晾蛋为好,晾蛋时间每次30~50分钟,晾蛋蛋温标准,以人体温36.5℃即可。
一般用眼皮试温,把蛋放在眼皮上,各个部位的蛋多试几个。晾好后用30℃温水喷洒蛋面约2次,再送回孵化机。
电热毯孵鹅蛋7天,结果受精蛋苗死了,怎么回事
水床孵化技术最主要的是控制温度,温差不能有较大的起伏,尽量保持恒定的温度,保证能受热均匀。再就是通风换气这一点,保证好通风条件,使新鲜的空气可以正常的流入流出,促进空气置换。
出壳前两天每天至少4-6次掀开覆盖物透气,之前凉蛋2次,使蛋温降到贴眼皮上感觉微凉即可。蛋多直接在孵化箱里翻蛋降温,蛋少可取出放在覆盖物上凉蛋。冬季室温10几度的情况下大概凉3分钟,根据室温适当调整。
扩展资料
孵化小鸡注意事项
1、找到抱窝母鸡,母鸡要抱窝时会一直扒在窝里不肯出来当你靠近它时它会张开翅膀做攻击架势,这就是要抱窝了,在让它扒两天等稳定了就可以让它抱窝了。
2、选择优质的种蛋,家中有公鸡公鸡母鸡比例为1比10,鸡蛋光滑两头大小能区分出来最后。
3、把鸡蛋放到做好孵化的窝里摆好,选择安静避光的环境,放上母鸡就可以开始孵化小鸡了。
4、母鸡的喂食是隔一天一喂的,在喂母鸡时要拿出去母鸡,这时的鸡蛋一定要用棉絮盖好保温喂完后让母鸡排出便后再拿回去继续孵化以免排便在鸡蛋上影响小鸡的出成率。
5、如果是夏天孵化在20天差不多就出小鸡了,如果是在冬天要二十三四天才会出小鸡,在孵化到18天时可以用温水试水。
主要是通风换气和控温。
1、控温,是保证高品质的要点,温度必须恒室,受热均匀,不能波动大 了。
2、通风换气,是保证胚胎氧气供应。
其它技术都是非主流,非要点。
水床孵化技术要点,看完专业人员的解说你学会了吗
孵化小鸡时间不可能快的,就像人十月怀胎一样,必须21天出壳的小鸡才是正常的,早了迟了的基本上都不健康。自然孵化小鸡:自然孵化是由母鸡来孵化,这种方法温度和湿度适中,不需要人为翻蛋,而且孵化的小鸡抵抗力强,用来孵化的母鸡要选择比较肥大的,用来孵化的蛋要选择已经受过精的蛋。人工孵化小鸡:首先选择比较好的种蛋,对蛋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放进保温箱里,控制好温度和湿度
准备一个大箱子和一个小箱子,小箱子的四周要放满棉花,棉花的下面放一个热水袋,一边一个共4个,再把用消毒水泡过的蛋放进小箱子里。
孵化的第一天温度保持在38.5℃,温度维持7天,每2个小时翻一次蛋。
以后隔几天照一次,看见红红的血管逐渐增多,同时可见一个黑色的小点在蛋里浮动,没几天就会出来
人工孵小鸡的方法有热水缸孵化法、电热毯加热水袋孵化法和机器孵化三种。
热水缸孵化法是用口径一致的水缸、铝盘各1只和保温用的棉被等进行孵化。
电热毯加热水袋孵化法是把电热毯放在床上,然后把水袋置于电热毯上,水袋上面加盖床单,种蛋放在床单上,再把温度计插入种蛋中,盖上棉被。
机器可孵化山鸡、土鸡、鸭、鹅、孔雀等。小鸡孵化四要点是:种鸡蛋预热入孵;控制温度;控制湿度;通风换气。
在鸡蛋的人工孵化中,要提高孵化率,那么在温度以、湿度、通风、翻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现将鸡在人工孵化时的十个要点介绍如下:
1、选择好孵化用的种蛋。首先要注意种蛋的来源,高产、优质无病的种蛋;其次要选择鸡蛋表面清洁、卵圆形、蛋重50-60克、蛋壳厚薄均匀、颜色正、无破损的种蛋。
2、孵化用的种蛋在10℃―15℃温度下保存不要超过3天。保存时间越长,孵化效果越差。如保存在21℃-25℃的环境下,最多不能超过7天。
3、做好种蛋的消毒。种蛋产出后,受粪便、灰尘等污染,蛋壳上面有大量的细菌,不但影响种蛋的孵化,而且污染孵化器和用具,传播各种疾病。种蛋入孵前,必须进行一次消毒。
4、严格把握孵化温度。种蛋入孵前12小时要进行预热处理。方法是将种蛋大头朝上码在蛋盘里,放在22℃―25℃环境下预热。
5、孵化时通风。胚胎发育时需要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尤其孵化后期,更需要氧气。氧气供给不足,雏鸡会闷死壳内。通风就是提供新鲜空气中的氧气,并能保证孵化器内的温度、湿度均匀,排除污浊气体。
6、定时翻蛋。长时间不翻蛋,胚胎容易与蛋壳膜粘连,影响胚胎发育。翻蛋的目的是为了改变胚胎位置,防止胚胎与蛋壳膜粘连,并可适当增加胚胎运动,促进胚胎血液循环。1―10天:1次/小时,11―16天:1次/2小时,孵化到18天时,停止翻蛋。翻蛋是使整个蛋架向前或向后倾斜45度,翻蛋时要轻、稳、慢。
7、按时照蛋,适时调温。头照看蛋第一步―起眼期。鸡蛋孵化到第5天进行头照看蛋。看胚前,先随机取蛋30枚平放5分钟,让胚胎上浮,照蛋时方可看清。
8、按时换盘。将胚胎蛋从孵化器的孵化盘移至出雏盘俗称换盘。种蛋孵化到18天时换盘,19天时雏鸡嘴已入气室内,开始啄壳,20天陆续出壳,21时出壳结束。由于孵化机中的温度不可能绝对均匀,胚胎的发育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为调节胚胎发育速度,换盘时原在上层的胚蛋应换到下层出雏,原在下层的胚蛋应换到上层出雏,原在两侧的胚蛋应调到中间出雏,原在中间的胚蛋应调到两侧出雏。俗语称“21天不出是坏蛋”。
扩展资料:
孵化机的挑选方法:
第一,在挑选孵化机首要关注点为孵化率,这也是评价孵化机好坏的主要标志。具体来说,自动控温精确度应当控制在0.2℃以内,机体内的温度应该均匀,各点温差不大于0.4℃,相对湿度的自动控制误差不大于3%。总的来说自动控制系统汉显智能要好于模糊电脑,模糊电脑要好于集成电路。
第二,关注机器使用成本和售后服务。使用成本主要看能源来源,现在有煤电两用的孵化机,不仅可以防止停电,还能节约50%左右的电量,适合小规模养殖用户使用。
第三,选择优质服务的厂家。尽量选择正规、能提供长期服务的厂家,这样能够保证在机器后续使用过程中减少维修保养等环节。同时在购买机器时应当咨询商家是否提供上门安装。
第四,观察机器的使用寿命。机器的使用寿命与材料的材质、用料的厚薄及电器元件的质量有关,因此选购时应当仔细比较。
1、种鸡蛋的保护,不能磨损、破裂;
2、孵化的温度;
3、孵化的环境、条件;
4、卫生、防疫;
5、过程的管理。
购买变压器上使用的线圈温度计 上面有可调温度断电的功能,如果要求测试精度很高的话买数控的 一个指针的大概2000 (杭州仪表的还可以把)
还有AKM的很好不过很贵
鸡胚胎母体外的发育,主要依靠外界条件,即温度、湿度、通风、转蛋等。
(一)温度
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保证胚胎正常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才能获得高孵化率和优质雏鸡。
1.胚胎发育的适温范围和孵化最适温度 鸡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温度在35~40.5℃(95~105F),都有一些种蛋能出雏。但若使用电力孵化器孵化,上述温度不是胚胎发育最适温度。在环境温度得到控制的前提下,就立体孵化器而言,最适孵化温度是37.8℃即10F。出雏期间为37~37.5℃。
2.高温、低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
(1)高温影响 高温下胚胎发育迅速,孵化期缩短,胚胎死亡率增加。雏鸡质量下降。死亡率的高低,随温度增加的幅度及持续时间的长短而异。孵化温度超过42℃,胚胎2~3小时死亡。孵化5天胚蛋孵化温度达47℃时,2小时内全部死亡。孵化16天的在40.6℃(104F)温度下经24小时,孵化率稍有下降;43.3℃(110F)经9小时,孵化率严重下降;在46.1℃经3小时或48.9℃(120F)经1小时,则所有胚胎全死亡。
(2)低温影响 低温下胚胎发育迟缓,孵化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孵化温度为35.6℃(96F)时,胚胎大多数死于壳内。较小偏离最适温度的高低限,对孵化10天后的胚胎发育的抑制作用要小些,因为此时胚蛋自温可起适当调节作用。
3. 变温孵化与恒温孵化制度 目前在我国关于鸡孵化给温有两种主张:一种提倡变温孵化,另一种则采用恒温孵化。这两种孵化给温制度,都可获得很高的孵化率。
(1)变温孵化法(阶段降温法) 变温孵化法主张根据不同的孵化器、不同的环境温度(主要是孵化室温度)和鸡的不同胚龄,给予不同孵化温度。其理由是:①自然孵化(抱窝鸡孵化)和我国传统孵化法,孵化率都很高,而它们都是变温孵化;②不同胚龄的胚胎,需要不同的发育温度。
(2)恒温孵化法 将鸡的21天孵化期的孵化温度分为:1~19天,37.8℃;19~21天,37~37.5℃(或根据孵化器制造厂推荐的孵化温度)。在一般情况下,两个阶段均采用恒温孵比,必须将孵化室温度保持在22~26℃。低于此温度,应当用废气、热风或火炉等供暖;如果无条件提高室温,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0.7℃;高于此温度则开窗或机械排风(乃至采用人工送入冷风的办法)降温,如果降温效果不理想,考虑适当降低孵化温度(降0.2~0.6℃)。
热水袋或者是灯泡加热。鸡蛋孵小鸡正常的温度是39度3到39度5这样,这时候鸡蛋就能孵出小鸡来。
可以用一块大一点的黑布,把鸡蛋包在里面 放在太阳下黑色比较吸热 但是热度不能太高 太热天更不可以。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