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养是指将海水虾类经淡化后放人淡水中进行养殖 的一种方法。由于海水的污染严重,虾的海水养殖有一定的风险性,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研究出了南美白对虾的 淡化养殖,在养殖业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现在关于淡水虾 的养殖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一) 准备工作1。
虾池条件虾池面积一般为40-50亩,长方形,长宽之比为3: 1,长边应与当地长年风向相平行,深度1。5米,砂质泥底, 池堤宽度不小于2米,沿池堤内侧设投饵台,池底平坦,但 向排水口倾斜,便于排污,进排水口要严格分开,间隔距离 越大越好。池塘都要配备增氧机,为南美白对虾提供了充足 的氧。
2。清塘作好清塘消毒工作,放苗前半个月,每亩放生石灰150 千克,一周后进水30厘米,同时施基肥150千克,培肥水质。(二) 虾苗放养1。放养时间南美白对虾最适生长水温为22X:-35C,在此水温范 围内放养虾苗养殖,苗生长快、摄食量大、体质健壮、抗病 力强、成活率高。
2。放养规格一般放养规格小于1厘米的虾苗成活率普遍不高,而体长达到1。5-2厘米左右的苗种,由于它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能力大大增强,养殖成活率可大幅度提高。放苗时,一般每 亩放养南美白对虾淡化苗4万,即便成活率只有50%,也 能保证相应的产量。
1。淡化标准由于南美白对虾本是海水虾,在海水育苗后要在淡水中 养殖则淡化程度越低越好,最好是等培育用水盐度降到1% 以下。
如果淡化程度不是很高,则可以采用池水人工调对的 方法,具体做法是:在放养一周左右后,把养殖池的一角用 皮条网围起来,让藻类先滋生附着在网眼上,然后每667 米2用1000千克工业盐对成盐水后均匀泼洒,随着盐水的 慢慢渗出,池水的盐度也逐渐降低,从而使南美白对虾可在 池中有个慢慢淡化的过程,不至于由于盐度突变而大批死 亡。
南美对虾对盐度、温度的适应范围广,生长较快,养殖成活率高,产量高,适合于进行高密度饲养。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放养密度的不断提高,南美白对虾的病害问题也日益严重。一般技术方面需要:
1、虾苗放养前要清淤消毒,淤泥中的有机物是病原生物滋生繁殖的基质因此,彻底的清淤消毒是预防虾病的必要措施。虾苗放养前应清除塘底多余的淤泥,再全塘泼洒溴氯海因或其它含氯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在当年对虾生产后,将虾塘排干塘水,曝晒至塘底龟裂,用推土机将塘底泥约15cm的表土推上塘基,以减少塘底有毒有害生物的积累。
2、培养和保持良好的虾塘水色,应及时适量换水或使用水质改良剂和有益微生物制剂,以维持藻类的正常生长,保持水色的稳定。要科学使用增氧机,使用增氧机决不是仅仅为了防止对虾缺氧浮头,更重要的是使池水溶氧量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4mg/L以上),同时促进塘内的物质循环,改善虾塘的水质和底质条件,为对虾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之保持旺盛的食欲,体质强健,生长迅速,以预防病害的发生,达到增产稳产的目的。
3、病害病毒的检测。对虾生活在养殖水体的底部,通常很难观察到它们的活动和摄食情况。一旦发病,要及时、准确诊断和治疗都有一定难度,而且患病个体大多失去食欲,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很难奏效。特别是目前养殖生产危害最大的白斑综合症和桃拉综合症,病情出现多呈暴发性,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因此,在对虾养殖生产中,必须贯彻“无病先防,有病早治,防重于治”的方针。实践证明,虽然红体症对养殖生产危害很大,但只要能及时发现,及早采取综合措施,病情大多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所以,一般养殖需要水质监控设备、增氧机、
1、养虾环境
(1)养虾适宜的水温为24-27℃左右,PH值为8-8.4左右,海水比重为1.020-1.025左右。
(2)例如南美白对虾属于一种广盐性虾类,它在盐度为5%-40%的水体中都可以正常生长,但其较为适宜的盐度为15%-20%左右。
2、养虾注意事项
(1)放虾苗时需要水体水位保持在60厘米左右,前期每日加水4厘米左右,直到水体达到1.5米左右。后期每日需更换5公分左右的水,每天还可以加入活菌进行调水。
(2)在养殖过程中合理的开增氧机,还需控制水体的透明度和酸碱度,稳定藻类的数量。
(3)定期使用水质保护剂,改善水中的溶解氧,减少PH值的变化,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的产生。
(4)定期使用微生物抑制剂促进水体中有益生物的平衡,抑制水中的有害细菌。
(5)定期对水体消毒,避免有害病毒大量繁殖,定期检测水体指标,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近些年来,我国水
1、养殖环境
要选择水质优良、池底沙质、进排水方便的池塘进行养殖,养殖前要在池底铺设一层塑料薄膜,并固定住,池塘的进排水系统要通畅,养殖的水要以咸淡水为主。
2、选苗投苗
在养殖前,要选择体色鲜亮、无病态、不带粪便的健康虾苗养殖,投放前,可以使用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浸泡消毒,然后按照池塘面积进行合理密度放苗,保持南美白对虾正常活动空间即可。
3、科学投喂
南美白对虾主要以鱼类及贝类的碎肉为食,还可以搭配人工饲料,比如米糠、植物饼等,这种投喂方式,能够满足对虾的营养均衡,然后根据对虾的食量决定投喂量,避免引起投喂过多,污染水质。而且投喂的时候池塘中央少投饵,四周可以多投放饲料。
4、水质管理
水质不佳会造成对虾产生病害,一般每周需要注入一次新水,观察养殖水质的肥度,保持水体透明度适中即可,如果发现对虾浮头现象,就是水质缺氧,要及时更换新水,避免对虾因缺氧造成死亡,如果池塘中的残饵过多,也会造成对虾感病,及时排除浊水,能够减少病害发生。
5、病害预防
在养殖南美白对虾的过程中,需要定期采用药品和增加免疫力的制剂抛洒,比如维生素C制剂,能够有效减少对虾病害发生,一旦发病,还要对池塘进行消毒,防止疾病蔓延。
不同的养殖方式放养的合理密度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1、土池精养虾
面积20亩以下,水深1.5米。密度普通苗4~6万/亩;品牌苗3~4万/亩。
2、土池粗养虾
面积50亩以上,密度普通苗喂料4万以上/亩,不喂料2万/亩。
3、鱼池套养虾
面积不定,密度喂料3~5万尾/亩,不喂料2万尾/亩。
4、虾池套养鱼
面积20亩以下,水深1.5,米;密度普通苗4~8万尾/亩,品牌苗2~3万尾/亩,草鱼10~20尾/亩(鱼不喂料),草鱼300尾/亩(喂料放大规格1斤以上/尾)。
对虾养殖的注意事项
1、适当混养
在高密度养殖中应采用食草鱼类的混合喂养方式,食草鱼类能有效净化水质,减少饲料浪费,且可以获得双倍收益,养殖收益大。
2、及时增氧
对虾养殖前期或中后期对氧气的需求较大,耗氧量较大。为了有效保证成长,我们应该确保水中有足够的溶解氧。
3、水质管理
应该定期检查养殖池,看看是否有异常的水质。用肉眼观察虾的活动和进食情况。适当的换水可以有效地改变水质,但是新的水必须经过测试、消毒,然后注入新的水。
4、疾病防治
在选择虾苗时,选择无病、无害且生长良好的,在放苗前注意优良稳定的水质和环境。疾病发生后,应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一些提高免疫力、杀菌和消毒的药物可以混合搅拌在诱饵中进行预防和控制。
人工养虾亩产量,跟虾的品种以及放养密度有关,一般对虾池塘养殖,亩投放1万1,产量为200斤左右,如果亩投放3-5万,那么产量为500-800斤。如果是青虾,亩产量在100公斤/亩,美白对虾土塘精养则亩产1200斤。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