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政策是说要国家支持农业的发展,靠科技是说要结合先进的科技来发展农业,从而提高效率,提高生产水平。
靠投入是说农业要发展就要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钱力。
靠改革是说要摆脱以前落后的制度和生产手段。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
现代农业的特点和意义:
第一,具备较高的综合生产率,包括较高的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农业成为一个有较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产业,这是衡量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
第二,农业成为可持续发展产业。农业发展本身是可持续的,而且具有良好的区域生态环境。广泛采用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实现淡水、土地等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达到区域生态的良性循环,农业本身成为一个良好的可循环的生态系统。
第三,农业成为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农业主要为市场而生产,具有很高的商品率,通过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商业化是以市场体系为基础的,现代农业要求建立非常完善的市场体系,包括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离开了发达的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国家,农产品商品率一般都在90%以上,有的产业商品率可达到100%。
第四,实现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以比较完善的生产条件,基础设施和现代化的物质装备为基础,集约化、高效率地使用各种现代生产投入要素,包括水、电力、农膜、肥料、农药、良种、农业机械等物质投入和农业劳动力投入,从而达到提高农业生产率的目的。
第五,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生物技术和生产模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降低生产成本,以适应市场对农产品需求优质化、多样化、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 实质上是先进科学技术在农业领域广泛应用的过程,是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
第六,实现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先进的经营方式,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从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形成比较完整的紧密联系、有机衔接的产业链条,具有很高的组织化程度。有相对稳定,高效的农产品销售和加工转化渠道,有高效率的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的组织体系,有高效率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第七,实现农民素质的现代化。具有较高素质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和劳动力,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前提条件,也是现代农业的突出特征。
第八,实现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降低公共成本和外部成本,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
第九,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政府宏观调控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法律体系和政策体系。
政策执行以来,通过财政奖补资金的激励作用,大力开展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带动了社会资金投入现代农业生产,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促进专业化设施栽培快速发展。扶持新建蔬菜设施栽培项目35个,兑现奖补资金1188.4万元;新建瓜菜果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4个,兑现奖补资金60万元,促进了我市蔬菜产业稳步发展。2012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36万亩、总产80万吨,分别比2008年增长7.5%和28.4%。
2、促进规模化养殖水平提高。扶持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项目33个,兑现奖补资金450万元,拉动社会资金2亿元。四年共兑现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33个,兑现奖补资金450万元,提升了畜禽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水平。2012年底,全市共发展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200多家,规模养殖比重达65%;建成省级以上标准化畜禽养殖小区16个,其中国家级5个。
3、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倍增。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新、扩建农副产品加工项目18个,兑现奖补资金520.6万元,带动企业投资3.47亿元,2012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产值101亿元,比2008年增加两倍以上。兑现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奖励资金680万元,有效推进农业产业化“721”提升行动和转型倍增计划实施,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到2012年底,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发展到143家,是2008年的4倍,其中省级27家,国家级1家。
4、促进农村集约化经营较快发展。扶持土地流转项目106个,流转土地4.93万亩,兑现奖补资金492.9万元;支持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项目27个,兑现奖补资金53万元;兑现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奖励资金42.5万元。截至2012年底,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5.1万亩,比2008年增加30.1万亩,占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土地面积的24.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565家,是2008年的6.6倍。
5、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不断加快。兑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食品“三品”认证奖补资金139.9万元、标准化基地创建奖励资金73万元,推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截至2012年底,全市认证“三品”179个、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建成市级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区)90个。
6、促进品种优质化改良大幅提升。兑现良种(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奖补资金204.1万元、引进外省优质高产奶牛补助资金87.8万元、新品种研发奖励资金20万元。全市自主研制水稻、小麦和蔬菜新品种16个,小麦、水稻良种率均达到95 %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名特优水产品比重33%以上。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