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大家好,我是中原海敏!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河南农村人,我们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农民都很关心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说到农业发展大趋势,也就是咱们农民眼中的挣钱机会,我觉得有以下几个:
第一个,大规模种植和农业产业化的机会
为什么粮价下跌,国外的农民还是赚钱,国内农民就不赚钱?因为我们的农产品价格竞争力不强,根本原因在于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效率低、成本高。解决的办法就是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将种粮作为一种产业化的手段去经营,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农资等成本,进而提高综合产出率,提高农产品竞争力。不光种粮,其他产业也是这个道理。未来国家会大力扶持规模经营和产业化发展,而从事这些最有利的主体是谁?就是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就是说,未来国家对这些主体的扶持力度会只增不减!
第二个,现在品质和品牌越来越成为提高利润的重要因素
我儿子在青岛工作,我去过几次,亲眼看到青岛万象城1000块钱一斤的日本大米在青岛都有人买,这说明我国农产品的升值空间还很大。那为什么很多产品却不赚钱?因为没有形成品牌溢价。通过打造有机、绿色、环保、高质、安全概念,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这是产品利润的新增长点。我们做农产品销售,不仅要卖得出去,还要卖上价格,卖出品牌。五常大米、烟台苹果、涪陵榨菜通过品牌增加了附加值,那么未来,产品品质和品牌将越来越成为重要竞争力。换句话说,谁能打造出自己的农产品品牌,谁就能盈利。
第三个,国家补贴资金将成为重要推动因素
国家层面补贴是农业是一个重要政策。未来补贴的总额会进一步加大,但在发放结构和数量上会有所调整。也就是说,会向经营主体及产业化项目上调整。那么,在这个背景下,谁能更符合政策发展方向,谁更能综合发展经营,谁就能更有机会拿到这些巨额补贴。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是中原海敏,喜欢的可以关注我,大家有不同意见的可以发表留言评论。
农业的开发和发展要实现盈利,作为经营者(此处特指规模化农业经营者或者家庭农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盈利:1、产品盈利:就是要把种植和养殖的品种选好,要选对品,因地制宜,同时考虑市场供需,这是基础;2、服务盈利:把旅游,餐饮结合起来,农旅文的融合,这是趋势,自己一定要提前规划好;3、政策盈利:就是要把政府的政策利用好,补贴、贴息,各种项目申报,都要做好规划,找对门路。以上是个人的一点经验,也做分享。
我认为,可以有7大步骤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第一步,资源评估。
你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哪些资源,尤其哪些排他性的资源和优势。要么你选的地特别好,生态资源好,区位优势好,特色产业好,要么你选的宅院可以做民宿,有良好的的基础。
第二步,策划先行。
必须先做好策划,而不是规划。策划是思考,你未来打造什么主题,有什么概念和理念,立足什么产业,客群是谁,谁是你的核心买单人群。
基于策划要明确几件大事:定位、主题、功能区、消费项目设计、盈利模式测算。换句话讲,不会算账,盲目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将来只能赔钱。
我看到过太多把所有身家性命投身到这个行业最后血本无归的人。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凭情怀和拍脑门进入这个行业,最后拍大腿哭着退出。
第三步,产业选择。
其实这个在策划的时候就要想好,把它单拿出来,足见产业的重要。乡村振兴的第一个要求就是产业兴旺。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要做好特色产业。
不要总想着吃喝玩乐赚钱,要把根基打牢,农业一产也要能够赚到钱。
当你的农业一产能够赚钱的时候,你就有更大的底气,三产融合玩着就做出来了。
第四步,团队打造。
所有的好项目、好产品、好模式都是一样,必须依赖一个优秀的团队,你要重视团队的打造。只要好的团队才能做出特色产品、项目和活动。
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赚钱的根本就在于“产品、项目和活动”。
第五步,营销推广。
有了具体的项目后,就要进行持续的营销推广,吸引更多消费人群来。
你要找到合适的营销手段,经过合理的测试,找到最适合你的,然后一以贯之。
比如周一到周五,如何吸引学校和亲子机构、以及团建人群组团来;
周末如何把亲子家庭和散客需求团客化,这样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你的运营成本。
第六步,不断迭代。
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忌讳一层不变,你要懂得随着季节、随着不同节日有所变化,在不同空间能够不断迭代的内容和玩法,这样项目才有持久吸引力。
第七步,会员锁定。
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定要懂得发展会员制。假如你有5万本地化会员,你就能够依托这些本地化会员展开无限强的变现能力。
你园区的土地、养殖的土鸡、打造的民宿、主题的餐厅、开放的草坪都可以和会员深度共享,形成独特模式。试想,5万会员里有1万时储值会员,基于你的项目,形成1000元为基地的服务,那就是1000万。
所以,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一定要积极探索会员制。
以上7步,是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文化旅游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想得越透彻,你玩的就越轻松。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