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拖拉机是位于安徽芜湖中联重科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中联重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中联重科承接农业与装备产业的控股子公司。作为安徽省现代农业机械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的龙头企业,公司在北美设有高端农机研发中心,在安徽、河南、浙江等地建有研发、生产制造基地,拥有完善的研发体系和国内外营销网络,制造能力和产品都具备很强的竞争力,是中国农业装备产业产品序列齐全、实力较强的企业之一。
中联拖拉机是由中联重科生产的,其产地包括湖南、上海、陕西、广东以及意大利米兰等地,已形成中联科技园、麓谷工业园、泉塘工业园、常德灌溪工业园、望城工业园、益阳沅江工业园、上海工业园、陕西渭南工业园、意大利CIFA工业园等产业园区。
中联重科成立于1992年,2000年在深市上市,2009年,中联重科下属各经营单元实现产值337亿元,利税超过42.52亿元。
如果家用的呢,就国产的全喂入式
收割机就可以了,现在市场上的品牌
都不错。象福田、锋陵、碧浪、柳林、
星光都是很不错的选择,不过这类型的
机器小毛病比较多,用的时候可得有耐心
才行。价格也都集中在5-6万左右,有的
地方还有农机购置补贴。
还有一种半喂入收割机,可以用了投资
赚钱。其价格高性能可靠,主要以日本品牌
为主导,象久保田、洋马、井关等。价格多在
18-26万左右。国产也有半喂入的机器,性能
也比较不错的,太湖、锋陵、福田、星光、科利亚等。
价格也比日机便宜了不少,一般都在11-17万左右。
现在市场行情不太好,收割费用由于竞争激烈,价格
每亩多在40-60元之间,柴油近几年价格也一直在上
涨。全喂入的机器至少要三年才可以回本,(每年按500亩算)
半喂入机器差不多也要四年才能有回报。(年1000亩算)
凯斯,迪尔,纽荷兰,克拉斯
1久保田Kubota(日本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商,苏州久保田农业机械)
2福田-谷神-雷沃(十大收割机品牌,山东福田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3凯斯caseih(美国品牌,历史可以追溯到170多年前)
4洋马Yanmar(十大收割机品牌,于1912年日本品牌,洋马有限公司)
5佳联(黑龙江省著名商标,佳木斯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
6碧浪(十大收割机品牌,中机南方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7科丰(桂林名牌,桂林高新区科丰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8柳林(浙江省著名商标,吉林名牌,浙江柳林机械有限公司)
9东风(十大收割机品牌,银集团-吉林省东风收割机有限公司)
10约翰迪尔(十大收割机品牌,约翰迪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小麦收割机用福田雷沃谷神最好,水稻收割机用久保田最好,玉米收割机用春雨或者牧神,青贮收割机用克拉斯或者牧神,甘蔗收割机用约翰迪尔(国产还不成熟).
目前,我国农业机械中,大田作物的种植机械门类比较齐全。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主要作物、主要作业的生产机械化程度比较高。其他作物种植和收获的机械化程度差距较大。
从产品市场看,我国北方地区以大中型农业机械为主,其中黑龙江和新疆大型农场,以重型农业机械为主。南方以中小型农业机械为主。
从生产企业来看,国外跨国农机企业,迪尔、凯斯纽荷兰、爱科、科乐收和久保田等悉数来到中国,他们的高端产品占据了我国的少数高端用户。国内农机企业如中国一拖、雷沃重工、东风农机、中联重工、五征和时风等,以生产中低端产品为主,目前占据的市场份额较大。
从产品技术看,以拖拉机为例,我国目前仍然以机械传动系统为主,机电液一体化的动力换挡和自动挡技术,即重型拖拉机技术刚刚起步。而国际先进水平,重型农机技术已经普及,正向智能技术发展。
农业机械发展前景: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攻关重型农机核心技术,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为农机行业提出了发展方向。
从技术发展看,我国农业机械必将向重型和智能化方面发展,因此,要尽快掌握重型农机核心技术,并普及运用于生产过程中。同时加强智能农业机械的研发,运用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导航和现代新材料等技术,在电动农机、远程控制和无人驾驶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尽快赶上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从全程机械化来看,要在产中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基础上,推进产前产后机械化。产前,如种子处理和土壤准备(深耕、深松)等机械;产后,如农产品加工、粮食烘干、秸秆处理等机械。这些都是比较薄弱的环节,需要加快推进。
从全面机械化看,除主要作物机械化水平较高外,其他作物机械化水平普遍较低,有些甚至还是空白。目前正在攻关的,如棉花、油菜、甘蔗等作物的收获机械,虽有进展,但是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他如牧草机械,薯类(马铃薯、红薯等)种收机械,花生、甜菜、茶叶等经济作物机械,水果蔬菜种植收获机械等,有些刚刚起步,有些还是空白。
总之,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需要大批有志之士加入,共同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是的,农业最基本最熟悉的水稻,现在插秧有插秧机,成熟丰收用收割机,从手工发展到机器作业。
是的,现在的农业工作很多都用机器化了,因为比人力更方便,更省时省力,所以很多有条件的都采用了机器化。
机械化已经在农业上很普遍了,收米用机械,收玉米也可以用机械。插秧用机械,种菜也可以用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