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水稻栽培技术的书是我国南宋时期的陈旉于绍兴十九年(1149),其七十四岁时写成的《陈旉农书》。
此书除了反映南方水田农事外,还在养牛和蚕桑部分也有详细的论述,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科学技术到宋代达到了新的水平。
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1万年前就种水稻了!
在“第54期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上,科学家们发出中国稻作起源的学术建议书,一致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一万年前,以江西万年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中心区域的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应为教科书、历史论著、对内宣传、对外交流等所共同认知和采用。
由云众地头条号整理,云众地服务宗旨:一个有态度、专注稻麦种植技术的农业自媒体,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的难题。谢谢!
水稻的一生将经历的几个时期:
1、育秧期。黑龙江种植水稻大多采用移栽的方式,既在大棚内培育秧苗,秧苗到3.5叶龄在移栽进入本田,一般是是在4月初进行大棚播种的工作。播的种子都是催芽、包衣的芽种。
2、移栽期。既将秧苗从棚内转移到本田的时间,可以采取机械移栽也可以采取人工移栽,一般在5月10日–5月末。这个阶段可以说是水稻种植中资金投入最集中的阶段。
3、返青期。既移栽后根系恢复期。移栽后,根系受损。秧苗启动自我保护机制,叶片萎蔫、发黄减小蒸腾作用强度,既“三黄三绿”中的返青黄。待根系恢复、发出新生白根、根系吸收肥水功能回复后,叶片直立,恢复绿色。
4、分蘖期。返青后秧苗就开始分蘖,此时需要提前施用蘖肥,以满足秧苗分蘖的需求。由于寒地水稻需求的是前4片叶的同伸分蘖。因此,要保证返青后前4片叶尤其是第一叶的存活。
5、孕穗期。一般在水稻8.5-9叶期开始幼穗的分化,此期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时期,并且这个阶段禁用除草药剂。待幼穗扒开叶鞘可见毛绒小穗时,水稻就要进入拔节期了,植株叶鞘可见节状凸起。对于一些易倒伏的品种可在此期喷施矮壮素,控制拔节高度。并且要提前施用穗肥。
6、抽穗期。拔节就是为了抽穗,抽穗时会一边抽穗一遍进行扬花散粉的过程,此期若遭遇持续降水或者低温天气会影响水稻的正常散粉造成大量空瘪粒的情况。
7、灌浆成熟期。一般来说,寒地水稻抽穗后45天左右就成熟了。期间需要经过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