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文档网
扫码关注优美文档网

手机扫描二维码

农业古代著作(农业古代著作有哪些)

农业知识文档网编辑:佚名2023-09-15 14:30:05农业知识

一、农业著作?

《氾胜之书》一般认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堪称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农书》是一部对整个农业进行系统研究的巨著,特别是在介绍农业生产工具方面具有特色。《农政全书》在书中贯穿着治国治民的“农政”基本思想。以上四部书为中国古代四大农书。

二、古代财经著作?

《货殖列传》出自《史记》卷一百二十九、列传第六十九。

这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

三、古代天文著作?

《三统历》

西汉刘歆(?-23)作,一般认为是根据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邓平、落下闳等人创作的《太初历》稍加修改而成.这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历法,后世历法的基本内容这时大体都已具备.《三统历》共有七节:统母,纪母,五步,统术,纪术,岁术,世经.统母和统术讲日月运动的基本常数和推算方法,包括回归年、朔望月长度、一年的月数、交食周期、计算朔日和节气的方法等;纪母、纪术和五步讲行星的基本常数和推算方法,包括五大行星的会合周期、运行动态、出没规律、预告行星位置等;岁术讲星岁纪年的推算方法;世经讲考古年代学.《三统历》还明确规定,以无中气的月份置闰,并选取一个“上元”作为历法的起算点.《三统历》的这些内容,对后代历法影响极大,有的沿用至今.清代学者钱大昕(1728—1804)、李锐(1773—1817)、董佑诚(1791—1823)等人都曾对《三统历》做过详细研究,日本、法国学者还把它译成日文和西方文字.

《乾象历》

汉献帝建安十一年(公元206年)刘洪(约135—210)作.它对月亮运动的研究有了新进展,首次提出月亮近地点的移动(过周分),从而算出近点月长度,并在一近点月里逐日编出月离表,又首次提出黄白交角是六度(兼数),首次提出交食计算中推算食限的方法,这些都对后代历法影响很大.

《皇极历》

隋文帝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刘焯(544—610)作,未颁行.《皇极历》考虑太阳和月亮视运动不均匀来计算日月合朔的3时刻,创立了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①.为了求得任意时刻的定朔改正值,又创立了任意间隔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这在中国天文学史和数学都有重要地位,后代历法计算日月五星运动使用的内插法多继承《皇极历》的方法。

《大衍历》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僧一行(683—727)作,后经张说(667—730)和陈玄景整理成文,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颁行,使用到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传入日本,在日本使用近百年.《大衍历》结构严谨,条理分明,共有历术七篇,讲具体计算方法.另有历议十二篇(其中略例三篇),讲历法的理论问题,是一行为《大衍历》写的论文,通称《大衍历议》.《大衍历》的制定是从制造仪器开始的,经过实际观测确定基本天文数据,这是科学的方法.经过《大衍历》的制定,对太阳月亮运动不均匀现象有了正确全面的了解.通过实际观测,破除了一千年来流传的“寸差千里”的谬说.在计算方法上,《大衍历》创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的公式,比起《皇极历》来又是一个进步.

《授时历》

元世祖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郭守敬(1231—1316)作,次年颁行.明代《大统历》继续用它的方法,前后共使用三百六十多年,是古历法中行用最久的,也是在天文数据、计算方法各方面发展到高峰的一种历法.中国古典系统的历法到此为止,以后就有西方天文知识传入并影响到历法的编算.现存《元史·历志》里的《授时历经》上下篇是郭守敬在王恂(1225—1281)初稿基础上重新编定的.当时《授时历》虽已颁行,但各种数据用表、推步算法没有定稿.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王恂不幸去世,由郭守敬一人主持完成.他“比类编次,整齐分秒,裁为二卷”.《授时历》共有七部分,内容相似于《大衍历》;但采用等间距三次差内插法计算日月五星位置,又用弧矢割圆术和类似球面三角的方法根据太阳黄经求它的赤经赤纬,这两种方法在天文学史和数学都具有重要地位.目前,有许多中外学者在对《授时历》进行研究.

《崇祯历书》

明末徐光启(1562—1633)主编,李天经(1579—1659)续成,从崇祯二年到七年(公元1629年到1634年)前后共用五年时间完成.它从多方面引进了欧洲古典天文学知识,内容包括天文学基本理论,三角学,几何学,天文仪器,日月和五大行星的运动、交食,全天星图,中西单位换算等,共四十六种,一百三十七卷,采用第谷(1546—1601)的太阳系结构系统,计算方法中翻译了哥白尼(1473—1543)《天体运行论》中的许多章节,还有开普勒(1571—1630)《论火星的运动》一书中的材料,历法计算中不用中国传统的代数学方法而改成几何学方法,这是中国天文学史和历法一个重要的转折.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开始向近代天文学转变.明末未能根据《崇祯历书》来编算民用历书,清代开始使用根据《崇祯历书》编算的历书——《时宪历》,直到清末.在《四库全书》中有一百卷本的《西洋新法算书》是传教士汤若望(1591—1666)根据《崇祯历书》删改而成的。

四、古代最早口语著作?

没有。

不过《战国策》可以算口才专著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五、古代工业著作?

2)手工业专著:战国时期,出现了手工业专著《考工记》。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不但在我国工程记述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生产技术综合著作: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书中还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记述,这表明海外技术的不断传入已称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知识。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六、古代职场著作?

《中庸》是中国古代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七、古代史学著作?

《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等等。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全书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最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三国志》是由西晋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国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当时魏、吴两国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书》、鱼豢的《魏略》、韦昭的《吴书》,此三书当是陈寿依据的基本材料,蜀国无史,故自行采集,仅得十五卷。而最终成书,却又有史官职务作品的因素在内,因此《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三国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为特殊的一部,因其过于简略,没有记载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没有记载经济、地理、职官、礼乐、律历等的"志",不符合《史记》和《汉书》所确立下来的一般正史的规范。

《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八、古代采矿学著作?

我国古代采矿著作是《天工开物》,是有关采矿方面的专篇著作。

九、古代干果的著作?

夜泊黄山闻殷十四吴吟 李白   

朝来果是沧洲逸,酤酒醍盘饭霜栗。   

半酣更发江海声,客愁顿向杯中失。

十、古代御厨著作?

1《食珍录》:

这是我国古代饮食专书之一,余姚人虞宗写于南北朝时期。记载有六朝帝王名门家中最珍贵的烹饪各物。例如,“炀帝御厨用九牙盘食”,“谢传有汤法”,“韩约能作樱桃,其色不变”,“金陵寒具嚼著惊动十里人”,等等。这些都反映出我国古代饮食文化的高度成就。

2《清异录》

北宋人陶谷撰著,杂采隋唐至五代曲故所写的一部随笔集。其中和饮食有关的果、蔬、禽、兽、鱼、酒、茗、馔八个门类,共238条,。文字具有消遣取乐的幽默风格,从多方面反映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史。书中记载隋代的《谢讽食经》、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隋唐两代宫廷与官府筵席唯一较为齐全的食单。

3《食经》

谢讽著于隋代,此书记载南北朝、隋代食品各目约五十种。其中有脍、羹、饼、糕、卷、炙、面、寒具,包括以动物原料为主制成的菜肴,如“飞孪脍”、“剔缕鸡”、“剪云斫鱼羹”等。

4《本心斋食谱》

宋代陈达叟著。全书记蔬食二十品类,均以蔬菜类名标目,每类后面都附有赞语,赞语简括,均为十六字。还有“小引”说明其制法,或揭示其特点。如“水团”条,制法是“秫粉色糖,香汤浴之。”赞文为“团团秫粉,点点蔗霜,浴之沉水,清甘且香。”

5 《山家清供》

南宋林洪撰著。内容以素食为中心,包括当时流传的104个食品,夹叙夹议,丰富多采。全书二卷,上卷列举饮馔47种,下卷列举饮馔57种。记述以素食为主,亦有少量的荤菜,选料大部分为家蔬、野菜、花果、粮米,也有取料于禽鸟、兽畜、鱼虾的。用料尽管平常,但由于烹饪方法奇妙,同样给人们以丰富的启发和借鉴。

6《饮膳正要》

元代忽思慧著。本书既是一部融合蒙汉两族饮食文化的文献,同时也是古代食疗专著之一。全书三卷,卷一记养生、妊娠、乳母、饮酒诸忌,卷二主要是阐述用于保健医疗的加药饮料与食品的配料及制作方法,卷三记米谷品、鱼品、菜品等,对每种食品的性味与作用,都逐一加以说明,大部分附有绘图。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

我国第一本农业著作是什么

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哪部著作 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哪部

古代农业著作有哪些 古代农业著作有哪些书

第一部农业的著作是什么(第一部农业的著作是什么书)

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我国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

第一本农业著作(第一本农业著作是什么)

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是什么 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是

中国古代历来农业史著作 中国古代历来农业史著作有哪

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是什么(我国第一部农业著作是什么

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是什么(第一部完整的农业著作是

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有哪些 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有哪些

古代什么时候养牛?

古代农业常识 古代农业常识诗句

古代农业篇 古代农业史

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 古代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书

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用哪个软件 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用哪个

谁知道有哪些常见的古代植物

粮食在古代称为什么(粮食在古代称为什么食物)

古代农业经典书籍(古代农业经典书籍有哪些)

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古代农业的百科全书有哪些)

古代关于农业生产的著名书籍 古代关于农业生产的著名

古代农业经典书籍大全 古代农业经典书籍大全图片

古代农业典籍(古代农业典籍选段)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经历了哪些变

古代三种纪 年/月/日 法

香河在古代是哪个国家

古代农业技术有哪些?

南方古代建筑的风格是什么?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有哪些

文章关键词
著作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