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它是衡量区域农业科技竞争实力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综合性指标,也是衡量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是否转变、农业科技与农业经济结合程度的重要指标。据报道,2010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52%,我区是50%。当今世界农业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时代,调整农业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科技竞争力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基本要义。
因此,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就成为科技兴农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地测算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对于从总体上把握农业科技进步的水平和潜力,研究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途径,制定农业经济发展战略,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与宏观决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一,可以为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工具。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能够以量化的形式反映农业科技发展水平以及科技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有助于政府职能部门准确把握农业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现状与形势,为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管理与考核,为提高农业科技管理与决策水平提供指导。
其二,对制定农业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和宏观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长期跟踪测算,可以分析出科技、资本和劳动这三大要素年增长情况以及在农业产业和行业间流动分布情况,为农业科技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其三,有助于把握未来农业经济增长的趋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指标与其他指标结合分析,用于横向比较,可以揭示地区农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规律,预测未来农业经济走势,为科学制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