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防控的定义: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实施绿色防控是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农业,促进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贸易安全的有效途径。
2、绿色防控的内涵:一是减量与保产并举。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建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二是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生产与生态统筹。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是节本与增效兼顾。在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3、绿色防控的技术原则:栽培健康作物,利用生物多样性,应用有益生物,科学合理用药。
4、绿色防控主要技术措施:(1)植物检疫 (2)农业防治技术/生态防控技术(3)理化诱控技术(4)生物防治技术(5)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
农业调控主要是政府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对农业的生产,销售,以及农村各项政策和农民生活问题的宏观调控,其目的就是避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弱点和缺陷,巩固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调控在东部主要是加快农产品种植基地的形成,推广大面积的养殖技术,改善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粮食收购价格,维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化新农村。
在西部主要是政策的倾斜,经济的扶持,加快西部特别的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改善农村地区用电,用水条件的恶劣,在适合畜牧业发展的地区,大力推行畜牧业养殖,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发展。
为加快推进广西区城镇化进程,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实现重点镇规划发展目标,自治区政府近日出台了《关于加快重点镇发展的若干规定》,从财政、土地、户籍政策等方面给重点镇今后的发展一路开“绿灯”。
据悉,自治区政府鼓励工业项目向重点镇工业区集聚,严格控制在工业区以外建设新的工业项目。另外,政府还鼓励农民带资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办企业,对于劳务收入项目未达营业税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一律不征收营业税。在资金方面,要求各市、县人民政府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公用事业附加费中提取3%至7%的资金,用于扶持重点镇的规划经费补助及基础设施建设。建设高速公路时,优先考虑对沿线的重点镇设置出入口,并在三年内提高地处山区重点镇的公路建设等级。今后凡在重点镇范围内收取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费、城市维护建设税全额返还重点镇,用于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重点镇镇区规划范围内集体非农业建设用地流转的土地收益,30%留给重点镇,专项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对重点镇还将实行用地倾斜政策,自治区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专项指标用于重点镇发展建设用地。重点镇工业区、城镇基础建设和公用设施建设用地,可依法有偿使用农民集体土地,允许以集体土地使用权投资入股兴办企业。
在户籍政策方面,取消按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登记常住户口的办法。凡在重点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的人员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都可办理城镇常住户口,且不得对其收取城镇增容或其他类似费用。农民转为城镇居民后,在农村有承包地的,在原定的承包期限内允许继续保留承包地经营权或依法进行转让;在农村有宅基地的,可以保留其宅基地的使用权或依法进行转让。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