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拥有世界上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农业,
它以不到
3%
的农村劳动力,
不仅养活了本国的
2.7
亿人口,而且还可以向国外大量输出农产品。从
20
世纪
40
年代起,美国就在科学
技术的推动下开始了
“第二次农业革命”
,
其具体内容包括全盘机械化、
农业化学革命、
生物技术革命和农场管理革命。如今,美国农业“已经成为资本和知识密集程度都很高
的现代化产业部门”。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发挥过积极作用的美国农业政策,堪称全世
界的成功典范,值得正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认真研究和借鉴。下面,将是美
国农业政策的内容体系。
美国的农业政策是一个内容非常丰富、复杂的政策体系,其农业立法和政策几乎涉
及农业的每一个方面。归纳起来,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发展农业生产、降低生产
成本的政策;价格和收入支持政策;扩大需求的政策。
政府应从实际出发,加大对农业的直接补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
2014
年全年累计,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
140350
亿元,
比上年增加
11140
亿元,增长
8.6%
。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
64490
亿元,比上年
增加
4292
亿元,增长
7.1%
;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本级)
75860
亿元,比上年增加
6849
亿元,增长
9.9%
。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
119158
亿元,同比增长
7.8%
。
2014
年
1-12
月累计,
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支出
151662
亿元,
比上年增加
11449
亿元,
增
长
8.2%
。其中,中央本级支出
22570
亿元,比上年增加
2098
亿元,增长
10.2%
;地方
财政支出
129092
亿元,比上年增加
9351
亿元,增长
7.8%
。
由此看来,国家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在更大程度上补贴农业,支持农业的发展。我国政府
已经给农业进行补贴,但我们认为从补贴水平上看,目前我国政府每年对农业实际补贴
率为财政支出的
2%
—
3%
,大大低于对世贸组织
8%
的承诺。这一政策受益者将不止于农
民,
由于农民购买力的提高,
中国目前大量闲置的工业生产能力,
将因占人口规模
2
/
3
的农村市场的复苏,
而重新启动,
城市居民普遍面临的下岗失业危机也可因此得以缓解。
5.2
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发展我国农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
全国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
总体上主要农产品生产要有生产环节机械化向全过程机械化
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发挥比较优势,结合各地优势农产品布局,形成各具
特色的农业机械化区域,
满足农民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及机具的多样化和增加收入的需
求,促进地区农业机械化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5.3
积极推广现代化农业的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经营
6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同农业和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紧密联系的。通
过产业化,可以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充分发挥科技要素的作用,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和档次,实现多层次增值,使农民收入获得大幅度提高;通过产业化,可以在不改变家
庭承包经营的前提下,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种植区域化、生产专业化,形成与
支柱产业或龙头企业相适应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格局,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
有率;
通过产业化,
可以促进工业和农业、
城市和农村、
农业和商业的有机衔接与结合,
形成多产业环环相扣的、互相依存的一体化产业链,从而推进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农业
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一种更加符合生产力发展
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也是农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5.4
政府应尽快健全相关法律,大力发展农业合作社
美国农业合作社对外销售农副产品与劳务输出和参与国际竞争,
对内为其社员提供
资金与物资,组织经营管理等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政府为支持其农业发展,往往给
予农业合作社以多种优惠政策,如给予有限豁免待遇、税收优惠、提供信贷支持等。政
府给予合作社的各种支持都常常会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
中国也应尽快完善相应的立
法,健全农业合作社的法律规范,用法律的形式把对农业合作社的政策固定下来,使它
的发展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