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是如何种植出来的,网友:看完终于明白了!
一、冬小麦播种期管理:
1、高产小麦地力要求:
俗话说,麦是胎里富,我国各地创出600千克以上的高产麦田,分析起来,都是在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氮、磷、钾营养丰富并协调的条件下创出来的。
因此可以说,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小麦高产的基本条件。
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耕作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还不高,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秸秆还田,另一个途径是增施有机肥。
2、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结构的有效方法,据测定,每亩还田玉米秸秆500到700千克,一年之后,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能相对提高0.05%-0.15%,土壤孔隙度,能提高1.5%-3%。所以说,重视秸秆还田,能优化麦田土壤的综合特性,增强小麦生产的后劲。实施秸秆还田的麦田以耕深20~25厘米为最好。
3、施足基肥
合理施肥,提高土壤生产力,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基础,要想达到小麦高产的目的,最好的方法是测土配方施肥,测定土壤养分含量以后,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小麦需要的养分量,确定使用肥料的种类和施肥量。
对于土壤有机质含量1.2%以上的麦田,如果预期目标产量是600千克,一般要求亩施充分发酵、腐熟的有机肥3000-5000千克,或者腐熟的鸡粪1000千克。
除了施足有机肥,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我国广大麦区,农民朋友们施用氮磷钾肥料,也往往采用“一炮轰”的施肥方式,也就是把所有的肥料,一次全施到地里。但是这种施肥方式是不科学的,尤其是氮肥的使用。
小麦生长前期,对氮肥的需求量低,而生长到拔节期以后,对氮肥的需求量增大,因此,我们在生产中,应当科学施用肥料。尤其是氮肥,氮肥总需求量的一半作为基肥施入,另一半到拔节期间施用。
亩产600千克以上的小麦,全生育期,每亩需要氮肥8到9千克,磷肥8到10千克,钾肥7.5到10千克,硫酸锌1千克,硼砂0.5千克。
其中,8到10千克磷肥,7.5到10千克钾肥,1千克硫酸锌,可以全部作为基肥施用,氮肥的50%,也就是8到9千克氮肥,作为基肥使用,剩余的氮肥,等到第二年春季,小麦拔节期,需要氮肥的时候再施入。
二、合理耕作:
近些年来,我国冬麦区普遍采用旋耕机进行耕地,不过,连续多年只旋耕不耕翻的麦田,在旋耕15厘米以下的土层,容易形成坚实的犁底层,这不利于小麦根系下扎,也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
深耕的效果可以维持多年,可以不必年年深耕。正确的耕翻方式应该是,旋耕3到4年,用铧式犁等机械深耕或者深松,破除犁底层。
经过耕翻后的麦田表层土壤疏松,必须经过耙耢以后才能播种,否则会发生播种过深的现象,影响小麦分蘖的发生,所以耕翻土地之后要及时耙耢,耙碎土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上松下实。
有水浇条件的,可以在前茬作物收获前7到10天浇水;收获前,来不急浇水造墒的,可以在耕耙整畦以后灌水造墒。
1、选好品种:
良种良法相结合,才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选用小麦良种的原则是:选择单株生产力强、抗倒伏、抗病、抗逆性强的品种。
目前,我国高产小麦品种很多,如郑麦9023、周麦18、济麦20等等。
在生产中,应当根据本地区的气候、土壤、地力、种植制度、产量水平和病虫害情况等,选用最适宜的高产品种来种植。
2、精量、半精量播种
要想让小麦得到高产,种子的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最好使用经过包衣的良种,因为小麦专用种衣剂中,含有防病和防虫的药剂、微肥以及生物调节剂,有利于综合防治病虫害,培育壮苗。
长期以来,我国小麦播量一直比较大,而在地力水平高,肥料又充足的情况下,如果播种量过大,势必会造成小麦群体过大,植株密集,互相争肥水,会导致小麦整体发育不良,生长后期容易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
因此,在地力水平高,肥料又充足的高产麦田里,一定要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方式。
精量、半精量播种,就是严格的按照品种指定的播种量进行播种。
精播、半精播栽培,可以大大降低单位面积基本苗的数量,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了单株小麦根系的吸收能力,提高了肥、水的利用率,从而显著提高了小麦的抗倒伏能力。
播种时,可以使用小麦精量播种机进行播种,要保证播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播量准确、播种均匀,严格掌握播种深度在3到4厘米,播种深度超过5厘米会造成弱苗。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冬小麦的播种期也有很大差异,由南向北逐渐推迟。近几年来,因为全球气候变暖等原因,小麦的播种期也有所调整,我国科研工作者每年都要做播种实验,所以农民朋友可以根据当地农业部门的指导,确定播种时期。
三、冬小麦冬前管理:
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上旬,是冬小麦冬前管理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除草、划锄和浇冬水。
1、冬前划锄
小麦冬前划锄,可以松土保墒,改善土壤透气情况,提高地温,加速有机肥料的分解,有利于分蘖和根系生长。
划锄的深度应当掌握在10厘米左右,不要过深。
2、化学除草
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上旬,是小麦除草的最佳时机。
除草可以根据杂草种群选用相应的除草剂。对于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以用唑酮草酯等除草剂喷洒;对于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麦田,可以用甲基二磺隆等除草剂喷洒,除草剂的用量和方法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标准使用。
3、浇越冬水
越冬水,是保证小麦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措施,它能防止小麦冻害死苗,为来年春天小麦返青积蓄水分;浇越冬水,还可以粉碎土壤中的大小坷垃,消灭越冬害虫。
四、返青至起身期管理:
春季,是小麦分蘖最活跃的时期。
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农民朋友在返青到起身期追施氮肥,这对小麦的生长是非常不利的,这个阶段追施氮肥,小麦的生长旺盛,造成无效分蘖增多,这些无效分蘖争夺小麦植株的营养,导致小麦植株生长势弱,后期植株倒伏。
因此,小麦返青到起身期,要看小麦的长势长相来进行分类管理。
对于返青后生长过于旺盛,群体偏大的麦田,在小麦起身期,可以喷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长调节剂,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控制小麦植株旺长,抑制茎秆伸长,缩短节间,促进根系下扎,增加小麦抗逆性等作用。
对于植株健壮,叶色正常,群体数量符合品种要求的麦田,起身期主要的管理措施是蹲苗,到拔节期以后再追肥浇水,防治植株徒长引起倒伏。
五、拔节期管理:
3月下旬至 4月上中旬,是决定小麦穗数及穗粒数的关键时期,也是小麦需要氮肥最多的时候,我们所说的氮肥后移,就是将小麦全生育期,需要氮肥的另一半,留到这个阶段来施入。
这个阶段施入氮肥,可以增强小麦生育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延缓根系的衰老;还能提高开花后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延缓旗叶的衰老。
因此,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小麦的品种和苗情,确定追施氮肥的最佳时间,氮肥的施用量是每亩8到9千克。
对于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一般在拔节初期追肥浇水。
对于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和多穂型品种,在地力水平较高的条件下,群体适宜的麦田,适宜在拔节初期至中期追肥浇水。对于地力水平高、群体偏大的麦田,适宜在拔节中期至后期追肥浇水。
六、扬花灌浆期管理:
灌浆期是小麦籽粒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浇灌浆水和防治病虫害。
一般在小麦开花后10天左右浇灌浆水,但是对于肥水条件好,小麦长势旺盛、群体较大的麦田,要掌握不旱不浇、有风不浇、雨前不浇。如果遇到阴雨天气,要注意排出田间积水,保证小麦正常生长。
近年来,我国冬麦区在小麦灌浆期,普遍采用“一喷多防”技术,对小麦的生长非常有利。
“一喷多防”,是指小麦**灌浆期,将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微量元素肥料等混合在一起喷施,一次施药可达到防虫、防病、防干热风、抗倒伏、增大穗、增粒重的目的。
“一喷多防”的配方,可以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参考当地农业部门制定的配方进行配制。
七、适时收获:
蜡熟期是小麦最适宜的收获期,小麦籽粒干重达到最高值的特征是:籽粒接近该品种固有的颜色,内部呈现出蜡质状态,植株中下部叶片干枯,上部叶片变黄,茎秆仍然有弹性。
当小麦达到成熟标准时,我们采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收割。
家里种植小麦方法:
第一步,浸种:取不超过3两(用手抓大约3把)小麦种子,放在瓶子里,用水清洗。将空壳、坏的种子挑出来。加满水,浸泡8-10小时左右。夏天泡时间短,冬天浸泡时间长一些,到种子吸饱水份泡软,可以看到小麦种子的胚芽长出来。
第二步:当种子吸收充足水分,长出白芽后就可以种了。
第三步:催芽。准备苗盘。铺上一层餐纸,用水淋湿,把种子均匀撒上。上下各放一个苗盘,铺上纸并且淋湿。催芽需要遮光,所以用苗盘盖上。
第四步:等到嫩芽长出来将近1厘米,就可以把上下盖着的苗盘撤掉,让小麦草自由生长。注意每天淋水保湿,可能需要一天2-3次。
第五步:经常让小麦在阳光下面吸收阳光,这样才能提高收成。
第六步:过10几天浇一次水,等到8月底就可以收获了。
家里种植小麦方法:
第一步,浸种:取不超过3两(用手抓大约3把)小麦种子,放在瓶子里,用水清洗。将空壳、坏的种子挑出来。加满水,浸泡8-10小时左右。夏天泡时间短,冬天浸泡时间长一些,到种子吸饱水份泡软,可以看到小麦种子的胚芽长出来。
第二步:当种子吸收充足水分,长出白芽后就可以种了。
第三步:催芽。准备苗盘。铺上一层餐纸,用水淋湿,把种子均匀撒上。上下各放一个苗盘,铺上纸并且淋湿。催芽需要遮光,所以用苗盘盖上。
第四步:等到嫩芽长出来将近1厘米,就可以把上下盖着的苗盘撤掉,让小麦草自由生长。注意每天淋水保湿,可能需要一天2-3次。
第五步:经常让小麦在阳光下面吸收阳光,这样才能提高收成。
第六步:过10几天浇一次水,等到8月底就可以收获了。
小麦的种植方法,详细的步骤和过程。
一、播种
1、播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
2、播法可采用7.5cm,15cm单条或30cm双条机械播种。
3、播深播种镇压后3cm覆土即可。
4、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势和茬口而定。一般优质麦公顷保苗500万株~600万株。
5、播量按每公顷保苗株数、千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保苗率(90%—95%)计算播量。
6、播种质量播种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
二、施肥
1、有机肥生产用肥料,应以本有机生产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适当购进外部肥源。如使用经1个月~6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堆肥,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必须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如每公顷施用优质农肥30t,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秋施肥。秋肥可选择碧卡颗粒水溶肥。
2、商品化有机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食品认证部门认可和颁发证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根据小麦生长和需肥情况补充。
3、种肥分箱播下,切勿种肥混拌。
三、田间管理
1、压青苗小麦三叶期压青苗。用“V”型镇压器或石滚子压1次~2次。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地硬、地湿、苗弱忌压。
2、松土除草
(1)松土宽行距播种地块,在分蘖期人工除草一次,活土通气,促进小麦根系发育。
(2)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中耕机械除草方法。
(3)生育期灌水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做到一次灌足,如遇春旱,除灌足底墒水外,可于小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
(4)病虫害防治从整体生态系统考虑,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有针对性针对性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
四、收获
1、收获时期蜡熟中末期进行收割。
2、收获要求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谷。机械收获不应造成二次污染。
3、贮藏脱谷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单品种收割、拉运、码垛(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脱谷、贮藏和交售。
小麦种植方法
冬小麦秋季播种,第二年夏天成熟,全生长期一般在190~210天。
从种子萌发到产生种子,小麦一生要经历发芽、出苗、分蘖、越冬、返青、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等生长发育过程。
开春后,麦苗开始恢复生长,进入返青期。随着气温的升高,麦苗生长速度加快,茎节间自下而上逐渐伸长,称为拔节。此时用手触摸近地麦秆时,能感觉到有明显突起的节。拔节后,分化中的麦穗随节间伸长逐渐向上生长,当幼穗长到最上面一片叶(剑叶)的叶鞘中,叶鞘逐渐膨大呈纺锤形,称为孕穗。
当小麦秆的最后一个节间伸长,麦穗顶部由剑叶叶鞘中伸出,即为抽穗。小麦的抽穗期一般在4月上旬到5旬上旬。抽穗后2~6天后开花。开花受精后小麦进入灌浆成熟阶段。
一、小麦模式化栽培技术要点
目前,河南省已大面积推广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现就亩产400—500千克的模式化栽培技术简述如下:
1、群体与产量结构:群体结构:基本苗在正常播期内每亩10—12万;晚播麦每亩25万左右;越冬前总茎数每亩80—90万;最大叶面积系数应为7-9。产量结构:成穗数要求每亩45—50万;每穗粒数30粒左右;干粒重40克左右。
2、栽培要点
(1)肥力基础:要求麦田有机质含量为1%一1.5%;亩施有机肥4000—5000千克,标准氮肥40—50千克,标准磷肥25—50千克,钾肥(硫酸钾)7.5一10千克。并应做好配方施肥。
(2)播期与播量:适时麦(10月5日前后),基本苗为每亩8—12万,并要求严格按计划苗数、千粒重、发芽率计算播种量。晚播麦(10月下旬),基本苗每亩25万左右。
(3)肥水管理:一般要求灌水3—5次(底墒水,冬水,拔节一孕穗水,灌浆水等)。
(4)及时除治病虫害:特别要注意除蚜及白粉病的防治。
(5)适时收获:要求在蜡熟末期,若面积大,也可提前到蜡熟中期收割,
播种技术要点:1.深度适宜,一般4~5厘米。冬播气候寒冷、旱地、墒情不足、土质松软的稍深;春播,粘土地、土壤湿的稍浅。 2.深浅一致,调好播种机械耧腿和弹簧,力求各行深浅一致,均匀度良好。 3.下种均匀,提高摇耧技术,调整好播种机排种输,保持开沟器不受堵,以免漏播。 4.播后镇压,北方麦区播种前后镇压的目的是沉实土壤,便于种子与土壤密接,利于幼苗吸收养分,同时还有保墒防寒防风的作用。 5.播后带耙,北方水地麦区,播种较浅,播后一般要带耙细平,不留垄沟。北方旱塬丘陵地区,为了播后增加土壤受光面积以促早发苗及接纳秋季雨水,多采用播后不耙留耧沟,入冬耙耱保麦根的办法。 6.防止烂耕烂种,南方麦区在前茬水稻收获前,于稻田四周开好围沟,排除地表水,降低潜层水。水稻收获后,抢晴天机耕,或人工薄片深翻,以利爽干。一般我国每年3~4月份播种春小麦,8~11月份播种冬小麦。但是不同地区有其适宜的播种时期,它受当地适宜种植的品种特性所决定,超出适宜的播种期,就会影响生长和环境的统一,导致产量下降。
一、播种1、播期在保证播种质量前提下,适期早播。2、播法可采用7.5cm,15cm单条或30cm双条机械播种。3、播深播种镇压后3cm覆土即可。4、密度播种密度应根据品种、地势和茬口而定。一般优质麦公顷保苗500万株~600万株。5、播量按每公顷保苗株数、千粒重、发芽率、清洁率和田间保苗率(90%—95%)计算播量。6、播种质量播种要做到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覆土严密,播后及时镇压。二、施肥1、有机肥生产用肥料,应以本有机生产系统内资源循环利用为主,适当购进外部肥源。如使用经1个月~6个月充分腐熟的有机堆肥,人粪尿和畜禽粪便必须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如每公顷施用优质农肥30t,结合翻地或耙地一次施入,有条件的可秋施肥。2、商品化有机肥、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在使用前必须明确已经得到有机食品认证部门认可和颁发证书。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根据小麦生长和需肥情况补充。3、种肥分箱播下,切勿种肥混拌。三、田间管理1、压青苗小麦三叶期压青苗。用“V”型镇压器或石滚子压1次~2次。采用顺垄压法,禁止高速作业。地硬、地湿、苗弱忌压。2、松土除草(1)松土宽行距播种地块,在分蘖期人工除草一次,活土通气,促进小麦根系发育。(2)除草采用人工除草和中耕机械除草方法。(3)生育期灌水有灌水条件的地块,做到一次灌足,如遇春旱,除灌足底墒水外,可于小麦三叶期至分蘖期灌水。(4)病虫害防治从整体生态系统考虑,运用综合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孳生和有利于各种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做好病虫害预测预报,有针对性针对性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以物理和人工防治为主。四、收获1、收获时期蜡熟中末期进行收割。2、收获要求收割后,捆好、码好,及时拉运,脱谷。机械收获不应造成二次污染。3、贮藏脱谷后及时晾晒、精选,做到单品种收割、拉运、码垛(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脱谷、贮藏和交售。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