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很难说。一要看哪类的药,二要看用量大小。
首先,剧毒药见效快。砒霜、巴豆、狼毒什么的,吃了几乎马上就有反应。吃多了一两天死人也稀松平常。
食物也是中药,比如饿了吃一碗米饭,立马就饱了; 渴得难受,口鼻冒烟,喝一杯水,马上就很舒服。你看别以为水不是中药啊,《本草纲目》用了很大篇幅讲各种水的药用呢。
泻药起效也快。大黄芒硝吃了不出一天就会拉肚子。
发汗药也很快。热热的姜汤喝下去,汗一下就出来了。
咦,不是常听人说中药起效慢吗?怎么这些例子都满快的呢?其实吃药引起一些生理反应可以很快,可是要靠中药治好病那就慢了。感冒了,喝姜汤发汗,只能暂缓表症,却杀不死感冒病毒,等过一两周感冒自己会好,这时你以为中药慢慢起了效,其实是你自己好的。喝姜汤、麻黄桂枝汤、吃泰诺(西药)都治不了感冒。
至于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慢性病,更加没有办法,一天天拖下去当然慢了。期间偶有好转就算有效了。时间再长人们的注意力也渐渐淡了,不太在意它是否有效了。
古人云: 药到病除。药当然是起效快的好,慢明显是缺点。只是到了现代,中药方方面面都输给现代药物,没办法才编出起效慢的说辞,而且还大言不惭地当成卖点,也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中药的成分相对比较安全,副作用比较小,对肠胃的刺激性比较小,很多人对中药的接受度很高。但又觉得中药的药性比较慢,觉得疗程有点长,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中药的起效时间需要多久?所谓起效时间,是指从服药开始到药物发挥疗效所需的时间。中药吃多久有效,不能一概而论,具体的时间不能确定。每个人的病情不同,体质也不一样,有的疗效可能快,有的疗效可能慢,都是因人而异的。
1、取决于疾病的性质
比如新发的疾病,急性期,一般服药后3-5天即可见效,一般不会超过2周。如果是慢性疾病,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炎以及风湿性关节炎等,可能见效会慢一点,一般在2周到1个月之间。
2、每个人的体质不同
不同的疾病,服用的药方和剂量也是不同的,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对药物的吸收能力也不相同,所以,一般中药的起效时间是不能明确的,病情严重的起效时间长,病情温和一点的,一般见效快一点。
中医注重辨证施治,根据效果,然后逐渐改变处方。超过一定时间还没见效的,需要咨询医生,是否需要更换药方。
服用中药重要的不是吃多久,而是要看是否对症下药。 有的药吃一副就好了,也有的要坚持吃。一般来说,中药需要服用三个疗程,一个疗程7天,如果病情严重就需要继续坚持。
另外,中药调理与治疗的时间不一样,可能会比较长。服用中药,不宜使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忌口,有助于药效的发挥。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