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状茎繁殖:早春,根状茎上的分蘖芽开始萌发,这时选取优良的根状茎进行繁殖。优良根状茎的标准为:茎色深黄至褐色,茎藥较厚,其上着生的地上茎粗壮坚实,呈黄白色,根状茎长30~50厘米,具有5节以上,每节均有明显的侧芽,并有很多分叉,以鹿角或佛手状为好。按照上述标准选定后,截取长30~50厘米,带有分叉的枝段,按行株距各约1米,逐--放入犁好的洲滩上,上部留出7厘米左右,这样出苗快,出土芦苗多。芽苗出土前后,土面要经常保持湿润或浅水。
压青:霉雨季节,植株旺盛生长阶段,用镰刀自地面割下健壮的芦秆,削去嫩梢30厘米左右,卧放泥土上,每隔2~ 3节压土固定,经常保持地面湿润或浅水,各节侧芽即可萌发生长。此法操作简便,成活快,适合大面积繁殖。
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
1、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二、选择优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西农431、烟薯27、苏薯8号、豫薯7号等短蔓高产品种。
2、栽秧时间: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场晚霜,为躲过霜害,栽秧时间在5月1日以后为宜。
3、密度: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肥地、长蔓品种亩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种亩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三、田间管理
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旺也可适量喷施。我地栽培红薯的农户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但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应改翻蔓为提蔓。因时提蔓,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4、后期管理:我地在8月份以后,雨水较少,常发生干旱,影响薯块膨大。浇水可防止茎叶早衰、促使薯块膨大。对于叶色过黄、茎叶早衰的地块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作为催薯肥,对增产有一定的效果。此期是薯块膨大期,喷施红薯膨大素,能增加根对肥料的吸收、缩短间节长度、增加叶片厚度及绿素含量、诱导营养物质向薯块转移、加速薯块膨大。亩喷施2次,间隔15天,可增产10%以上
1、选地整地
香菜是一个比较挑地方的蔬菜,它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有点严格,在选择土地是要注意挑选含有有机质的地块,同时土壤要比较肥沃并且保湿、保肥能力不错,最好是排水排灌系统良好的平地。在整地的时候尽量深翻深耕,把并且施组基肥,基肥一般是农家肥。
2、播种育苗
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首先要将香菜种子外面的那层果皮搓掉,然后放入水中浸泡一天的时间,然后捞出后用湿棉布包好,最后放在适宜种子发芽的环境中进行催芽,大概七到十天之后基本上芽就出齐了。在芽出齐之后就可以进行播种啦,播种的时候要注意先将土地浇湿,然后将发号芽的种子一排一排的散播好,用细土将种子掩盖,最后在盖上一层薄膜,等到长出三到四片叶子的时候就将薄膜揭开透气。
3、田间管理
在播种浇水之后会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许要进行浇水,一般要等到定植之后再浇第一次水,这次浇水之后一般要隔上七到十天才交一次水,香菜生长的前期一般不需要怎么浇水,中期的话就要保证土壤的湿润,一般是舞蹈七天浇一次,后期就十多天交一次就好了。在香菜的生长期一般来说基肥施足的话就不需要追肥了,如果发现土壤中的养分不足一般就是追施一点尿素或者磷肥。
4、疾病预防
香菜一般没什么病害,但是害虫相对而言会多一点,所以要做好害虫预防措施。一般我们会使用甲维盐和菜系悬浮剂进行预防,每隔五到七天进行一次喷洒。
1、种植地选择:种植龙眼应选择在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土层深厚(以红壤、沙质或粘土为佳,pH值5-6,有机质含量2%以上),无冻害、风害,坡度在15度以下的山地为宜,最好是附近有可供利用的充足水源。
2、定植穴准备:为龙眼创造深厚的生根土层-挖大植穴,压肥改土,新植龙眼要开挖1米*1米*0.8米的大植穴,并放入绿肥10公斤、有机肥泥30公斤、生石灰0.5公斤,上层放腐熟禽畜粪肥10-15公斤,回填一定量的表土,经2-3月的沤制熟化后才可以种植,使植穴肥沃、深厚,有机质丰富、透气性好,为龙眼的生长打好基础。
3、设置排灌沟:在龙眼定标穴主、干道两侧开挖深宽各50-60厘米的纵向水沟,中间连通各级梯田的背沟和横排沟,为减少雨水的冲刷,纵水沟要修成竹节状或使沟底生长杂草。每15-20亩设置3米*5米*1.5米的蓄水池、肥水池各1个,以利于灌溉、施药和肥水的沤制。
4、定植方法:可以根据龙眼品种特性进行定植,一般每亩定植15-30株龙眼,切勿盲目追求矮化密植。定植时间在气温回升的清明节前后或春梢萌发前种植。定植深度与苗期相关,圈枝苗覆土深度较原来土球高5厘米左右,切忌过深和大力踩踏造成断根,植后每株浇定根水10-15公斤
1、催芽:地瓜种子坚硬,干籽播种发芽慢而不整齐,生产上多采用催芽播种。催芽前应精选种子,选老熟、饱满而新鲜的作种。催芽时先浸种10~12小时,吸水膨胀后放在25~28℃的温箱中催芽,每天取出漂洗1次,经4~5天选已萌芽的种子播种,分2~3次播完。
2、播种:地瓜一般用直播,播种方式可分为爬地种植及支架种植两种。爬地种植一般行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播种子l~2粒,每亩可种3000株,用种量为2千克左右。支架种植采用深沟高畦,畦高20~25厘米,沟宽50厘米,畦面90厘米,每畦栽2行,行间距50厘米,株距33厘米,每穴放种子3~4粒,每亩用种量为2.5~3.0千克,播后盖土2~3厘米,播后15天即可出苗。
3、间苗补苗:地瓜播种后15天幼苗出土,第一对基生叶出现后进行间苗、补苗,每穴留苗1~2株,最后定苗1株。补苗要及时,应选择阴天将幼苗带土团移栽。
4、中耕除草:地瓜在苗高7厘米至侧藤铺地之前抓紧中耕除草,中耕宜浅,切忌伤根,中耕时可培土4~7厘米,以免肉质根暴露土外,色泽变绿,品质变劣,但也切忌培土过深,块根易呈长形。
5、水肥管理:地瓜苗期要及时松土和追肥,每松一次土,浇一次人粪尿,促其早发,到6月上中旬块根膨大时重施一次追沃叶氨基酸水溶肥。如遇天旱,要注意浇水。若遇大雨应及时排水,若出现田中渍水,容易导致地瓜皮色呈褐色或块根腐烂,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6、打花摘心:地瓜在5~6节开始抽花序,其后随着蔓的伸长,几乎每节生花序,如任其开花,则结荚累累徒费养分,根部不易肥大。故除欲留种子者而外,一见花序发生,应立即剪去,保留其叶片,以进行光合作用,大至分2~3次进行。在主蔓18~24叶时摘心,摘心后,蔓停止生长。
7、整枝搭架:当地瓜苗长至30厘米高时,每穴插小山竹或棉秆1根,搭成人字架,将相邻的地瓜苗扎在一起让藤爬上架。
8、采收留种:一般地瓜播种后经5~6月后可收获肉质根,长江流域早、中热品种在9月收获,中晚熟品种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获。生食块根应早收,块根脆嫩、汁多、味甜,但不耐贮藏。中晚熟品种凉薯皮薄、不耐霜冻,应在霜冻前收获。一般亩产可达3000千克以上。
山地油辣椒适宜播种期应根据辣椒的品种特征、海拔高度和上市期综合分析确定:山地油辣椒采收期主要在8-9月,高山地区9月下旬后气温下降快,会出现15℃以下低温,影响辣椒开花结果与果实发育。
一般辣椒山地油栽培适宜播种期为4月上旬。在此播种期内,海拔高的地区要早播,海拔低的地区可适当晚播。海拔800-1200米在4月中旬播种,海拔1200-1400米在4月上旬播种,生产红椒不得迟于5月下旬。
答:山地瓜,又名野红薯、白蔹。以野生为主,人工栽培较少。种植方法:可用分根、或扦插繁殖。分根繁殖,在春季植株未萌芽前,将植株挖出,每株分出带芽的根3~4个,开穴栽种,每穴栽1个带芽的根,覆土,将周围压实浇水,约20天左右出苗。
扦插繁殖,需在7月进行,截取枝条,每段插穗上留3~4个节,斜插于土中2~3cm,保持土壤湿润。苗高30cm左右时,应搭架缚蔓以利于攀援生长。每年应剪去枯枝和徒长枝,每株留4~5枝即可。
玫瑰老桩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栽种。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作为基质,不要用粘性土壤,不然对其生长不利。栽种前根部要浸泡在生根水中,更有利于发根。在盆底垫上碎瓦片,然后用沙子和盆土填充底部。将植株直立放入后,填好土并压实。之后要及时地浇水施肥,让它有充足的营养生根发芽。
一、种植时间
玫瑰老桩的成活率不高,想要保证它健康生长,首先就要注意栽种的时间。一般在春季或秋季温度适宜时栽种,夏季栽种成活率较低。
二、盆土配制
玫瑰老桩对于土壤的适应能力比较强,但疏松肥沃的土质对它的生长更有帮助。可以用排水透气性能好的沙壤土,土壤太黏会导致生长不良,影响开花。
三、进行栽种
选择大小合适的花盆,让玫瑰老桩的根须有生长的余地。在盆底垫上碎瓦片,然后用沙子和盆土填充底部。将植株的根部泡在生根水或多菌灵溶液中,取出晾干后直立放入盆中。用盆土填满后压实,浇透水等待其发芽即可。
四、后续养护
玫瑰老桩不同于新苗,它很容易适应环境,缓苗期不长。因此要及时的补水施肥,在土壤表层干燥后即可浇水,施肥可以适量多一点,选择腐熟的有机肥。在新芽长出前不宜见光,应放到半阴处。等到长出新芽,就可以放到阳光下养护了。
嵩山地区属北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可以种植白芍、白术、丹参、桔梗、板蓝根、紫苑、夏枯球、皂刺等药材;具体要种植什么,还是需要看看你那边的土质环境,结合市场前景选择最适宜的药材。
嵩山植被覆盖率达65%,嵩山共有维管植物147科、643属、1540种。其中蕨类植物21科、36属、70种;裸子植物5科、9属、10种;被子植物121科、598属、1460种。木本植物有338种,其中乔木141种,它们是组成山区森林植被的建群种和优势种,也是药材植物的主要资源。分布数量较多、蓄积量较大的主要有栓皮栎、麻栎、化香等47种。野生果树有89种。其中,野山楂、湖北山楂、板栗、河南海棠、欧李、伞花胡颓子、小果蔷薇分布广泛。观赏植物有316种。嵩山药用植物有1046种。
种植方法:适合的生长温度是0摄氏度到25摄氏度之间,但是它在16~23摄氏度之间的生长状态会达到最好。养殖的土壤,我们一般选择的是肥沃疏松透气并且排水性良好的土质了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