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氮比是没办法检测的,只能计算。
一公斤虾饲料40%蛋白,氮含量=1kg*40%*16%=64g,如果算80%虾饲料被摄食,那么还剩下12.8g有机氮;
糖蜜含水量50%,含糖量50%,1kg糖蜜的碳含量=1kg*50%*0.4=200g,全部溶解于水中。
一公斤饲料加一公斤糖蜜的碳氮比就是 200:12.8=15.6:1。
碳氮比是没办法检测的,只能计算。一公斤虾饲料40%蛋白,氮含量=1kg*40%*16%=64g,如果算80%虾饲料被摄食,那么还剩下12.8g有机氮;糖蜜含水量50%,含糖量50%,1kg糖蜜的碳含量=1kg*50%*0.4=200g,全部溶解于水中。一公斤饲料加一公斤糖蜜的碳氮比就是 200:12.8=15.6:1。
碳氮比是没办法检测的,只能计算。一公斤虾饲料40%蛋白,氮含量=1kg*40%*16%=64g,如果算80%虾饲料被摄食,那么还剩下12.8g有机氮;糖蜜含水量50%,含糖量50%,1kg糖蜜的碳含量=1kg*50%*0.4=200g,全部溶解于水中。一公斤饲料加一公斤糖蜜的碳氮比就是 200:12.8=15.6:1。
一般来说,我们水产养殖中的碳氮比,常规一般平均在6-10比1左右,其中工厂化的碳氮比是最低的一般只有6-7比1,土塘因为有底泥缓冲,所以土塘中的碳氮比略高一些,有8-10比1; 实际上,比较适合微生物生长的最佳碳氮比并不是15比1,而是25-35比1,即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碳氮比显然要更高得多,但我的意思是,在我们水产养殖中,没有必要加这么多的碳源(成本也极高),因为我们的池塘还有藻相这个东西,要兼顾到藻相的感受呵,完全适合微生物生长的碳氮比,则微生物是繁殖得愉快了,但产生的后果是池塘PH急剧下降,无法控制,藻相全军覆没,即无谓的不断的提高碳氮比,是一种只顾菌相,不顾藻相的做法,我们要兼顾藻相哦,而藻相是不需要有机碳源的,藻相只需要无机的碳如二**碳或碳酸根就可以作为藻相的碳源了,且藻相喜欢的PH值比较高一些;藻相也可以制造有机碳源,即光合作用同化二**碳,变成藻细胞中的碳水化合物,这也是一种有机碳源的来源 ;所以,最终来看,水产养殖池塘中的最适碳氮比应该是15比1的好;
碳氮比是没办法检测的,只能计算。一公斤虾饲料40%蛋白,氮含量=1kg*40%*16%=64g,如果算80%虾饲料被摄食,那么还剩下12.8g有机氮;糖蜜含水量50%,含糖量50%,1kg糖蜜的碳含量=1kg*50%*0.4=200g,全部溶解于水中。一公斤饲料加一公斤糖蜜的碳氮比就是 200:12.8=15.6:1。
元素分析仪可以同时测总氮,总碳,快捷方便;但如果实验室没有的话,去外面测,费用较高;可以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总碳,总氮可以用浓硫酸双氧水消煮,然后上定氮仪或者流动分析仪;这两种方法虽然没有元素分析仪快捷方便,但是也不是很麻烦。
熏蒸提取法本方法采用氯仿熏蒸—提取测定土壤微生物量碳、氮,适用范围广,既适用于中性和微碱性土壤,也适用于强酸性土壤,并且适用于滞水土壤(如水稻土)和新施有机肥土壤。土样经氯仿熏蒸和未熏蒸两种不同处理后,用K2SO4溶液浸提,提取液一部分用K2CrO7**法测定微生物量碳,另一部分用浓H2SO4消煮、碱化蒸馏法测定微生物量氮。
碳氮比计算公式碳氮比计算公式是碳氮比=C/N。碳氮比是指有机物中碳的总含量与氮的总含量的比值。一般用“C/N”表示。适当的碳氮比例,有助于微生物发酵分解。炭素是堆肥微生物的基本能量来源,也是微生物细胞构成的基本原材料,堆肥微生物在分解含碳有机物的同时,利用部分氮元素来构建自身的细胞体,氮还是构成细胞中蛋白质、核酸、各种酶类的重要成分,一般情况下微生物每消耗25g有机碳,需要吸收1g氮素,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比较适宜的碳氮比为25左右,C/N过高,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氮元素受到限制,微生物繁殖速度低,有机物分解速度慢,发酵时间长,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