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治对象不同:氟吡菌胺主要用于防治卵菌纲类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猝倒病、晚疫病等病害;菌酰胺主要用于防治半知菌亚门真菌性病害:如叶霉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早疫病、蔓枯病、靶斑病等病害,同时对根结线虫病也有很好的防效。
(2)作用机理不同:氟吡菌胺主要作用于害虫体内的类血影蛋白,影响细胞有丝分裂,病菌无法进行分裂,达到杀菌目的;菌酰胺是一种琥酸脱氢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病菌体内的能量物质“线粒体”中的呼吸链的复合体,病菌失去能量,最终死亡,达到杀灭病菌的目的。
(3)渗透性不同:氟此菌胺具有很好的渗透性,药剂能从叶片上表面向下渗透,从叶基向叶尖方向传导,对幼芽处理后能够保护叶片不受病原菌侵;菌酰胺浚透性不好。
氟唑菌酰胺是巴斯夫最好杀菌剂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商品名Xemium)是巴斯夫公司于2012年上市的SDHI类杀菌剂,兼具预防和治疗作用,具有非常优异的内吸传导活性。
区别:氟唑菌酰羟胺在植物体内移动较同类杀菌剂速度明显偏慢,但是也正是因为慢,所以它的保护效果更好,持效期更长!一季用两次,基本上作物很少生病!尽量不要单用,单用一两年就会出现明显抗药性,可以搭配三唑类杀菌比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防治叶斑病;搭配咯菌腈防治灰霉病;搭配醚菌酯防治白粉病。而吡唑醚菌酯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还有良好的渗透和内吸作用,全方位保护果蔬,让病菌无处可逃,另外杀菌、促进作物生长两不误。还可以茎叶喷雾、水面施药、处理种子等方式使用,不受限制。
苯甲-氟酰胺是苯醚甲环唑和氟唑菌酰胺的混配杀菌剂。氟唑菌酰腰羧酰胺类杀菌剂,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为甾醇脱甲基抑制剂,两者都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治对象:黄瓜白粉病、靶斑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灰叶斑病,西瓜叶枯病,菜豆锈病,辣椒白粉病。亩用12%悬浮剂40~60毫升兑水45公斤。
锐收果香是巴斯夫专利有效成分---氯氟醚菌唑和巴斯夫经典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混配而成的杀菌剂产品,于2020年在中国上市。锐收果香杀菌谱广,对番茄、黄瓜、西瓜、马铃薯、葡萄、香蕉、芒果、柑橘和苹果等果蔬病害具有较高活性,且施用窗口灵活,适期较长,持效期较长。规范使用时对作物安全,能够提高作物抗逆性和长势。
锐收果香为作物的病害防治提供增效防护,促进植株健康壮硕,助力农户轻松管理,降低病害风险,提升果蔬品质,为农户带去更高收益。
健达是巴斯夫专利有效成分---氟唑菌酰胺和巴斯夫经典有效成分---吡唑醚菌酯混配而成的杀菌剂产品。氟唑菌酰胺为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具有内吸传导作用,兼具保护和治疗活性,可防治多种作物上的多种真菌性病害。吡唑醚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活性成分,能有效控制白粉病、炭疽病和灰霉病等真菌病害,吡唑醚菌酯作用速度快,施药几分钟即可穿透到叶片中,有效成分在叶肉组织内扩散,并在叶片上形成沉降药膜,与蜡质层紧密粘连,能有效控制叶片中的病原孢子,兼具预防作用,持效期长。本产品持效期长,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
氟唑磺隆是磺酰脲类内吸型高效小麦田除草剂,对野燕麦、雀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和多种双子叶杂草有明显防效。
避免与作用机理不同的药物混合使用
氟唑菌酰胺是由BASF公司开发的新的活性成分(有效成分),用来防治广谱真菌病害。氟唑菌酰胺属于羧酰胺类化学品,其作用方式是对线粒体呼吸链的复合物II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起抑制作用,从而抑制靶标真菌的种孢子萌发,芽管和菌丝体生长。氟唑菌酰胺是甲酰胺类杀菌剂,是巴斯夫公司两个新型核心产品Xzemplar(单剂)和Lexicon Intrinsic(混剂,另一个有效成分是吡唑醚菌酯)的活性成分。
氟唑磺隆的特点:适用于春小麦田和冬小麦苗后茎叶喷雾,可被杂草的根和茎叶吸收,对春、冬小麦的安全性较好,又具备一定的土壤封闭作用,持效期长。氟唑磺隆防治草谱:氟唑磺隆对雀麦、菵草的活性非常高,其次是日本看麦娘、看麦娘、野燕麦,以及部分阔叶杂草活性也在80%左右,但对硬草、蜡烛草、节节麦等的效果不理想。对荠菜、春蓼、白荠等十字花科杂草和蓼科杂草有明显防效。
氟唑菌酰羟胺的读音就是fúzuòjūnxiānqiāng ān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