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野菜可以人工种植?种植的野菜每亩效益如何?
各个地方的野菜种类不同。野菜人工种植后就不是野菜了。凡是已经食用的野菜都可以人工种植,只要有人食用,有销售量,就会有人种植。
野菜是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没有经过人工栽培的蔬菜。野菜营养丰富,有特殊的风味,没有使用农药和化肥,近年来被消费者誉为“天然食品”、“健康食品”。其实,在耕地里生长的野菜仍然被除草剂、农药、化肥污染,而纯粹没有被除草剂、化肥和农药污染的野菜是山上生产的,如野生百合、香椿、薇菜、刺嫩芽(刺老包)、山苍子、黄花菜、蕨菜等。
野菜蔬菜随着消费量的增加,真正野生的供不应求,基本上都是人工种植的,如蒲公英、马齿苋、前胡、荠菜、鱼腥草、百合、黄花菜、荞菜、车前草、薄荷、椿菜等。没有人工栽培的野生数量比较多的野菜如清明菜 、马兰、灰苋菜、野生水芹菜等多个品种仍然是 野外自然生长。
种植野生蔬菜的效益是比较好的,如鱼腥草,亩产量可以达到2000公斤以上,一般超市价格每公斤在16元以上。薄荷产量也高,新鲜嫩叶500公斤以上,市场价格每公斤20元。蒲公英、马齿苋、前胡等产量更高,荞菜从播种到采收不超过15天,生长周期非常短,利润非常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
说到可以人工种植的野菜,陌上花首先想到的就是香椿。陌上花特别喜欢吃香椿,从它一上市就开始吃,这两天香椿芽大出,更是几乎餐餐都有香椿炒鸡蛋,不过,谷雨过后,香椿芽老的越来越快,很快就要下市了。
在我国,从汉代开始,就有食香椿芽的习惯。它富含各种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有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的作用。还可用于食疗,可用以壮阳固精,补肾育发,助孕助育,润滑肌肤等等。所以,在民间,香椿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市场前景非常看好。
想要人工种植香椿,先得要了解香椿生长的环境要求。香椿普遍种植于我国长江南北地区,性喜温,最宜温度是在平均气温8—10℃之间,土壤以酸碱度为pH5.5—8.0的湿润肥沃的砂壤土为佳。
所以想要种植香椿之前,先要分析一下当地的地理环境是否适宜种植。至目前为止,像河北、山东、河南是栽种香椿最多的几个地区。
至于每亩效益,各地有各地的行情。就拿陌上花所处的地方来说:三月上旬春椿刚上市时,价格一度冲上200元/斤,价格之高令人咋舌。即使这么高的价格,购买头茬香椿嫩芽尝鲜的也是大有人在。头茬过后,香椿芽价格有所回落,但也保持在每斤百元上下。到三月底四月初,价格才下降至每斤三四十元。
二月底至三月初价格之所以奇高,是因为此时上市的基本是大棚香椿,数量有限,又因是头茬椿芽,不仅肥嫩,且香味特别浓郁,属上品。
之后,二茬三茬的价格就有所回落。等到谷雨前后普通种植的香椿芽大量上市,价格就日趋正常了。像目前,陌上花这儿的香椿价格就稳定在35元/斤上下。
所以在种植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大棚种植还是露天种植。大棚种植成本高,但可以避开香椿上市高峰期,提前上市,打个时间差,售价会高上很多。露天种植相比于大棚种植,在成本上肯定是少很多,但因为同期的香椿也都大量上市,就算不上是稀罕物了,在售价上也就比较常态了。
香椿通常只收一季,如若是新栽的,最多可收2次,产量也有限。两至三年后,每年可多收一次,产量也会增加不少。如果是大棚种植,通过温度控制,还可在冬季多收一季。
据陌上花和村里的香椿种植户闲聊得知,今年香椿的收购价最高时达到了每公斤一百一二十元。到后来降至正常价格,也在每公斤四五十元左右。
除了种植环境,种植技术,种植方式等考虑,香椿种植想要获得好效益,还要考虑销售问题。各地对于香椿的喜爱是有差异的,比如从区域上来说,据调查数据显示,香椿购买力最大的几个城市是北京、南京、上海、成都和西安,其中尤以北京购买力最强。而像东南沿海一带的福州、泉州、中山这些城市,香椿的消费量就大大减少了,可以说老百姓对它几乎不感兴趣。
另据统计,在购买方式上,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喜欢去菜市场、超市等地实地购买。而年轻人则喜欢在网上购买。
所以,如果想要种植香椿,还要考虑到当地老百姓的消费习惯,看是否有销售市场,可千万别到最后,香椿收获了,但却是有价无市。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