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最三农与您分享免费的知识。白芨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在农村以前很多,由于它不仅可以入药,开出的花还可以观赏,农村现在有很多人种植。它的种植方法比较简单,我们简单介绍下:
首先是要选好土地
最好是比较肥沃的沙土地,水分相对充足,温度事宜,排水便利。要把土地深耕20cm,施好底肥。
其次是种苗的培植
9-10月份,选择新鲜的芽眼比较多的白芨块茎,分成小块,沾上草木灰后栽种到整好土地中。芽朝上,盖上土后浇水,到第二年三四月份出苗。
第三是及时除草
种植白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除掉杂草,尤其是五六月份,白芨长得很快,杂草也比较多,要及时锄草。
第四是及时追肥
白芨的生长需要大量肥力,要每个月施一次钾肥或农家肥。
第五是要及时浇水和排涝。白芨要保证充足的水分,7-9月期间,要每天一早一晚浇两次水。
最后是采收期
白芨的生长周期一般是2-3年,成熟后,在9-10月份它的地上部分会枯萎,这个时候就可以挖出地下的块茎,进行加工了。
由于这些年人们的保健意识增强,对白芨的需求量很大,所以它的供求一直不平衡,价格一路走高,再加上国家的中草药种植的扶持和推广,很有前景,是农村一条可行的致富之路。
白及的药用价值这些就不说了,因为作为种植户来说这些不关心,关心的只是走势,能不能赚钱了。
我是前年开始种植白及的,种的三叉白及,现在规模不大,几亩地,主要是投资太大,不敢种太多了。
说实话对于这行前景真的是不怎么看好的,主要是现在进入这行太晚了,如果在10年之前进入这行肯定赚大钱了,我们村一对老两口,种了一亩多白及,去年一下子卖了几十万。
但是现在做这行确实有点晚了,价格上涨肯定是不太可能了,前两年我们这里收购价到七八十一斤鲜货。然后到今年人工种植的竟然不收了,只收野生的还有独果白及(就是一个果子没有分叉)。
为什么现在进入这行不行了呢,首先就是这个本来就是炒种吵起来的,一棵苗就要一两块,大的三四块五六块。一亩田就要好几万,现在想大规模种植一般农村人肯定吃不消了。
然后就是种植的太多了,现在关注药材这一行的都知道,很多地方都已经大规模种植了,市场需求就那么大,这些药材也不是平常比较普通的,需求量有限。其实不管干什么都一样,种植的人多了价格肯定要降下去的。
而且我前年种植的时候就去过还很多白及基地了,你去不熟悉的地方请教别人,肯定都是说前景好,因为他想卖苗。问一些附近的药材种植户的话没有一个人看好这行了。
主要是价格差不多到顶了,上不了,生长又缓慢,投资进去好几年见不到收益。如果你是种植块茎还可以,一两年就可以把老的卖了,留下新芽,如果是买的种苗,几块钱一颗,四五年见不到收益,我想每个人心里都会开始没底了。
种植药材本来就是一个高风险的活,价格不稳定。种植白及还不如种植重楼,不过重楼生长更慢,而且技术要求高,但是前景肯定比白及要好。
我在大山里出生,在大山里长大,一直在大山里生活。让我来回答:农村的山坡上有哪些名贵药材?你上山采过哪些草药?
1,八角莲,为小檗科,鬼臼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2,黄花倒水莲,为远志科、远志属植物。
3,七叶一枝花,为百合科、重楼属植物。
4,朝天罐,为野牡丹科金锦香属植物
5,五加,为五加科、五加属植物。
6,黄精,为百合科、黄精属植物。
7,金线兰,为兰科、开唇兰属植物。
8,十大功劳,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
9,蛇足石杉,为石杉科石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10,白花地棉根,白花地棉根为客家人的叫法,中文名字不详。
11,穿破石,为桑科植物小柘树或柘树。
12,马蹄荷为金缕梅科,马蹄荷属乔木。
13,尾花细辛,为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
14,榧树,为红豆杉科榧树属下的一个种,别名香榧。
15,羊耳菊,为菊科旋覆花属植物。
16,木竹子,为藤黄科,藤黄属乔木。
17,夏枯草,为唇形科夏枯草属植物。
18,山香圆,为省沽油科山香圆属植物。
19,山姜。姜科山姜属植物。
20,隔山香,为伞形科当归属植物。
注意﹕以上有一部分植物被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录》,请注意保护。
要说中草药在我国的农村,或山地分部还是很广的,而且相同的草药生长在不同省份,它们的药理性质还不一样,在使用上都有讲究,有南北之分。它们有的是地域性分部的,也有的全国到处都有生长的,总之生长分部的还是十分的广泛的。
在我们的家乡中草药也很丰富,普通的如:大蓟、小蓟、防疯、黄精、鱼腥草,还有半夏、重楼、红茅草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常见的,在农村没有人挖采。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中草药都是人工种植的,高产价稳,很少有人满山的挖采了。
在我们这里名贵的草药有猫儿爪是最名贵的,春天时开的是小不点的黄花,在野地里成遍的生长,:细小的径叶下边,长在土中只有比麦粒大一点的小根籽,有三丶五个籽实,采挖的人最多一天只能采2斤左右,现在也很少有人采它了。
但是有两种草药是我们这地方的特色,是人们农闲时采挖挣钱的上等药品,一种是葛根,另一种就是何首乌,这两种产品在我们这里的山林是最多的。它们的藤蔓在山林中到处延生,直至高高的树顶,这两种产品是当地的特色野生产品。
葛根我见过最大的长有2米长,直径达到18公分,行状就和树根一样,但是木质较软,饱含淀粉,我清楚的记得这个葛根当年卖了400元钱,这是两个人花了一天时间挖回来的,应该说卖的价格不是太高。
最具价质名贵的当数何首乌了,在我们这里何首乌是草药中的珍贵品了,药用价质也高,挖的人也多,小的如鸡蛋大小,大的有1一2斤的,更大的就少了。在我们这里家家都会制着首乌片,一般是将挖好的首乌清洗干净,然后用刀切成薄片,放在蒸锅里蒸熟,经过日晒制干,就成为商品了。
我们正常的也喜欢葛根和何首乌这两种,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两种产品畅销,它对于三高人群有很好的保健作用。这几年采挖的人太多,精品也越来越少了。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