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手工业发展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阶段。
1、明朝初期 在农业发展到较高水平以后,单位粮食产量提高了,养活更多的人,部分农业人口脱离农业生产,进入城市,推动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的发展又促进城镇化。手工业技术上不断改进,
2、万历年间 比明初的时候提高了很多,先是织布行业,轧棉、弹花和纺车技术经过多次改造,由手摇改进到脚踏,纺车纺线由一根增加到3根,甚至4、5根,效率提高两倍以上,织出来的布料更加精美。 一个操作,在单位时间内产量提高两倍。织丝行业出现的提花机,花楼高达3米,两人同时操作,织出来的丝绸比原来更加精美。作为手工业基础的,冶铁技术虽然没有科学指导生产,但是靠经验摸索任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3、明朝后期 炼铁炉体积更大,炉内温度更高,炼出来的铁的质量更好,单位时间内的产量更高,火口材料用了耐火石,炼铁炉的寿命延长;进料装置改进,节省人工,节省体力,效率提高了,鼓风装置改进了,炉内氧气更足,提供热量的燃料也提高了品级,热能成倍数的增加,铁的产量也成倍的增加。
一、农业 (1)土地制度--租佃制普及全国,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2)农作物--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双季稻大面积扩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棉花广泛种植。
二、手工业 (1)明中期以后,官营手工业衰落,私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江南地区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以雇用劳动为标志),但发展缓慢; (2)金属冶炼原料--明朝流行用焦炭冶炼; (3)棉纺织业--松江在元明时期成为棉纺织中心,明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 4)制瓷业:明--斗彩和五彩瓷;清--粉彩和珐琅彩 。三、商业 (1)形成一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商业市镇 ; (2)货币--白银广泛流通 ; (3)农副产品大量投入市场 ; (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增强 ; (5)统治阶级实行重农抑商、闭关锁国政策。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