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意思应该是,封建社会阻碍了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封建社会过分强调农业的重要性,把大量劳动力捆绑在耕地上,因此,手工业需要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同时,由于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导致社会对手工业产品需求的不足。这两个基本原因导致了手工业向大工业的转变。 简单的说,就是大工业需要的是: 1、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2、足够大的市场; 城市的兴起,需要手工业的高度发达;没有商品交换就不会兴起城市。同样因为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限制了商品的交易,同时限制了商品的交易场所-城市的出现。
我是这样理解的:封建化缓慢,说明封建制度所对应的生产力就没有发展起来,那么就没有较多农业剩余,导致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不够,无法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也就无法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地部门。
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生产组织形式看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从土地制度看, 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土地制度3.从农业生产结构(经济构成)看,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4.从农耕技术的发展(农业生产模式或生产力)看, 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5.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并通过调整使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征:1.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产品不仅在国内销售,而且行销亚、非、欧,受到广泛赞誉。2.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3.部门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4.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6.手工业发展与农业紧密结合,并且受到农业的制约。7.官营手工业长期处于支配地位。8.统治者在政策上的一贯影响,导致手工业发展具有落后性,规模有限。中国古代商业特点:1.商业起源早,并且在不断的发展。2.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3.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4.商业发展始终处于封建政府的压抑和控制之下。5.市场交换不能动摇封建经济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条件。6.城市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明清到达高峰。7.对外贸易兴盛,明中期后衰落。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