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
我国常见的品种:沙田柚,广东椪柑,温州蜜橘,黄岩耳橘等。主要分布地区: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四川,湖北等。
柑橘常见病虫害
虫害 病害 柑橘红蜘蛛 柑橘黄龙病柑橘锈壁虱 柑橘溃疡病 柑橘介类害虫 柑橘疮痂病柑桔蚜虫 柑橘炭疽病 柑橘小实蝇 柑橘煤烟病柑橘潜叶蛾 柑橘树脂病白粉虱、黑刺粉虱 柑橘根结线虫病柑橘木虱
柑橘常见虫害
一、柑橘全爪螨 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又名柑橘红蜘蛛、柑橘红叶螨。属蛛形纲、蜱螨目、叶螨科。以成、若螨群集于枝梢和叶背面吸食汁液。受害叶片正面呈现苍白色小点,失去光泽,严重时全叶苍白,影响生长,造成落叶、落花、落果,枝梢枯死。 1.形态识别 雌成螨体长约0.3~0.4mm,卵圆形,紫红色,背面有瘤状突起,其上各生1根白色刚毛。雄成螨体较小,菱形,鲜红色,腹末略尖。幼螨淡红色,足3对。若螨与成螨相似,足4对。 2.发生特点 1年发生12~20代,世代重叠。以成螨和卵在枝条裂缝和叶背越冬。卵多散产于叶脉两侧。1年之中以春、秋两季危害严重。春季干旱少雨,柑橘全爪螨将大发生。
为害症状:为害幼嫩组织。成螨、若螨群集在幼嫩叶片、枝梢及果皮上吸取汁液,以危害叶片最为严重。被害叶片正面呈现许多粉绿色、后变成灰白色的小斑点,失去光泽,终至枯黄脱落。
发生规律:
1.影响因素:温度、光照、风雨、天敌、营养条件、越冬虫口基数旬均温达到12℃,虫口开始增;4月上旬升到16℃左右,虫口成倍增长;5月超过20℃虫口盛发;当温度超过30℃时虫口下降。2.6月以后,温度高湿度大,常有暴风雨;田间杂草和绿肥作物成长,各种捕食天敌大量出现;同时春梢叶片趋于老熟,营养水平下降。种群衰退,虫口迅速下降。以后随着温度的适宜,特别是遇上长期干旱,加上秋梢生长,营养条件丰富,虫口急增,为害严重。4-6月和9-11月为两个发生高峰期。春季当每百片叶成、若螨数超过100头,花后每百片叶成、若螨数超过600头时开始喷药防治。常用药剂:螺螨酯、炔螨特、达螨酮、苯丁锡、三唑锡(春芽期到谢花前勿用)、双甲脒、丁醚脲、达螨灵、丙溴磷、阿维菌素。
柑桔蚜虫
1.又称:蚁虫、密虫2.危害柑桔的蚜虫有多种,其中桔蚜、桔二叉蚜、锈线菊蚜、棉蚜、桃蚜等发生最为普遍,地域分布最为广泛。3.在抽梢期发生较多。蚜虫是柑桔新梢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叶上吮吸汁液,被害的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严重时嫩梢枯萎,引起幼果脱落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不但当年减产,还会影响翌年产量,蚜虫排泄的“蜜露”能诱发烟煤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桔蚜还是柑桔衰退病的传播媒介。
发生规律:
1.年发生代数10~20代不等2.越冬卵3月下旬至4月上旬孵化为无翅若蚜后即上新梢为害,若虫经4龄成熟后即开始胎生幼蚜继续繁殖。繁殖最适温度为24~27℃,气温过高或过低,雨水过多均不利其生存和繁殖。故春未夏初和秋季虫口密度高,为害重。一遇环境条件不适宜,食料缺乏或虫口密度过大即产生有翅蚜迁飞它处取食。秋末冬初便产生有性蚜交配后产卵越冬。
防治方法:
防治药剂:毒死蜱、吡虫啉、抗蚜威、灭扫利、阿维菌素、好年冬、噻嗪酮、马拉硫磷、乐果、敌敌畏等。
柑橘常见病害
1、柑橘黄龙病 初期的典型症状:浓绿的树冠中出现1~2条或多条的发黄枝梢,这种黄化的枝梢有两种症状类型:整张叶片均匀黄化, 叶片呈黄绿相间的斑驳状。 两种症状类型的共同特点是叶质硬化、无光泽,但在黄梢下部的老叶仍呈正常绿色。 黄龙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通过嫁接和柑桔木虱传播。
黄龙病在柑橘树上的表现
柑橘溃疡病
1.细菌性病害,几乎常年发生,有3个发生高峰期,5月、7月、9~10月。2.夏梢最易感病,秋梢次之,早秋梢晚春梢再次之,春梢和冬梢不易感病。在抽梢不一致、氮肥过多或管理粗放的果园发病严重,潜叶蛾的危害也导致柑橘溃疡病严重暴发和传染的主要原因。溃疡病枝梢症状
病斑木栓化、隆起及中部开裂程度比叶片更明显。病斑周围无黄色晕环。柑橘溃疡病果实症状
果实受害,病斑与叶片上基本相似,但病斑较大,木栓化程度更高,病斑中央火山口状开裂也更为显著。病斑仅限于果皮,严重时引起早期落果。 防治方法:1.春梢自剪转绿期喷一次即可;夏、秋梢伸长到5~7厘米时即喷药保护,以后每隔一周喷药一次,每次梢用药2~3次。幼果自5月中旬(谢花后10~15天)第一次用药后,每隔10~15天用药一次,根据降雨情况共用2~4次。2.药剂:东泰牌乙酸铜、王铜、氢氧化铜(可杀得)碱式硫酸铜(铜高尚)、波尔多液等铜制剂,硫酸链霉素、中生菌素。
柑橘疮痂病
1.又名瘌头疤、钉子果,桔类、柑类易感病,甜橙较抗病,对温度要求范围偏低。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2.柑橘苗木和成年树的叶片和枝梢受害后引起嫩梢生长不良,畸形枯焦;受害果实表面粗糙,果小、味酸、品质低劣。叶片危害症状防治方法:
保护的重点是春梢嫩叶和幼果一般喷2次药:第一次在春芽萌发时,第二次是在谢花三分之二时。有效的药剂有:苯醚甲环唑、70%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醚菌酯(阿米西达)、代森联、丙森辛等。
总结:柑橘的病虫害防治 主要是根据季节的变化,日常的实际工作摸中摸索以及科学管理。简单的介绍希望能给农业爱好者有点帮助。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共同进步。谢谢大家!
防治方法
(1)用毒饵诱杀成虫:用香蕉或菠萝皮40份,90%敌百虫0.5份(或其他杀虫剂),香精1份,加水调成糊状,制成毒饵,直接涂在瓜棚篱竹上或装入容器挂于棚下,每667平方米(1亩)布设20个点,每点25克,能诱杀成虫。
(2)清除病害瓜:摘除被害瓜,并将烂瓜、落瓜深埋处理。
(3)保护幼瓜:在瓜实蝇严重发生区,将幼瓜套上纸袋,避免成虫在其上产卵。
(4)药剂防治:在成虫盛发期,选在中午或傍晚施药防治。可用灭杀毙6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因成虫出现期长,需3~5天喷1次,连喷23次,防治效果显著。
柑橘病虫害种类繁多,为害严重。必须采用以防治最严重的病虫害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即强调冬季清园消灭越冬病虫源,根治春季第一代病虫,控制木虱、螨类、蚧类。其主要措施方法概括如下:
休眠期:结合冬季修剪,剪除病虫枝和瘤壁虱虫瘿,地面上要经常清除残枝、病叶、病果及杂草,果园中耕或翻土,以消灭大实蝇、花蕾蛆的蛹,冬季喷1~2波美度石硫合剂1~2次,防治螨类及杀灭溃疡、疮痂、炭疽等病的病菌。
春梢抽发、开花谢花期:春芽萌发到开花前,每14天左右喷0.7~0.8波美度石硫合剂一次,花后再喷一次,杀菌灭毒及防治螨类等。
现蕾时,喷50%敌敌畏乳剂800~1000倍液,主防花蕾蛆。
春芽期,每隔1周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共2次,重点防治恶性叶虫甲、潜叶虫甲、潜叶蛾等;4月下旬,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喷全园,以消灭吉丁虫成虫及其他食叶害虫,兼防病害。
幼果、夏梢抽发期:5月中下旬开始喷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加3%糖液,防治大实蝇产卵。用50%敌敌畏乳剂50倍液注射,或磷化铝片塞孔,防治天牛幼虫。
5月间检查介壳虫卵,在若虫盛孵期,喷2~3次15~18倍的松碱合剂或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同时每隔1周喷一次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乳剂800倍液或灭菌灵800倍液,连续2~3次,防治螨类及各类病菌。
定果、秋梢抽发期:喷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螨类。
幼树和苗圃喷2~3次2.5%溴氯菊酯6000~8000倍液防治柑橘潜叶蛾、柑橘大实蝇。及时捡起裂果、落果及腐烂果。
在周年综合防治中,要利用虫害天敌,进行生物防治,目前生产上应用较多的有:大红瓢虫、澳州瓢虫捕食吹绵蚧、跳小蜂控制潜叶蛾、苏芸金杆菌杀虫晶体蛋白(Bt)防治卷叶蛾、凤蝶幼虫。
生物防治安全、无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生产上要大力推广。
人工防治在我国的具体情况下,对某些病虫是相当有效的。统一控梢放梢、有利集中喷药和保护天敌,如每次放梢前摘除溃疡病叶,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对天牛、黑蚱蝉、卷叶蛾类害虫,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捕杀其成虫,防治其产卵。
1.炭疽病 幼苗和成龄植株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片。受害植株叶部呈不规则灰褐色斑,具轮纹,在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病。防治方法:经常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减少菌源数量;在病害的发生期用1∶1∶120波尔多液喷雾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瑞毒霉1500倍液等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增施农家肥和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苗期注意通风透光,荫蔽度不宜过大。
2.槟榔果腐病 主要为害果实,多雨高湿环境下流行多发。引起烂果落果、干果或果穗甚至叶片干枯。防治方法:加强田间管理,增强抵抗能力;清除病果及枯枝落叶,并集中烧毁;合理密植,苗期的遮荫度不宜过高,增加园内的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在雨季,喷洒1∶1∶100波尔多液或40%乙磷铝300倍液2~3次,隔10天1次,连喷3次。
3.槟榔根腐病 为害根系和茎基部,引起根茎黑褐腐烂,以致死亡。防治方法:注意在雨季排除积水,增加林地的通风透光,控制土壤湿度;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石灰消毒病穴;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波尔多液等药剂防治。
4.红脉穗螟 为害槟榔、椰子等植物,以幼虫为害花序及果实,常造成落果现象,为害严重时甚至造成30%~50%的损失。每年的4~5月和8~9月是为害槟榔的两个高峰期。防治方法:做好冬季清理田园工作,将落果、枯叶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在幼虫形成期,用40%乐果乳油1000倍喷洒。
常见的病虫害有黑斑病、腐烂病、斜纹夜蛾等。
(1)黑斑病:初期叶面上出现不规则褐色病斑,略有轮纹,后期病斑上着生黑色霉状物,常几个病斑连在一起,形成大块病斑,严重时整株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及时喷洒50%多菌灵或75%百菌清500~800倍液进行防治。
(2)腐烂病:发病初期叶缘出现青枯色斑块,以后连成片向内扩展,最后整叶变褐。发病后中心部位变褐,并逐渐纵向坏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500~600倍液进行防治。
(3)斜纹夜蛾: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啃食叶肉,留下表皮和叶脉,被害叶片好象纱窗一样,呈灰白色。
幼虫稍大后即分散食害,将叶片咬成缺刻,并能咬食花蕾和花,每年以6~10月为害最重。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虫叶销毁,同时在幼虫群集为害时,于傍晚喷洒甲胺磷1000倍液防治。
(4)蚜虫:蚜虫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分布很广,主要刺吸植株的茎、叶,尤其是幼嫩部位。
蚜虫繁殖和适应力强,种群数量巨大,因此,各种方法都很难取得根治的效果,需要定期使用稀释500~1000倍的80%敌敌畏乳油喷雾。
一季晚稻病虫害防治的时间表
8月什么时候打药
第一次总体战,防治时间,7月低至8月上旬,防治对象,主治纹枯病,兼治稻飞虱。
第二次总体战,防治时间8月中旬,防治对象,主治纹枯病、二代二化螟、稻飞虱、三代稻纵卷叶螟,杂交稻区兼治稻曲病。
第三次总体战,防治时间,8月下旬(水稻破口抽穗期)防治对象,防治穗颈瘟,兼治稻曲病、三代大螟及稻飞虱。
药剂配方
防治纹枯病可选用井冈·苯醚甲、氟环唑、苯醚·丙环唑、烯肟·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噻呋酰胺或井冈霉素等;防治稻飞虱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噻·异、噻虫嗪等;防治螟虫、稻纵卷叶螟可选用甲维盐类农药、氯虫苯甲酰胺、苏云金杆菌、茚虫威、短稳杆菌等;防治穗颈瘟使用丙环·咪鲜胺、异稻·三环、三环唑等;防治稻曲病可选用苯甲·丙环唑、丙环唑、井冈·蜡芽菌、戊唑醇、氟环唑、噻呋酰胺等,以上药剂科学选择,交替使用。同时,要严格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水稻收获前一个月内,不得使用三唑磷、丙溴磷、毒死蜱等单剂及复配剂,防止稻米农药残留超标。在桑蚕区,禁用对家蚕敏感的农药。
回答稻飞虱在早稻在6月至7月上旬,晚稻在9月中旬至10下旬防治;二化螟水稻分蘖期在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三化螟在秧田期、分蘖期、大胎破口至抽穗始期的防治;纹枯病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
一、2020年水稻病虫害防治时间
1、可能发生的病虫害
有关部门对2020年可能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过预测,预测结果为水稻病虫害总体呈偏重发生态势,比如稻飞虱、二化螟、纹枯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三化螟在华南和西南局部中等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华南、西南南部和江南局部稻区有重流行风险。根据预测预报和田间发生实际,推行达标用药应急控害。
2、防治时间
(1)稻飞虱:该害虫是水稻虫害的主要类型,可分为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其中褐飞虱危害最大,一般可以在早稻在6月至7月上旬,晚稻在9月中旬至10下旬防治。
(2)二化螟:该害虫是主要的水稻害虫之 一,主要发生在水稻分蘖和破口抽穗2个时期, 水稻分蘖期发生危害会造成枯鞘、枯心苗等,穗期发生危害会造成虫伤株、枯孕穗、白穗等,分蘖期在枯鞘丛率达到8-10%或枯鞘株率3%时施药,穗期在卵孵化高峰期施药。
(3)三化螟:该害虫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稻区,特别是沿江、沿海平原地区受害严重,它食性单一专食水稻,一般可以在秧田期、分蘖期、大胎破口至抽穗始期开始防治。
(4)纹枯病:该病害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以在分蘖末期至孕穗抽穗期防治。
(5)稻瘟病:该病害是由稻瘟病原菌引起的、发生在水稻的一种病害,防治叶瘟在田间初见病斑时施药,预防穗瘟在破口抽穗初期施药,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
(6)稻曲病、穗腐病:这两种病害一般可以在破口前7-10天(10%的水稻剑叶的叶枕与倒二叶的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遇多雨天气,7天后第2次施药。
(7)细菌性基腐病、白叶枯病:当田间出现发病中心时立即用药防治,重发区在台风、暴雨之前施药预防。
二、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1、稻飞虱:当虫量大于500头/百丛时,可选用吡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酰胺等药剂。
2、二化螟:枯心病要在丛枯鞘率超过10%时及时喷洒药剂,虫伤株要在卵盛孵期对齐穗前的稻田用药1次,具体用药时间为螟卵孵化高峰
夜螟娥抗性比较强,一定要在3龄以前打药杀死幼虫;4月下旬开始检查果园,发现虫卵后摘除卵块,减少虫口密度,尤其是越冬成虫所产卵块,应尽量及时摘除;发现虫卵一星期后全园检查有无孵化成幼虫,发现后立即用药 ;4月中下旬开始用杀虫灯,诱杀成虫;
选择:毒死蜱、甲维盐、虫螨腈等药剂,在傍晚时喷药防治幼虫,视发生情况喷施1-2次药,5-7天一次;
溃疡病是柑橘类果树的常见病!果树一旦带病,果实很快被侵袭,果品会形成点状或班块化疮痂。非常难看,果品卖不出去,因为防治非常重要!下面分享下一些方法:
1、果园要形成一定坡度最好,有利于排水,防止积水,尤其雨季;
2、买苗木一定要去检疫合格苗圃园,防止病从苗入;
3、冬季清园结,剪除病枝、病叶、病果,集中烧毁,减少病源。
4、抓住脐橙新叶展开期(芽长2厘米左右)和新叶转绿时、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大风暴雨后等防治适期进行喷药防治。幼果期应每隔15天喷药1次,以保护幼果。
5、做好果园的虫害防治工作,如潜叶蛾、凤蝶、象甲虫、蜗牛,以防携带病菌转移。
该虫往往群居叶部为害。其虫体被许 多白色分泌物覆盖、虫体四周也有许多纤维状分泌物,极易被发现。可用40%的氧化乐果800~1000倍及松脂8~15倍液等农药喷雾,用3%呋喃丹埋于根部防治。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