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看药施药 目前市场上农药品种较多,一般按农药的功能分为有杀虫剂、杀菌剂、种子包农剂、除草剂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按加工剂型分为乳剂、水剂、可湿性粉剂、颗粒剂、熏烟剂等。在用药前首先要详细认真地阅读包装说明书,要认清主要性能、剂型、有效成分、生产时间及有效期限、应用范围、主要防治对象、安全间隔期。如发现乳剂有混浊、沉淀,粉剂出现受潮结块、变色等现象,证明该药剂已经变质失效,起不到防病治虫的效果,有时还会出现药害。来历不明没有生产等记号,标签书写不清楚的药剂不可使用。喷药时要严格掌握安全使用量。不能随意加大使用量及浓度。要弄清药剂的使用范围,有些农药如3%颗粒剂仅限于做毒土撒施,有些药剂如种子包衣剂只限于拌种等,不可用于喷雾。超范围使用易造成操作人员中毒或者出现植物药害。剧毒农药在粮食水果收获前2个月内禁止使用。瓜果类蔬菜在采摘期内应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或生物农药。农药混配使用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杀虫范围,做到优势互补,提高防治效果,但不是任何药剂都能随便进行复配,首先要搞清各药剂品种间的化学性质。如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络氨酮水剂等偏碱性农药不能与偏酸性农药混合使用,混用不当不能增加防治效果,反而会降低药效或出现药害。
2、看天施药一般田间喷洒农药以晴朗无风天气为好,大雨前后或有露水天气不要喷药,大风天喷药会造成喷洒不均匀或引起操作人员中毒事故。特别是除草剂由于受风的影响施药不均,也极易使下风头作物受到药害。夏季气温高,喷药时间宜选在上午9~11时,下午16~19时。切忌中午喷药,避免药物蒸发,发生药害和喷药人员中毒。
3、看病虫施药首先要弄清楚病虫害种类及发生程度,然后才能确定喷药种类。做到对症施药,如粘虫、玉米螟、菜青虫、蝗虫等咀嚼式口器的害虫要选择溴氰菊酯、速灭杀丁、敌敌畏等触杀、胃毒性的药剂。各种蚜虫类、飞虱、叶蝉、红蜘蛛等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可以选用乐果等内吸性药剂防治效果好。如果是害虫初期发生,处于点片状态,可进行集中目标重点喷药,不要有虫无虫一样喷,造成费工费药。尤其是植物病孩,更不应盲目用药,要及时请农业技术人员进行田间诊断,做到用药准确及时,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除了大田广泛种植的小麦,玉米,水稻等,基本上所有作物重茬都会出现死棵烂苗现象,现在有好多新型抗重茬产品能有效解决此类问题。你可以了解一下。 一:什么是重茬 同一种或同一科作物在同一块地连续种三茬或三年以上在栽培学上称为“重茬”。
(1)按防治对象分类,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软体动物剂、杀线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杀鼠剂等。
(2)按来源分类,可分为矿物源农药(无机农药)、化学农药(有机合成农药)、生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转基因生物、天敌生物等。(3)按农药原药的毒性分类,可分为高(剧)毒农药、中毒农药、低毒农药等。(4)按化学结构分类,总的可分为无机化学农药和有机化学农药。
高效氯氰菊酯,甲硫磷,阿维菌素,敌敌畏,马拉硫磷,甲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胺硫磷,甲氰聚酯,毒死蜱,甲拌磷
蘑菇称为双孢蘑菇,又叫白蘑菇、洋蘑菇,隶属于伞菌目,伞菌科,蘑菇属,是世界上人工栽培较广泛、产量较高、消费量较大的食用菌品种,很多国家都有栽培,其中我国总产量占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双孢蘑菇的产量也在逐年增加,成为许多地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蘑菇周年消费需求不断增加,双孢蘑菇的工厂化栽培也已开始实现。
使用吡虫啉就挺好的,菊酯类的也可以。
农作物常用的种植方式有传统方式,现代的机械化方式,设施种植方式,还有种养结合方式,种养加工结合方式等。
番茄病毒病,预防为主,首先要防治好蚜虫,飞虱等,控制传染源。严重的病株拔除,可以用盐酸.吗啉胍,三氮唑核苷.吗啉呱,苦.钙.硫磺复配剂,香菇多糖,宁南霉素,植病灵等加硫酸锌加氨基酸叶面肥加吡虫啉喷雾。间隔5天连续喷施2到3次。
在浙江宁波等地区,拥有50亩及以上面积的土地经营者,或者有种粮大户、家庭农场,或者合作社以及社会服务组织种植的全面小麦、水稻面积也在50亩以上的,都能够向政府申请每亩120元的补贴。
但是对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间作或者套种者,是不能够领取到这笔补贴的。同样不能领取补贴的还有以种养结合并且以养殖为主的农户;不同农户却联合申报者;土地季节性流转后所种植的;农户之间自发的土地流转并没有订立过经乡镇审核的合同的;以种粮大户或者家庭农场申报,而后纳入合作社或者社会化服务组织,涉嫌重复申报者。以上情况都不会得到补贴。
在广西,参与全年实施“早稻+晚稻(再生稻,玉米)”这两茬种植模式的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或企业,单种作物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者,与其他省份相比,补助是最高的。每亩可得到不超过500元的金额进行补贴。
在重庆,种植水稻、马铃薯、小麦、红苕、大豆、玉米、绿豆、肾豆、豌胡豆、高粱、荞麦、红小豆,这些粮食作物的,套种将不重复计算种植面积。种植这些作物面积包含并超过50亩的大户,一年可以享受到一次对于耕地力保护补的贴和种粮大户的补贴,其中种粮大户补贴每亩230元。
选择这种模式“早稻+再生稻或玉米”种植的农民,每亩可按照最高不超过400元进行补贴;对全年采取“早稻+晚稻(再生稻、玉米)+马铃薯”这三种模式种植的,也需要单种种植在50亩以上才可领取每亩最高不超过800元的规定进行补贴。单种粮食作物面积达到50亩以上时,水稻可按每亩最高按100元进行补贴,玉米按每亩最高80元进行补贴,其他粮食作物则按照每亩最高60元进行补贴。
广东东莞地区要求较高,需要单种播种面积在100亩以上才可领取补贴,从事玉米、水稻、马铃薯种植大户,每亩按最高100元进行补贴,如果种植的是水稻的话,每亩补贴250元,每户每年最多可领10万元的补贴。
就是把购入的化肥和农药分别按日期记好帐。
你好,农民给作物喷药,无非是想及时抑制病虫草害的发生,让作物增产增收。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