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打开工作台,用两个铁锭合成剪刀。
2.
用剪刀剪取蜂巢得到蜜脾。
3.
将蜜脾放在工作台第二排,其余放木板合成蜂箱。
4.
在野外采集一点花。
5.
打开工作台,用线跟黏液球合成拴绳。
6.
用拴绳捉拴两只蜜蜂回家。
7.
将蜂箱放在地上,周围种上花。这样蜂箱就可以代替蜂巢让蜜蜂开始工作了。
先理清养殖蜜蜂的数量。
明白产蜜与蜜蜂的能力有关但与数量并不完全成正比,由此推荐饲养强蜂。
强蜂一般在春天养成,需要在这个时间点控制蜜蜂的成长。
对蜜蜂进行一定的喂养,补充蛋白质,可使蜜蜂的体质更好。
避免蜜蜂被恶劣的天气影响,不要在雨天放出去。
不能。一箱蜂蜜的产量主要根据采集蜂数量、蜜源及天气等各种因素而定。所以蜂蜜的产量不是非常稳定,如果蜜源不足或者是蜂箱距离蜜源太远的话,那么产量会受到很大影响。
一般来说一箱蜜蜂的蜂蜜产量大约在10斤左右,现在市场上蜂蜜的价格大约在200元每斤左右,所以1箱蜜蜂的产值可达到2000元,除去养殖成本的话,那么1箱蜜蜂的总利润在1800元左右。
2021年养蜂有补贴,其养蜂补助标准(必须是全新的蜂箱,5箱起算)
1.林下养蜂5至50箱,按150元/箱标准补助。
2.林下养蜂超过50箱的,一次性给予0.75万元补助,不再另追加补助。
3.养蜂补助金因各地政策不同,需要具体咨询当地畜牧局。养蜂补助金主要是养蜂机械补助金,补助金标准是实际购买价格的30%,补助金对象是全国养蜂专业合作社和养蜂规模在80组以上的专业养蜂户
在养蜂行业中,我国无论是在养蜂数量上,还是蜂产品的产量上,都一直稳居世界首位,是知名的养蜂大国,同时,我国也一直在大力扶持养蜂业,提倡科学养蜂。因为养蜂业相对来说,是集社会、经济、生态于一身的行业,既不会冲击种植业,也不会对传统养殖业产生影响,更不会污染环境,是值得被大力扶持的行业,更何况,养蜂业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
其实,养蜂业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我国最早有“蜜”字记载是在殷商甲骨文中,证明了我国在3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取食蜂蜜。而关于中蜂饲养的记载,最早出现于3世纪的书籍中,至于养蜂的科学记载,在公元3世纪以后就能看见一些记录了。清代郝懿行的《蜂衙小记》(1819年),关于蜜蜂形态、生活习性、社会组织、饲养技术、分蜂方法、蜂蜜的收取与提炼、蜂巢的清洁卫生以及天敌的驱除等方面都有提到,是早期较为全面地记载养蜂的书籍。到20世纪30年代,意蜂由日本引入我国,活框饲养开始出现。1926年,美国E.F菲利普斯的《养蜂学》和本世纪多位专家执笔的《蜂箱与蜜蜂》的出版,标志着养蜂学的形成。
一、我国养蜂业的现状
1、假冒伪劣蜂产品盛行,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谈“蜜”色变,这对我国的养蜂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一方面,超市柜台上充斥着黑心商贩制造的假冒伪劣蜂产品,消费者难以买到优质蜂产品;另一方面,终年在深山中养殖的蜂农,生产出的优质蜂产品却卖不出去。可以说,假冒伪劣蜂产品的出现,不仅深深伤害了消费者,更扰乱了正常的蜂蜜市场,影响了蜂农的利益,使养蜂行业遭到破坏。
2、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
我国目前在养蜂数量和蜂产品的产量上都是位居世界首位的!但相较于欧美国家来说,我国养蜂业组织化程度低,养蜂个体较多且处于弱势状态,无论在技术层面上,还是产销结合上,都呈现出滞后之态,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群体优势,形成有效产业链。此外,各方面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也是制约养蜂业组织化的一大原因。
3、机械化程度低,推广难度大
就目前而言,我国养蜂机械化程度虽然有所改进,但基本上还是沿用上世纪的那套,机械化程度较低。近年来,有很多科技人士投入到养蜂行业中来,为养蜂业打造机械化设备,虽然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被卡在推广上面。尽管蜂农在机械化设备时,感叹设备效率高,但却很少有人愿意使用。
4、蜂蜜质量相对较低,影响出口
成熟蜜和未成熟蜜在本质上是有所区别的。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更长,但营养价值很高;未成熟蜜需要的酿制周期短,营养价值方面就远远不如成熟蜂蜜。有些养蜂人为了提高蜂蜜的产量,降低成本,不愿再生产成熟蜜,而是倾向于生产未成熟蜜,这就造成本该走向国际市场的“成熟蜜”,因质量无法达到标准,而转投国内市场,国内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过低,为了利益最大化,蜂农只能通过降低蜂蜜质量来获取利益,最终形成蜂蜜市场的恶性循环。
二、我国养蜂业的前景分析
虽然我国的蜜蜂数量和蜂产品数量位居世界首位,被称为世界养蜂大国,但却没有成为养蜂强国,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和国际相比,我们的养蜂技术还处于发展阶段,与国际蜜蜂养殖技术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我国养蜂业目前的特点是规模小、分散性高,但也正因为是这样的特点,我国养蜂业未来在技术和规模上会有着巨大的提升空间。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优质蜂产品这类健康养生类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养蜂业在未来必定会找准自己的定位,朝着现代化养蜂、科学养蜂的方向发展,用机械化代替手工作业,用科学技术武装养蜂业,用先进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管理养蜂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养蜂技术上存在的缺陷,实现蜂蜜的高产、稳产。
三、我国养蜂的发展方向
1、建立养蜂规模化生产试点基地,适度尝试规模化生产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专业养蜂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发达国家养蜂的机械化程度高、规模大且较为密集、人均饲养量和产量都居于较高水平,用高程度的机械化水平推动养蜂规模化发展,又用规模化水平带动机械化发展,两者相互依托,密不可分,这也成为了现代化养蜂的标准模式。而在我国,大多属于个体养蜂,相对来说,专业化程度和机械化程度较低,分布较为分散,饲养的蜜蜂一般有几十群,少数有上百群以上。这样的养殖方式,也造成我国养蜂业与世界养蜂业的差距,蜂蜜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只能被迫再次转向国内市场。因此,接下来我国养蜂业的发展方向可以适度建立规模化养蜂试点基地,适当进行机械化、规模化养蜂,提高蜂蜜竞争力,帮助蜂产业走向国际化,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国民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
对大消费者来说,他们认为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效益,以取得蜂蜜、蜂王浆等产品,从而获取经济效益。实际上,很多人都想错了,养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农作物授粉。至少目前来看,发达国家养蜂是把给农作物授粉放在首位的,其次才是获取蜂产品,因此可以说养蜂业是农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养蜂业也被冠以“农业之翼”的称号。所以,不得不承认的是,发达国家对于养蜂业的认知远远高于我们大多数人,也正是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导致了我国养蜂业发展的被动局面。要想变被动为主动,重点是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人们对养蜂业的认知水平,才能使养蜂业在我国有更好的发展。
3、对于国内潜力蜂产品市场进行开发
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蜂产品的消费还是更加倾向于国外,国内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会受到外国厂商的制约,同样的,国内蜂产品由于无法走向国际,就会疯狂“侵蚀”已有市场,蜂蜜市场供大于求,蜂蜜价格和质量就会呈现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想让我国的养蜂业有所突破,就必须扩大消费市场,发掘潜在市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蜂蜜知识的宣传,转变一些消费者把蜂产品作为药品或补品的观念;二是要注重提升蜂蜜的质量,同时做好市场管理,使假蜂蜜无法在市场立足,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建立有序的市场秩序。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步扩大蜂产品市场,抢占潜力市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蜂产品认识的不断加深,今后的蜂产品需求量必定会不断增加。在这种大趋势下,如果养蜂人不能转变养殖观念,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提高蜂蜜的质量,以后将很难在蜂产品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被淘汰是必然!总的来说,蜂产品市场未来潜力巨大,如果我国的养蜂业想要走向国际化,就必须寻求突破,提升蜂蜜质量,用质量来作为走向国际化的“敲门砖”。
1、养鸡
建设养鸡场简单,但要把各个鸡舍和其它功能区布置好,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布局鸡场前,要进行合理地选址,全面地规划建筑,科学地设计圈舍。养鸡还是比较赚钱的,如果养好了。
2、养肉牛
牛肉味道好、营养价值高,市场价格也是比较高的,而且由于物价上涨等因素,牛肉价格还存在一定的上涨空间。目前国际国内肉牛市场需求正旺,中国肉牛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强,我国高档的肥牛肉在欧盟、美国、日本、俄罗斯和中东国家十分畅销,市场潜力大。因为肉牛饲养成本的上升、肉牛繁殖周期长,使之存在一定风险。但近年来,农户养牛规模有所下降,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今后几年肉牛养殖前景仍然持续看好。
3、养蜜蜂
养蜂业在南方蜜源植被丰富的地区可以大力发展,相对来说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养殖业,养蜂业不占田、不占地、见效快,不失为富余劳动力致富的有力措施,一般一个养殖户一年的纯利润在10万到20万之间。再加上南方地区经济发达的地区蜂产品价格高,比如广东地区南方人爱吃蜂蜜,而且经济条件好,普通市民都爱喝蜂蜜,所以南方蜂蜜价格较高,一般中蜂土蜂蜜普遍40-60元一斤,意大利蜂蜜30-50元一斤也都很正常。
4、养鹌鹑
鹌鹑的肉和蛋营养价值都很高,巨型肉鹌鹑是从法国引进的一个鹌鹑品种,是目前世界上体重最大的鹌鹑,从出壳到上市仅40天,每只体重250克以上,母鹌鹑年产蛋量也在250个以上。2004年以来,在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迅速形成养殖与消费热潮。2006年仅上海鹌鹑消费量就达1800多万只。巨型肉鹌鹑容易饲养,投资少、周转快、效益高,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预计今后几年会有较大发展。
办一个蜜蜂养殖场基地需要如何申请以及详细流程:
先办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后实施下面几项:
一、选址要符合当地畜牧业发展规划,因此建场地址确定后,需向当地畜牧、国土管理部门报告,经同意后,即可建设。
二、如果养殖场规模比较大,则按照规定需要到当地环保部门办理相应的环评意见,规模较小的,就不需要环评审核。
三、兴办动物饲养场还应符合国家兽医主管部门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要向县级畜牧食品局申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我国每年的蜂蜜消费量很大,此外蜂王浆、花粉的消费市场也比较稳定,因而蜜蜂养殖也是一条致富途径。
村帮扶工作队长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有几百亩地种植玉米,完全可以赚钱。但是,你必须提高玉米的产量、质量,降低投入成本,才可能有更多的收入。至于如何提高玉米产量、质量、降低种植成本,请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用良种
品种的选择是搞好玉米生产的第一步,选择了一个优良玉米品种,就能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大程度地克服常年易发生的病害,为增产增收奠定基础。品种因素在玉米增产中科技贡献率在40%以上,因此,对玉米品种选择是玉米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精细整地
保住墒情、深耕细整地,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确保苗齐,苗全,苗匀、苗壮是保证丰产的基础。秋天收获后,结合施用底肥耕深18-25厘米,耕后及时耙地,整平土地。
三、种子处理
利用太阳光紫外线将种子表面的细菌杀死,改善种皮的通气性,有利于种子内部渗性营养物质的形成,促进酶的活性,排出二氧化碳及种种废物,从而增强种子活力,打破休眠,提高种子发芽势,并可提早出苗1-2天。
四、合理密度
严格按照品种的栽培介绍进行种植,最大限度地保障种植密度。近几年,我市广大农民盲目增加密度,特别是今年造成大面积倒伏,对产量和品质造成很大的影响。
五、科学管理
玉米从种到收大致经历三个时期:苗期、穗期、花粒期。苗期时管理可以保证苗全、苗齐和苗壮,是决定每公顷株数,并为穗大粒多打基础的关键时期。
穗期要求充足的养分和水分。科学的田间管理可以控制植株营养生长,使其不过旺,促进茎秆粗壮和果穗发育,争取穗大粒多。
花粒期管理到位能防止茎早衰,促进开花授粉,灌浆,提高结实粒数和粒重。
六、病虫害的防治
玉米的地上害虫有玉米螟、黏虫、蚜虫、玉米旋心虫等,每年都有发生,为害程度不尽相同。主要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通过翻地处理越冬寄主,降低虫源基数;减少越冬虫量。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卵。物理防治:利用灯光诱杀成虫。化学防治: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进行田间喷雾或用颗粒剂可有效地防治幼虫。
你好。现在起名字就要另类。不能传统。要给人过目不忘。记忆犹新的感觉。我建议:(蜂言蜂语言){岩}(蜂山水起)
在村里养蜂合法
因为养蜂可以提供丰富的蜜源和花粉,对于保障农田作物的花芽生长和果实成熟非常有帮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蜂蜜也是一种非常优质的营养食品,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
因此,发展养蜂业可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可以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养猪、养鱼、养蜜蜂等农村养殖方式都能挣到钱。原因是:1. 养猪:随着人们对猪肉需求的不断增加,养猪越来越成为农村致富的一个途径。而且,养猪可以利用废弃物和农业残留物进行饲料,降低了成本。2. 养鱼:水源丰富的农村地区可以进行鱼塘养殖,现在市场上对各种鱼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养殖鱼类也是一项可行的农村增收途径。3. 养蜜蜂:蜂蜜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赚取蜜蜂养殖的收益也越来越有市场。养蜜蜂适合小资金创业,而且还能带动其它农民实现增收。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哪种农村养殖方式都需要掌握技术和市场信息,遵守相关规定,才能真正实现增收。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