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绿化规划中,各地应以大环境绿化为中心,公共绿地 建设为重点,道路绿化为骨架,专用绿地绿化为基础,将点、 线、面、圈的绿化建设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完整的绿地系统。 实现山清水秀,村在林中,房在树中,人在绿中,绿抱村庄,绿 荫村民的效果。在规划时,应根据绿地的分类、使用功能和场所进行。
1。公园绿地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中,乡镇中的公园是为村民提供休憩、游览、 欣赏、娱乐为主的公共场所。在对乡村公园进行规划时,应以本 地植物群落为主,也可适当引进外地观赏植物,来丰富绿化档 次、提局景观水平。2。防护绿地规划对防护绿地进行规划,主要包括卫生防护林和防护林带。
当前,有的乡村经营煤炭生意,还有的在乡村附近建混凝土 搅拌站、水泥厂、生石灰窑以及产生有害气体的村办企业等。为 了保护居住生活区免受煤灰、水泥灰、白灰粉和有害气体的污染 侵害,就要规划设置卫生防护林带,林带宽度应大于30m;在污 染源或噪声大的一面,应规划布置半透风林带,在另一面规划布 置不透风式林带。
这样可使有害气体被林带过滤吸收,并有利于 阻滞有害物质而使其不向外扩散。在村边的禽、畜饲养区周围, 应规划设置绿化隔离带,特别应在主风向上侧设置1~3条不透 风的隔离林带。防护村镇的林带,规划设置时应与主风向垂直,或有30°的 偏角,每条林带的宽度不小于l0m。
3。附属绿地(1)街道绿化。规划街道绿化时,必须与街道建筑、周边 环境相协调,不同的路段应有不同的街道绿化。由于行道树长期 生长在路旁,必须选择生长快、寿命长、耐旱、树干挺拔、树冠 大的品种;而在较窄的街道则应选用较小的树种。南方的乡村应 选四季常青、花果同兼的绿化树木。
在街头,可因地制宜地规划街头绿化和街心小花园,并应结 合面积的大小和地形条件进行灵活布局。(2)居住区绿化。居住区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戏,是衡量居住区环境是否舒适、美观的重要指标。可结合居住区的 空间、地理条件、建筑物的立面,设置中心公共绿地,面积可大 可小,布置灵活自由。
面积较大时,应设置些小花坛、水面、雕塑等。在规划时,不能因为绿化而影响住宅的通风与采光,应结合 房屋的朝向配备不同的绿化品种。如朝南房间,应离落叶乔木有 5m间距;向北的房间应距离外墙最少3m。配置的乔灌木比例一 般为2 : 1,常绿与绿叶比例为3 : 7。
(3)公共建筑绿化。公共建筑绿化是公共建筑的专项绿化, 它对建筑艺术和功能上的要求较高,其布局形式应结合规划总平 面图同时考虑,并根据具体条件和功能要求采用集中或分散的布 置形式,选择不同的、能与建筑形式或建筑功能相搭配的植物 种类。(4)工厂绿化。
规划工厂绿化,应根据工厂不同的生产性 质,对绿化实行“看人下菜碟”。凡是有噪声的车间周围应选树 冠矮、树枝低、树叶茂密的灌木与乔木,形成疏松的树群林带: 有害车间附近的树木种植不宜过密,切忌乔灌混交种植。对阻尘 要求较高的车间则应在主风向上侧设置防风林带,车间附近种植 枝叶稠密、生长健壮的树种。
除了上面的规划内容外,还可以结合当地的特产农业,规划 建设乡村经济观赏绿化带,既可有农产品收入,又能起到绿化乡 村的作用。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