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罗兰为十字花科早春开花的草花之一,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个低温变化才能促使花芽形成,栽培学上称为春化作用。通常于秋播分株后,入低温温室或阳畦越冬,能良好开花。春播应在1月于温室进行,分苗后置冷室接受春化作用也能开花,但长势不如秋播健壮。
如4~5月播种,不能接受春化作用,当年便无花,但若继续栽培下去,次年可有较大植株,开花繁多。
家庭栽培可于降霜前置阳台下边,盖薄膜小棚越冬。至于同株种子有单瓣与重瓣之分,是种子的一种分离现象。单瓣为正常花型,能结实收种;重瓣为变态花型,植物学称雌雄蕊瓣化,多不能结实,只能采用扦插繁殖。
1.框架式写作 培养全局思维,提高续航力
2.复利式写作 链接优秀圈子,看见更多可能
每天从写日记开始,做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坚持开始,比如我现在每天早起打卡有26天了,坚持记账有17天了,28天成为一个习惯,让好习惯延续下去。
3.碎片化写作 细化时间颗粒每一天都有时间写
现在可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了,把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
4.联机式写作 成为信息时代的王者,让资源为我所用
这点是短板,如何搜索素材,这得跟大叔学习
5.结构化写作 十倍提升做事效能,离高手更近一步
6.清单式写作 变经历为经验
7.复盘式写作 把个人能力变成团队能力,离钱更近
同时,通过写作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总结能力。感谢秋叶大叔,哈哈,种草分享非常成功,我收获很多。我想报课了!
春化(vernalization)低温对越冬植物成花的诱导和促进作用。冬性草本植物(如冬小麦)一般于秋季萌发,经过一段营养生长后度过寒冬,于第二年夏初开花结实。如果于春季播种,则只长茎、叶而不开花,或开花大大延迟。这是因为冬性植物需要经历一定时间的低温才能形成花芽。冬性作物已萌动的种子经过一定时间低温处理,则春播时也可以正常开花结实。春化作用一词即由此而来。冬性禾谷类作物(如冬小麦);二年生作物(如甜菜、萝卜、大白菜)以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牧草),都有春化现象,这是它们必须等到翌年才能开花的基本原因。 发现 中国农民早就有用低温处理种子的经验。如“闷麦法”,就是把萌发的冬小麦种子装在罐中,放在冬季的低温下40~50天,以便于春季播种时,获得和秋播同样的收成。1918年德国植物学家G.加斯纳发现黑麦有冬性和春性之分。春黑麦不需要经过低温时期就可以抽穗,因此可以春播。而冬黑麦则需在发芽前后经过一段1~2℃的低温时期才能抽穗,所以必须秋播。1928年苏联农学家T.Д.李森科发现:禾谷类作物的冬性品种如不经低温,则长期处于分蘖阶段而不拔节开花。如将黑麦、小麦和大麦的种子播种在积雪的田间经受一段时间的自然冷冻后,就能拔节开花。把刚刚发芽的冬性禾谷类种子在播种之前用0~5℃冷冻一定天数,则不论何时播种,均能正常拔节。他和他的同事把这种低温处理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并称之为“春化”。1935年李森科提出了植物阶段发育学说,认为春化阶段是一年生禾谷类作物的个体发育的第一阶段。 温度要求 对大多数需经低温才能开花的植物,1~2℃是最有效的春化温度,但只要低温持续时间足够长,-1~-9℃都有效。 其他条件 除低温外,春化作用还需要氧、水分和糖类(呼吸作用的底物)。干种子不能接受春化,种子春化时的含水量一般需在40%以上。离体胚在有氧、水分和糖类的情况下,才能起春化响应。 春化与光周期 很多二年生植物的成花,既要经过春化,又需要长日照。其中某些植物,春化与光周期两种效应可以互相影响或代替。如甜菜开花要求春化和长日,在长日下春化有效温度的上限可以提高;在连续光下,12~15℃也可开花。另一方面,春化时间延长,则在短日下也能成花。即春化与长日照二者可互相代替。成花不需低温的长日植物菠菜,经低温处理后,在短日下也能开花。 可逆性 春化作用在未完全通过前可因高温(25~40℃)处理而解除,称为脱春化。脱春化后的种子还可以再春化。有的植物在春化前热处理会降低其随后感受低温的能力,这种作用称为抗春化,或预先脱春化。 严格程度 许多二年生植物(如甜菜、萝卜、胡萝卜、天仙子等)必需经一定天数的低温才能成花,否则一直处于营养状态。而许多一年生植物成花对低温的要求则不是绝对的。例如黑麦湿种子经几周低温处理,于7周后开花;而不经低温处理也能开花,只是开花时间延至14周以后。 响应时期 因植物种类而异。冬小麦在胚胎期就对低温起响应,天仙子则必须在植株长到一定大小之后才能起响应。 机理 1939年G.梅尔歇斯根据嫁接试验提出,春化后植物体内可能产生一种传递春化状态的物质,称为春化素。但是春化素的提取和分离一直不成功。 春化过程中,感受低温的部位分生组织中的RNA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代谢也发生顺序性变化。春化效应还可经细胞分裂传递给子细胞。赤霉素处理能使许多冬性一年生植物和二年生植物(如天仙子、胡萝卜、甘蓝、萝卜等)不经低温而抽薹成花。菊、延龄草等多种植物经春化后赤霉素含量增加。而且用赤霉素生物合成的抑制剂处理植株,会抑制春化作用。以上现象提示赤霉素在春化中起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情况相反,因而难以做统一解释。 农业意义 春化要求是植物成花对低温的响应,是影响植物物候期和地理分布的重要因素。引种时需注意所引植物种或品种的春化要求。对种子作春化处理,可以在春天播种冬小麦品种,在小麦越冬困难的北方寒冷地区有应用价值。对于开花对品质不利的洋葱,在春季种植前高温处理越冬贮藏的鳞茎,以降低其感受低温的能力,可以防止在生长期中因通过春化而开花,从而得到较大的鳞茎。
地质作用的类型
地质作用的自然力是地质应力。力是能量的表现,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地质作用可分为外力作用和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按照方式不同分为风化作用(包括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剥蚀作用(包括机械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搬运作用(包括机械搬运和化学搬运作用两类),和沉积作用(包括机械,化学,生物三类)。
内力作用
按照方式不同分为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和地震。构造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岩浆活动包括喷出作用(火山作用)和侵入作用;变质作用是在岩石基本上保持固体状态下进行的;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
同化作用类型分为:自养生物和异养生物。
自养生物:能够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的有机物的生物属于自养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绿色植物等。
异养生物:只能从外界摄取现成有机物的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如绝大多数动物、真菌等。
一般而言,消化过程乃同化作用中一个典型的例子。而光合作用亦是,因为在这过程中,植物利用二氧化碳和阳光自己制造食物(有机分子),并把这些有机分子储存于植物自己体内。
藤本月季需要春化,小女孩,红龙,粉龙
1、冬性植物:春化时低温为0-10°C,30-70天完成春化。
2、春性植物:春化时低温5-12 °C,5-15天通过春化阶段。3、中性(半冬性)植物:春化时低温3-15 °C,15-20天。是指植物必须经历一段时间的持续低温才能由营养生长阶段转入生殖阶段生长的现象。比如:冬性禾谷类作物(如冬小麦);二年生作物(如甜菜、萝卜、大白菜)以及某些多年生草本植物(如牧草),都有春化现象,这是它们必须等到翌年才能开花的基本原因。比如家里常见的土豆、大蒜头,放久了、经历了春化作用就会发芽。
答:植物春化作用分为种子春化型和绿体春化型。
种子春化型:如白菜、萝卜、芥菜、菠菜等萌动的种子进行春化;
绿体春化型:如洋葱、大葱、大蒜、芹菜等必须以幼苗长到一定大小后,即需要以营养体状态经受低温才能春化
地质学把自然界中各种动力引起的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构造及地表形态的等变化和发展的作用称为动力地质作用,或简称为地质作用(geological
process),把引起这些变化的各种自然动力称为地质营力。
地质学中一般根据动力来源不同,将地质作用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和外动力地质作用两种基本类型。
地表地质作用的程序一般是按照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硬结成岩作用这样的顺序进行的。
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是发生在岩石圈内,主要由内生能源引起的一系列地质作用,岩石圈动力地质作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构造运动、岩浆作用以及变质作用。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