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莎豆是可以在我国的广东地区种植的,如今许多省区包括新疆、黑龙江、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山东、四川、甘肃、河北、山东等地已有栽培。由于油莎豆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漠、沙滩、滩涂地、盐碱地、丘陵、坡地、林间均可生长
油莎豆的名称反应了它的特点,第一个字表示它富含油。第二个字表示它的属性,属莎草科,是指适宜长在沙地上的草。第三个字表示它的形态,它如花生豆一样,结在地下,大小也与花生相似,但实际上与马铃薯一样是地下块茎、既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作为种子进行繁殖。
油莎豆原产地在非洲和地中海沿岸国家,如今在埃及尼罗河流域还有广泛分布。最早种植油莎草的是古埃及人,他们在尼罗河谷种植油莎豆。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埃及古墓中就发现有油莎豆的块茎。公元1-5世纪就有油莎豆的记载。阿拉伯人将油莎豆带至西班牙,后又传入南欧诸国。19世纪中叶美国南部开始种植,随后欧洲广泛栽培。现今主要商业性种植区域是在西班牙,集中于巴伦西亚地区。中国于1952年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从前苏联引种油莎豆,又于1960年由保加利亚引入栽培,如今许多省区包括新疆、黑龙江、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山东、四川、甘肃、河北、山东等地已有栽培。由于油莎豆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各地的沙漠、沙滩、滩涂地、盐碱地、丘陵、坡地、林间均可生长
油莎豆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油料作物。
油莎豆平均每株产50~250 个块茎,每个块茎重2~2.6 g。每公斤大约有2000 ~2600 个块茎。油莎豆产量一般为亩产800~1000 公斤,丰产地产量可达1200~1300公斤,高产可达2000公斤。干豆为600-800公斤,可榨食用油200-300公斤左右。油莎豆亩产量远高于油菜籽、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种一亩油莎豆相当于种7~10亩油菜和3~5亩花生。油莎豆出油率为32%~39%,是花生出油率的2 倍,是油菜籽出油率的4 倍。油莎豆产量是目前油料作物中最高的,被称为“油料作物之王”。油莎豆油品透明清亮,呈茶色,食味醇香,是种新型营养保健食用油,其油质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含有丰富的亚麻油酸和其它不饱和脂肪酸。并含有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特别是磷和钾,但钠含量较低,且不含胆固醇,品质远高于大豆油和菜籽油,是防止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的良好保健食用油。油莎豆食用油是中东、欧洲及北非地中海一带青睐的营养保健食用植物油,油莎豆油品曾获第二届国际油粮品种博览会金杯奖
油莎豆可制作风味食品。
在古代,油莎豆即是一种深受欢迎的野生食用植物。油莎豆食味香甜,其味既如花生,又似核桃,吃起来满嘴油香,但比花生多一些甜味,比核桃又多一些水分,集核桃味、板栗味、荸荠味于一体。油莎豆可加工成水煮油莎豆、五香油莎豆、椒盐油莎豆、多味油莎豆和怪味油莎豆,是一种新颖的佐餐、休闲食品,规模开发可望成为一项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国外有的厂家已经生产出油莎豆的饮料、可乐、奶粉等婴幼儿、老年保健食品。
喜欢西瓜芝姐的朋友请关注点赞和转发哦,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在下方评论区交流讨论,我们将分享专业的原创三农资讯给大家。谢谢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