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之联药材种苗一、【简介】 板蓝根,别名菘蓝、蓝靛,为十字花科草本植物,是传统的名贵中草药材。根、叶入药,根入药称“板蓝根”,叶入药称“大青叶”。板蓝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等作用。有治疗发热、风寒感冒、咽喉肿痛、腮腺炎等功效。特别对于防治“非典”有特殊的疗效。
板蓝根抗寒、耐旱,抗性强,适应性广,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种植。特别是近几年,其用量增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二、【栽培技术】 1、选地施肥。板蓝根和其它作物不同,它是一种两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生长的第一年里会匍匐在地面上,第二年才开始结果。
选地是根据它的生长习性来选择,所以我们要先来了解它的生长习性。它是一种喜温的植物,不耐严寒,而且还非常的怕湿润的环境。我们在选地时尽量选择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能力好,肥力充足的沙质土壤。选好地块后就要开始整地了,深翻土壤,同时清除杂草和一些落叶,每亩地施入三千千克的农家肥做基肥,最后做畦就可以等待播种了。
2、板蓝根繁殖方法一般是采用播种繁殖法,板蓝根种子发芽率一般比较高。当温度在16—21摄氏度时,板蓝根播种后只要保持足够的湿度,一般板蓝根播种后5天便可破土出苗。板蓝根从发芽初期到盛长期仅隔几天。当年就可以形成叶簇,到了第二年4月板蓝根就可以开花,到了5—6月板蓝根的种子就可以成熟。
3、板蓝根可以在春、夏两个季节进行播种。春季一般是在三四月左右,夏季则是五六月份,但北方地区的话更适合在春季种植。在播种前,我们需要将种子放入到四十多度的热水中进行烫种,并且不断的搅拌,使其受热均匀,四个小时后捞出,放入草木灰中搅拌均匀,在畦面上开一条行距20㎝,深1。
5㎝的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沟中,覆土1㎝左右,略微镇压,适当浇水保湿。温度适宜,7~10天即可出苗。一般每亩用种量为2~2。5㎏。 4、不少农民朋友喜欢在果园或者树林下,套种板蓝根。有利于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增加肥力,促进林木速生。
据试验,在稀疏林下套种板蓝根,每667平方米可收获鲜根300~400千克。 有些农民朋友也会跟万寿果、泡腾、金银花等套种在一起。 三、【田间管理】 1、 定苗 当苗高4~7cm时,结合松土、除草,按株距3~4cm定苗。
定苗后,生长前期宜干不宜湿,促使根部下扎,生长后期适当保持土壤湿润,促进养分吸收。高温多雨季节要注意排水。 2、 铲趟、除草 土壤疏松,才能根深、叉少、叶茂。全生育期要铲趟3次:当幼苗3~4叶时(5月末)进行第1次铲趟松土,深度为15~20cm;1个月后(6月末)进行第2次铲趟,深度为20~25cm;收获前(9月末)趟第3次。
如果用除草剂除草,可选择“精克草能”,当杂草3~5叶时喷施,亩用量40mL对水50kg喷雾。 3、 追肥、割叶 6月上旬追肥,亩施硫酸铵40~50kg,加含钙、镁的复合肥7~15kg混合施入。在保证水肥充足、生长良好的条件下,可于6月下旬和8月下旬收割2次叶片,割收时留茬高3~5cm。
每次割叶后应及时追肥、灌水,切忌施用碳酸氢铵,以免烧伤叶片。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 1、菌核病防治: ①轮作,避免与十字花科作物轮作。 ②加强田间管理,雨后及时疏沟排水,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400~600倍液,每667平方米用量75~100公斤,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发病期也可选用50%多菌灵8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50%腐霉利2000倍液、多硼合剂500倍液(25%多菌灵2份加1份硼砂),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或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或25%施保克乳油800倍液喷雾。
以上药剂可任选一种轮换使用,每隔5~7天喷1次,连喷2~3次。 2、黑斑病防治措施: ①合理轮作,清洁田园,消灭越冬菌源。 ②加强田间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抗病力。 ③发病初期,喷洒波尔多液(1∶1∶100)或65%代森锌6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每667平方米用量75公斤,连续喷2~3次。
一旦发现植株上出现少量病斑,要迅速剪去病叶烧毁,及时用50%代森锌、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所有植株,可隔10天喷1次,连续喷3~4次。喷药时应特别注意叶片正反面都要喷洒均匀。 3、霜霉病防治措施: ①注意排水和通风透光; ②收获后处理病残株,减少越冬菌源; ③避免与十字花科等易感染霜霉病的作物连作或轮作; ④病害流行期用1∶1∶200~300的波尔多液或用65%代森锌600倍液喷雾。
4、桃蚜防治方法: ①合理规划种植,桃蚜在板蓝根田发生危害程度与周边植被环境有关,板蓝根与桃、李、杏、烟草、蔬菜等作物相间、相邻种植,桃蚜发生重且持续时间长;板蓝根与小麦、玉米、谷子等禾本科植物相间、相邻种植, 桃蚜发生则轻且危害时间短。
②有翅胎生雌蚜对黄色有明显的趋性,一般选用规格20cm×30cm黄板,黄板下端距植株顶部20cm,300~450个/h㎡,对有翅成蚜有较好的诱杀效果。 5、棉铃虫防治方法: ①秋耕冬灌,压低虫源。
②种植玉米诱集带,玉米心叶期与成虫产卵盛期要一致,利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每天清晨人工灭虫,减少虫源; ③在棉铃虫产卵盛期,结合根外追肥,喷洒1%~2%过磷酸钙浸出液,可减少落卵量。 ④杨树枝诱集。
利用棉铃虫成虫对杨树叶挥发物具有趋性的特点进行诱集,在成虫羽化时在田间摆放杨树枝把诱蛾,每把10枝,每枝直径1~2cm左右,90~150把/h㎡,日出前捉蛾,把已产卵的杨柳枝集中消毁。 ⑤灯光诱集。用黑光灯、高压汞灯、频振式杀虫灯进行诱蛾,诱集半径约80-160m。
⑥性信息素诱集。利用性诱剂诱杀雄蛾,性诱捕器设置的诱集半径约30m。 6、小菜蛾防治方法: ①合理布局:十字花科是其主要取食植物,在板蓝根种植区尽量避免和十字花科连作、邻作以减轻为害。 ②清洁田园:在生长季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减少田间残留的幼虫和蛹。
③释放小菜蛾的天敌:在小菜蛾卵、幼虫发生初期,分别释放卵寄生蜂、赤眼蜂和菜蛾幼虫寄生蜂等。使用时注意,在放蜂后15天内应停止施用化学杀虫剂。 ④利用小菜蛾性信息素诱杀成虫:自小菜蛾成虫发生初期开始,放置45~75个/ h㎡诱捕器,每月更换1次诱芯。
田间放置诱捕器后,水盆诱捕器每隔1~2天把盆内诱到的成虫捞出,以保持盆内清洁,并根据水分蒸发情况适时加水。粘胶诱捕器每隔1周左右换一次粘虫板。 7、菜粉蝶防治方法: ①合理布局:十字花科是其主要取食植物,在板蓝根种植区尽量避免和十字花科连作、邻作以减轻为害。
②清洁田园:在生长季和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株老叶,减少田间残留的幼虫和蛹。 ③人工释放广赤眼蜂:在菜粉蝶卵初期和卵盛期,释放广赤眼蜂75万头/h㎡,1周内分3次释放。 8、根朽病防治方法: ①彻底清除病残体,与非十字花科作物实行轮作。
②选用无病土壤作苗床。 ③播前种子用50℃温水浸20分钟,立即移入冷水中冷却,晾干后播。 ④播时用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70%敌克松可溶性粉剂按种子量的O。4%拌种。亦可在发病初用500-800倍液根灌。 9、白锈病防治方法: ①、与非十字花入蔬菜进行隔年轮作。
②、蔬菜收获后,清除田间病残体,以减少菌源。 ③、喷洒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进行药剂防治,每亩喷药液50~60升,隔10~15天1次,防治1至2次。 五、【收获与加工】 以收大青叶为主的,一年可割取2~3茬。
第一茬在芒种前后生长旺盛季节,第二茬在立秋前,第三茬在处暑到白露之间。割取叶子时选晴天收割,立即晒干,色绿者质量好,若遇阴雨应及时烘干。以收板蓝根为主的,生长期不割叶子或只割一次叶子,在10月下旬地上部枯萎时收刨,避免把主根挖断。刨挖下来的板蓝根晾晒至六七成干,去掉泥土,捆成小把,再晒晾至充分干燥时即为商品板蓝根。
六、【前景】 由于板蓝根在用药方面用途十分广泛, 所以我国的板蓝根种植产业也一直较为繁盛。据调查显示, 某地板蓝根冲剂厂年需求量高达7000t, 中药材市场平均每年板蓝根购销量高达8000t。我地区近年来平均每年板蓝根种植量约65hm2, 总产量达到300t以上。
产收的板蓝根投入市场后深受厂家青睐, 非常抢手。计算发现, 板蓝根种植约需种2。5-3kg/667m2, 化肥20kg/667m2, 农家肥1500-2000kg/667m2, 生产费约200元, 共可获得板蓝根约480kg/667m2, 按市场价约可获得收益1800元/667m2, 可见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 板蓝根作为一种常用的药材, 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 种植板蓝根可获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板蓝根产量及质量, 在种植板蓝根时应当把握好每个环节的关键工作, 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合理选种、合理选择种植地、合理施肥管理以及有效防治病虫害, 这样才能够创造更高的效益。
深翻整地合理施肥:
板蓝根系深根植物,适宜温暖湿润的气候,抗旱耐寒,怕涝,水浸后容易烂根,一般的土壤都可以种植,但是最好选择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可以结合深翻整地合理施肥,每亩可以施农家肥3000~4000,二铵15,生物钾肥4?,均匀地撒到地内并深翻30以上,再做成1m宽的平畦,这样有利于根部的生长,顺直、光滑,杈少。
然后选择适宜时间播种。
播种的时间与方法:
板蓝根在北方适宜春播 ,并且应适时迟播,如果播种时间过早,抽薹开花早,不仅造成减产而且板蓝根的品质也会下降,最适宜的时间是4月20日~30日。播种前种子用40~50℃温水浸泡4小时左右后捞出用草木灰拌匀,在畦面上开一条行距20,深1。
5的浅沟,将种子均匀的撒在沟中,覆土1?左右,略微镇压,适当浇水保湿。温度适宜,7~10天即可出苗。一般每亩用种量为2~2。5。
整地做畦
为了保证板蓝根芽苗菜生长所需的温度,种植应在大棚中进行。板蓝根芽苗菜的栽培要选择在土壤肥沃、保水性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中进行。
为了达到更好的保水效果,做畦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由于板蓝根芽苗菜的生产周期短、根系入土不深,因此翻耕的深度不用太深,一般在10-15厘米之间就可以了。深翻后还要用耙子将畦中土壤耙平耙细,做成1米宽的菜畦。畦面一定要做的平,以免在日后的种植中积水,造成沤种沤苗现象的发生。
板蓝根芽苗菜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因此对于达不到这一温度要求的种植地块还要铺设地热线增温。首先在做好的畦的两边各插上几根竹棍,竹棍的间距一般掌握在10-20厘米即可。然后将电热线依次缠绕在竹棍上。电热线铺好后,为了达到增温均匀的效果,还要将不平的地方弄平。
如果种植板蓝根芽苗菜的地块中种过其他蔬菜,前茬蔬菜中的病菌就会残留在土壤中,因此在板蓝根芽苗菜种植前,还要对土壤中存在的病菌进行杀灭,杀菌的药物可使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由于板蓝根芽苗菜的采收是带根拔收的,为了保证板蓝根芽苗菜的商品性,不使芽苗菜上粘附有过多的泥土,在整好的畦上还要铺一层细河沙。
将细河沙过筛,然后用40%的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河沙进行杀菌消毒。将河沙均匀的铺在畦中,一般河沙的厚度在2-2。5厘米。河沙铺好后,用木板将沙床刮平。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播种了。
播种
板蓝根芽苗菜的播种采用撒播的方式。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的撒放在畦中,每亩干种用量为2-2。
5千克。种子播完后覆盖上一层细沙,将河沙过筛撒入畦中,一般厚度在0。5-0。6厘米。覆沙完成后,为了保证种子发芽的湿度还要浇水一次。这次浇水最好使用喷雾器向畦中喷水,以免将种子冲起。浇水量不能太大,以免出现沤种现象。以水沙层湿润为宜。为了增温保墒,在浇水后还要在畦上覆盖一层地膜。
就这样在25摄氏度的环境中,经过2-3天板蓝根芽苗菜的种子就可以出苗了,幼苗出齐后揭开地膜,接下来进入了日常管理阶段。
板蓝根种植成本板蓝根种植效益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大青属植物,以根入药,是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主治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传染性肝炎、咽喉肿痛等症。
其叶供药用,称大青叶,具有根的同样功效。近年来由于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板蓝根商品价格稳步上升,目前药材市场已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荐为重点发展的63种紧缺中药材之一。因此,人工栽培板蓝根前景十分看好,药农可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生产。
板蓝根适合我国各地栽培,春夏秋三季均可播种,从种到收只需6~7个月,一年可连作2次,属成本低、见效快的药材品种。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