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实为药材名,并非植物名称。我国南北不同地区的板蓝根分别来自蓼科的蓼蓝、十字花科的菘蓝、(欧洲菘蓝)、爵床科的马蓝等。
蓼蓝(Polygonum tinctorium),亦略称为蓝或靛青,是一种一年生的蓼科草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50~80厘米。茎圆柱形,具显明的节,单叶互生;穗状花序,开红色小花。蓼蓝是一种中药,主要拥有解毒、解热与杀菌的功效。野生于旷野水沟边,国内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现东北至广东均有栽培。蓼蓝的叶子中含有尿蓝母,尿蓝母是一种天然的蓝色色素,遇到水后就会分解,氧化之后就会变成青靛蓝。蓼蓝是成语“青出于蓝”的典故由来,古代中国人称呼今日的蓝色为“青色”,然而“蓝”在当时并不是颜色的名称,而是“蓼蓝”这种植物。
菘蓝Radix Isatidis,十字花科菘蓝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33~66厘米,根白色细长,圆柱形。主根深长,直径5~8毫米,外皮灰黄色。第一年生根叶,当年入药,第二年5月份开花结种子。产区分布较广泛,主产河北安国、江苏南通、浙江等地。
马蓝,又名:葴,大叶冬蓝,大蓝,青蓝,板蓝(《纲目》),山等,是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 cusia(Nees)Ktze.的干燥根和根茎。多年生草本,灌木状。茎直立,高达1米许,叶对生;穗状花序顶生;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分布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湖南、湖北等地。
这几种植物的适应性很强,对自然环境和土壤要求不严,耐寒、喜温暖,是深根植物,宜种植在土壤深厚疏松肥沃的沙质壤土,忌低洼地,易乱根,故雨季注意排水。
目前人工种植的板蓝根多为十字花科的菘蓝,其根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作用。主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热病发斑、丹毒、蛇咬伤。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