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劳动互助组织在中国有较长的历史。本来是农民解决生 产中的困难的一种形式。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已经开始建立和发展各种形式的劳动互助组织。中华人 民共和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积极领导和支 持,农业劳动互助组织有了更快的发展。1950年有272万个互助 组,到1954年最高达到993万个。互助组的进一步发展就是农 业生产合作社。到1957年互助组全部转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提高车辆运输生产率是生产管理的中心环节。通过诸因素对车辆生
产率影响的分析,切实了解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车
辆生产率。其途径主要是:
提高车辆完好率和工作率,使营运车辆得到最大的利用。汽车是
运输生产的基本工具,只有汽车在运行才能创造生产条件。
因此,尽力
压缩维修车辆的停厂时间,增加完好车数,掌握运输生产的主动权,是
提高车辆生产率的先决条件。与此同时,充分运用所有完好车辆,使工
作车率达到或接近完好车率,从而达到挖掘现有运力,提高车辆生产率。
组织回程货源,使车流与货流相适应。
在目前条件下,要开展对
流和分段运输、循环运输,以减少车辆空驶,提高实载率。
保证营运车辆在运行中尽可能多地重载运行,是组织运输生产的主
要任务。车辆空驶除一定的客观原因外,诸如:市场预测不准,客、货
源情况不清,业务不熟,调度不妥,组织管理不善,服务态度不好,等
货上门,以及体制上造成的本位主义等,也是重要的主观因素。
因此,
我们必须针对上述弊病所造成车辆空驶的诸因素,及时而积极地采取措
施,组织好回程货源,通过货流图和线性规划的运用,搞好车辆调度工
作,尽最大可能提高车辆载运行程比例,减少车辆空驶。
改善装卸组织工作,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压缩车辆装卸时间,
加速车辆周转。
装卸工作是运输基本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装卸工
作质量对安全运输、车辆生产率和运输成本都有很大影响。装卸工作对车辆生产率和运输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