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1、原始农业基本特点是
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
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
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2、传统农业的基本特点是
⑴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
⑵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
⑶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
3、现代农业基本特点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人类农业活动发展三阶段:
第1阶段: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 (持续时间约为7000年) (见图1)
特点:刀耕火种、熟荒、撂荒,基本只有种和收两个环节。
问题:只取不给,土地营养平衡完全靠自然植被的自我恢复。
第2阶段: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 (持续时间:近3000年来)(见图2)
特点:
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输入低;
以人粪尿、动物粪便、绿肥等有机肥为土地提供营养;
采用间作、轮作、套作等方式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农业生产,注意到了保持地力常新;
注意天时地利来进行农业生产,注重顺应自然规律。
问题:
由于以人畜力为主,劳动生产低效;
对自然的依附状态不能得到改善;
难以在较大规模上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比如林、牧、农、渔的综合生产。
第3阶段:集约化生产的石油农业 (至今约150多年)
开始时间:19世纪40年代,鼎盛时期:20世纪60年代(见图3)
特点:
以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和电气化来进行农业生产;
直接和间接依赖石化能源;
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提高(比如在美国,1%的人种粮养活着全国其余的人)
问题:
高输入、高能耗,加剧世界能源危机;
机械化耕作与不合理的种植导致严重的土壤流失;
化肥和农药用量上升,但大部分进入了环境,引起严重环境污染;
单一种植使生态失衡,引发大规模病虫害;
人工创造的高产品种广泛取代了各地农畜品种的多样性,使后者的基因快速灭绝。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