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当然有道理。中国人的主要构成就是农民。翻上三代,那时候绝大多数是农民。这个说法,对大多数人适用。大概是。
但是,我是例外。往上翻五代,我家也不是农民。
从前,我是爱说这样话,八百六十年前都是农民,其实,仍然是有少数人例外。就算是世界最成熟的农业国家,或社会,也不可能百分百由单一成份构成。
这个说法的意思是明确的,但实际,三代不够数。因为三代顶多是民国了。社会构成已经大变样,工商开始冒头兴旺。要确切传达这话的本意,最好再翻几代,到正宗的农耕社会。那时候,百分之九十九以上是农民。
当然了,大家都明白这个说法的原意,不必太认真。头条的东西不是学术报告。
你胡乱一说,我胡乱一听,大家大致明白什么事就好。我基本上不会太认真的。我全当你的说说是我的下酒菜了!
现代农业种植已经不全是靠天吃饭了。在几十年前基本是靠天吃饭。那时候农业发展落后,农业技术,农业机具都很落后,稍微有点自然灾害都会让农民损失惨重。那时候是真的靠天吃饭。
近些年随着我国农业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农业的扶持,农民靠天吃饭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很多农田都修了专门的排水沟,用于洪涝时排水。防止大水冲毁农田。天气预报比以前更准确更精细了,对农民提前预防灾害性天气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很多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也增强了抵抗恶劣天气的能力。比如我们种的水稻,以前的水稻只要遇到大风天气,会整片倒下。结果就是还没来得及收割就在地上发芽了。通过技术改良现在很多水稻都具有抗倒伏的能力,很少再见到整片稻田倒下的情况了。
记得有一年干旱的时候,我一放学就跟父亲去挑水浇柑橘。就靠人力那么挑水抗旱真的是杯水车薪。最后还是得看天吃饭。现在就好很多了,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台潜水泵,干旱时往水塘里一扔水就抽到柑橘园里了。只要不是特别严重的干旱就不用担心。
不过农业种植并没有完全摆脱靠天吃饭。受农村地理环境的限制,有些农村可能本来就缺水,再碰到干旱天气可能也无能为力。还有就是自然力量太强大,人定胜天的想法过于主观了。就说今年这次倒春寒吧,幸好是持续时间短强度也不大,否则小麦油菜的损失会很大。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