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成片种植,株距不宜超过30公分。如是树型月季,则宜两米,下栽绿篱。
播种最后采用单粒条播,行距15厘米,株距10厘米,亩播种量为35公斤左右。发生病害,可喷施曼哈顿果树杀菌剂
比如绿化带为了种植树状月季,往往都是选择的山木香树状月季,这种树状月季树干粗大,冠幅也相对较大,很适合地栽,不适合盆栽,因为绿化,往往株距非常大,大密度种植,往往株距也在1.5-2米以上,否则很容易冠幅互相交叉,影响通风、造成树状月季生病。
如果是大田栽培,又想树状月季提高产量和质量,我不建议学习南阳那种大田式栽培树状月季,他们栽种的密度太大,一亩地要栽上千颗乃至几千棵小高杆树状月季,可想密度有多大,而国外树状月季栽种,往往是行距大、株距小,这样一方面不影响行间通风,又可以适当提高产量,算是比较折衷的方法了。两排树状月季之间的距离,要根据实际嫁接的品种决定,比如嫁接的是微型月季,冠幅相对小巧,那么行距可以窄一些,如果嫁接的大型月季,冠幅较大,行距尽量宽一些,否则一旦长开冠幅,中间都走不进去人,最后会造成靠近田边的树状月季长得好,里面的都是歪瓜裂枣。个人建议行距1.5-2米,不过还需要自己去定夺
甘蓝种植的株距是8寸到1尺,不得过稀或过密。。
黄米一般是按照株行距15cm×20cm的距离进行穴播。
穴播深度为3-5厘米,每穴播种子5-6粒,然后覆盖1-3厘米厚的细土,一亩土地的用种量为1.5-2公斤。
黄米又称黍、糜子、黄米、夏小米、黄小米,有糯质和非糯质之别,糯质黍多作以醇酒,非糯质黍,称为穄,以食用为主。
油茶种植, 初植密度,纯林初植密度以2.5m×2.5m、2.5m×3m、3m×3m株行距比较合适。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采用2.5-3×3米,即每亩种植74-89株;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采用株行距2-2.5×3米,即每亩种植89-111株。总之,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密植,要求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不低于0.6,不超过0.8。
定植密度前期可以密植,按4米×4米的株行距种植,即每亩种植40株,以保障前期的产量,待莲雾生产到盛产期和果园开始荫蔽后,再进行间伐,每亩保留20株左右(即4米×8米)的规格,以保证莲雾的品质和产量。
在下基肥的穴上铺上细土,防止苗根系接触到基肥造成烂根,影响成活率,把定植中间略堆高成小土墩,把小苗的根系分散到小土墩四周,然后用手扶直小苗,堆上泥土,用脚轻轻踩一下,力度是用手拔小苗不出土为佳,让小苗根系充分接触泥土而又不把泥土压太结实,主要有利于提高小苗的成活率,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并适当疏剪部分枝叶。定植后一个月内要及时检查小苗成活情况,发现死苗要补种。
一般情况下,早熟茄子的种植株距是35-40cm左右,行距是60-65cm左右。
晚熟茄子的株距是40-45cm左右,行距是60-65cm左右。
如果是大小行种植,株间距30-35cm左右。
具体株行距根据树种树冠大小不同,区别很大。而且通常建园密度可以稍大,以提专高初属期产量,后面再间伐。
榛子可采用2×2、2×3、2×4株行距,仁用杏一般采用2×4、3×4株行距,扁桃(巴旦木)则采用3×5~4×6株行距,阿月浑子(开心果)可采用3×4-5株行距,板栗可以采用4×5株行距,核桃则采用4×6株行距,碧根果使用4×6、6×8株行距。
红薯栽种株距一般是30厘米,行距60厘米。
红薯栽培行距80厘米,株距25厘米。
红薯栽植株距25-30公分,行距60公分左右最佳。
红薯栽种的行距和株距为80cmX25cm。
红薯栽植时株距一般是30cm,行距是60cm。
红薯种植时株只距30公分,行距60公分左右最佳。
红薯栽种行距和株距为80公分X25公分
89%的优秀读者还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