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的修剪,就是剪除病枝、弱枝、过密枝叶,是为了调节现有枝叶的营养与长势,促进新枝的萌发与健旺,减少病虫害,多坐花蕾,增大花朵,均衡和延长花期,还能改善植株的形式,是花卉整形造型的有力手段。
广义的修剪整形,包括摘心、抹叶、剥蕾、剥皮、剪枝、剪叶、捆扎等措施。这样做是为了调整枝叶的疏密与方位,以及株形的高与矮、宽与窄。剥、扎主要是控制不同部分的长势,进行整体性的调节。例如叶片小枝和幼芽密集而又与其他部分不相协调,可以直接摘掉或剪除一部分,以使植株均衡匀称。局部枝干或芽、蕾疏而不均或有徒长趋势,可采用局部剥皮、紧力捆扎控制养分输导,以调节均衡各部分的养料分布和生长速度。
修剪整形对于生长快(如扶桑、盆栽葡萄)、枝条细而密、叶片多而小(如六月雪、盆栽石榴、米兰)、耐伤愈合能力强的花卉,尤为适用。可以在体眠期,也可在生长期进行修剪。一般在初春和秋末修剪整形较为普遍。光照整形、牵引整形和修剪整形灵活地综合使用,定能取得满意的结果。
植物要定期修剪的原因:
植物的枝条具有顶端优势的特性,所以茎的生长会一直向上快速蹿升而迅速猛烈的生长。一些生长势强劲的观赏花木,如黄金露花、月橘、榕树等 ,在春夏期间特别容易因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常会让新梢快速抽长而造成枝条此起彼落的现象,使树型疏密不均极为杂乱,为此进行定期剪枝裁梢的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花木因顶梢继续抽长所造成养分的浪费,并解决树形紊乱的情形。
植物的美容修剪可不能随心所欲胡乱修剪,而是有技巧的,用对方法才不至于伤害植物,才可以对植物的发育有帮助。
修剪的方法/步骤:
一、 修剪植物的方式有二种:
( 一)一般的修剪方式
1、截短修剪:
在枝条顶部留数芽而剪去顶端,破坏该枝条的顶端优势,刺激侧芽形成侧枝,这样在修剪后可形成新的植株。
2、疏枝修剪
从枝条根部完全剪去,使养分集中在有用枝条上,修剪后树冠空间增大,透光性更好,更有利于开花结果。
(二)特殊的修剪方式
1、摘心:
摘除新枝顶端,促使侧枝发生,增加开花的数目。植物若仅有单干茎,不易发生侧芽者(例如鸡冠花、南洋杉)应避免摘心。
2、摘芽
把侧芽除去,只保留顶芽,可促使主枝伸长。植物开花于主枝先端(例如菊花、康乃馨),将侧芽摘除,可使花朵变大。
3、摘蕾
摘除部分未开花的花蕾,可促使其他花蕾生长。如一串红,可将顶蕾摘除,促进侧枝花蕾生长开花。
4、摘花
花朵开花后,由于消耗水分、养分极大,若不留收种子,此时应摘除谢花及残花,这样可恢复植株生机或促使其他花蕾继续生长。
5、剪根
适当的剪根,可使植株对水分及养分的吸收渐减,这样抑制枝叶抽长生长,促使花蕾形成。盆栽植物换盆时,剪除部分粗根,可促进须根发生。
6、拉枝
将强势、直立的徒长枝向下拉使其弯曲,脱离原直立的方向,谓之拉枝。拉枝可抑制枝条继续抽长生长,控制养分的流通,有促使花芽形成之效果。
7、更新修剪
在植株老化、生长减弱时,可采取最大强度的修剪方法,此时可剪除大部分的枝叶,只保留主干和主枝,重新培育新萌芽的枝条,以达到更新复壮的目的。
二、适合美容修剪的季节
1、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
秋冬季生长停止期修剪,通常可进行较大规模的强剪,尤其是落叶性植物,但仍不宜超过全株枝叶量的三分之一。
2、生长期修剪(夏季修剪)
在植物生长期只适合小幅度修剪,可避免枝条浪费性消耗生长,例如摘心、摘芽、摘蔓、去除抽长枝等 。
3、日常性修剪
病虫枝、枯枝及枯叶可随时给予修剪。
4、观果或果树植物种类
应避免在花芽形成的季节大量修剪,以免来年不开花结果,影响观赏或采收。